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黑科技”让两会报道如虎添翼

2021-03-10 09:27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对张伯礼的跨屏采访现场。

  媒体使用的“黑科技”近两年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独特风景线,许多媒体把新购置的报道设备、新开设的新媒体栏目放在全国两会期间亮相,收获了很高的关注度。今年全国两会同样如此,5G沉浸式跨屏访谈、AI+5G“智能创作机器人”等“黑科技”应用于两会报道中,让融媒体报道有了更新奇有趣的呈现效果,也让媒体人看到了新闻制作的更多可能。

  人民日报社:“智能创作机器人”解放记者双手

  每年开全国两会的时段,也是记者最想“长出三头六臂”的时刻,尤其是到了新媒体时代,许多媒体要求“一次报道、多种呈现、分众推广”,在一线采访的记者的状态常常是手里拿着笔和采访本快速记录,口袋上别着录音笔收集音频报道素材,背包里还要备着自拍杆随时准备直播连线,忙得不亦乐乎。尤其在受疫情影响的去年和今年两会上,进入人民大会堂的机会十分宝贵,记者“身兼数职”的情况更加普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社“智能创作机器人”亮相,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现场,人民日报社记者巩晗便借助“智能创作机器人”现场拍摄和剪辑。人民日报微信号对这一机器人的专题介绍中说,这一机器人由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研发,虽然这个机器人没有实体形象,却集“5G智能采访+AI辅助创作+新闻追踪”多重本领于一身,可以实现新闻策划、采访、编辑、评论、发布环节的“人机协同”。

  5G智能采访功能通过智能眼镜解放了采访者的双手,只需记者一人即可完成访谈、拍摄、记录等工作,前后方可以实时同步采访内容。AI辅助创作功能将现场采集的文字、语音、视频素材自动整理,智能提取有效部分,一键检索全网相关资讯,自动汇总梳理背景信息,自动编写各地区、行业热点聚合新闻。而在视频制作方面,机器人可以智能生成视频,只需上传图文稿件,AI就能自主提取关键信息,自动制作视频。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直播剪辑、4K在线快编、视频横转竖、智能配音等功能。新闻追踪功能则可以追踪全网舆情,添加关键词,自动跟踪热点,就可一站式接收网站、APP、微信、微博等平台的实时新闻推送。有了这个“神器”,记者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选题策划、新闻价值判断以及与采访人沟通上,让融媒体报道更加从容。

  新华社: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场景逼真

  跟随主持人的脚步,一扇扇大门次第打开,随着记者手的拨动,地球转动、放大,身在北京的记者瞬间“穿越”到2000多公里外的广州,与受访者出现在同一场景中,没有障碍地进行采访交流,仿佛就是在进行一场现场采访……这一系列操作,放在10年前来看,妥妥的是科幻片中的场景,可是在5G技术下,这一切变成了现实。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3月1日至3日,新华社连续3天推出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身在北京的记者分别与3位身在异地的受访者进行了访谈,他们分别是身在天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身在广州的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身在合肥的安徽农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马传喜。这组报道推出后,网友们十分好奇这一技术是怎样实现的。在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对张伯礼的跨屏采访链接下,“问记者”板块热闹非凡,网友“发愁的美少女”便问记者:“跨屏访谈是同步进行的访谈还是后期制作的?”记者许健回答说,跨屏访谈是同步实时录制的。

  在新华社随后发出的揭秘稿件中,读者可以了解这一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原来,为了打造沉浸式效果,工作人员要先采集代表委员所在工作环境的实时信号,通过5G、CAVE(基于投影的虚拟现实)技术、MR(混合现实)技术、LED屏幕多角度三维缝合技术等,将场景在演播室做等比例还原,在有限的真实空间中打造出无限宽广丰富的沉浸式环境,实现两个真实空间的虚拟交错,视觉效果上达到与拍摄环境的融合。再通过播放器、多声道扬声器、播控系统等,构建出超大视角、超高沉浸感的视听呈现系统,使观众能够同时获得多方位的视听信息,让观众产生“他们就是在同地进行对话”的感觉。(记者 隋明照)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7987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