首页 > 正文

花灯匠人的“理想主义”

2021-03-02 17:41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李润钊(右一)在福建龙岩芷溪采访。李润钊 供图

  春节前,顺着319国道,驱车近5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宋代客家先民的扎根地——福建龙岩芷溪。村里至今留存着不少古宗祠、古民居,采访对象黄世平的祖屋“有竹人家”就藏在这古老村落的巷陌里。

  黄世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芷溪花灯的传承人,纪录片《匠村》的主角。初见黄世平时,他刚刚从工地回来,一双粗糙的手还带着泥水。他告诉我们,今年因为疫情取消了游灯,白天就去镇上打点零工。做一盏花灯需要超过240个小时,比起花灯不到20元/小时的工钱,泥水工人显然更能撑起一家人的温饱。白天他是泥水工人,夜里他就在家中的仓库里做自己热爱的花灯匠人。就这样,我们的对话就从他这双粗糙的手开始了。

  百年前,芷溪是一个“千烟之村”,百姓富庶,富甲一方。每到新春,当地百姓就将由近百盏小灯组成的芷溪花灯,用琉璃杯装着棕油点亮。百余组花灯串联成长队,首尾相接,穿巷走街,蔚为壮观。然而伴随着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徙,作为传统农耕时代文化遗存的芷溪花灯也面临着失传的可能,和诸多传承人一样,黄世平也必须学会面对后继无人的窘境。

  10多年来,黄世平收了不下20个徒弟。为了招徒,他开出了“零学费、包吃、包住”的条件,他甚至“亏本”跑到周边的中小学里授课。但如今,还跟着黄世平做花灯的,却只剩下村里的“90后”文书黄晓锋一个。

  虽然收徒困难,黄世平却对“传承”两个字有着自己的理解。他笑着对我们说:“坚持传承花灯文化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花灯就能永远传承下去,而是因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能让花灯留在更多人的记忆里。”

  他的表达乐观、豁达、通透,颇有几分“理想主义”的味道。我们好奇在这位仅有初中文化的手作匠人身上,是什么推动着他经年累日地守望着易碎的“理想”,由此我们也看到了选题的方向——“花灯匠人的‘理想主义’”。

  在采访中,黄世平一手牵着孙女、一手举着花灯在村里的巷陌间行走。他一边叮嘱孙女慢点走,一边顾着花灯,生怕纸质的灯盏被巷子两侧坚硬的水泥墙磕碰或是被阳光直射后发黄褪色,这也是他今年春节制作的唯一一盏花灯。双手所系皆为挚爱,透过屏幕,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爱。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他才拥有了坚守理想的力量。

  采访中,黄世平带着我们来到了花灯展示馆,伴着夕阳的余晖,和爱人共同教孙女制作花灯。他对孙女说:“别着急,慢一点,再慢一点,这样做出来的花灯才会好看!”

  展示馆由黄氏宗祠改造而来,代表着传承;在展示馆前一家人制作花灯的“慢时光”,也有着传承的意味。不被这个时代的快节奏所裹挟,也不纠结在传承的困境里,选择当下、选择前行,与欲望和解,这或许是这位花灯匠人“理想主义”的内核。(李润钊)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777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