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传播优势 讲好中国故事
——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报道分析
2020年11月27日至30日,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作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刚刚签署后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特殊背景下举办的国际活动,本届博览会、峰会吸引了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116家中外媒体参会报道。会议期间,新媒体、传统媒体、地方媒体发挥各自优势打好宣传报道“组合拳”,形成“云”上“云”下立体传播、荧屏内外有声有形的全方位传播格局,以生动鲜活的“东博会故事”诠释中国“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展现中国-东盟合作美好前景。
新媒体全时全速
2020年11月27日,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视频致辞,向世界宣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引发国际国内社会热烈反响。在东博会峰会报道过程中,各大主流媒体的新媒体端率先发力,以全时全速的传播态势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视频致辞精神在“云端”掀起学习热潮。11月27日上午9点,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6分钟后,新华社全媒体平台率先推送时政快讯《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短短50字的时政消息引发全网超百万关注,1.7万多名网友评论互动,表达对中国-东盟合作的热切期盼。18分钟后,新华社新媒体端以《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致辞》为题再次推送消息,报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视频致辞主要内容。9点19分,新华网推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网友点击阅读量超过156万。开幕式结束后,新华社新媒端第一时间推送消息《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启幕 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介绍本届东博会、峰会召开背景、主题及展会亮点,受到40多万网友的点击关注。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年度盛会,是世界关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重要窗口。第十七届东博会峰会开幕当晚,新华APP推送综合消息《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东盟国家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记者广泛采访东盟各国人士,传递中国全面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展现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致辞在东盟各国各界的热烈反响。
随着受众新闻阅读“碎片化”趋势发展,短视频以“短、快、新”的特点成为时政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急先锋”。在本届东博会峰会新闻宣传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客户端“央视新闻”依托强大的专业化新闻制作团队和独家视频来源,充分发挥视频媒体融合传播优势,第一时间采集制作适合网络传播的短视频产品,形象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风采与责任担当。11月27日,第十七届东博会峰会刚刚开幕,“央视新闻”客户端就以《独家视频|习近平:中国-东盟关系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为题在全网首发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致辞的1分钟剪辑版,视频一经推送,受到52万网友点击关注;9点25分,“央视新闻”客户端再次发布时长约4分钟的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致辞剪辑版,展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视频致辞的要点内容,视频点击量近50万。9点30分左右,“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致辞全文,翔实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东博会峰会重要视频致辞精神。当天,“央视新闻”客户端还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发布《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 多措并举严防严控疫情》等新媒体产品,对东博会峰会全方位解读报道。在外宣报道方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联合东南亚地区各语种网红主播联合推出“东博会寻宝记”主题视频,带领网友“云逛”东博会,覆盖用户量超170万。
传统媒体融合发力
在本届东博会峰会新闻报道过程中,笔者发现,与网络媒体“短、新、快”相比,传统媒体在权威性、公信力、专业性等方面仍处优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相融”走向“相加”,通过议程报道良性互动,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东博会峰会期间,《人民日报》发挥主流舆论引导力优势,通过权威发布、系列评论、深度报道等形式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视频致辞精神走深走实。第十七届东博会峰会开幕当天,《人民日报》在报眼刊发习近平主席将进行视频致辞消息。次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和广西反响稿件,东博会迎来“高光时刻”。11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携手共创更加繁荣美好未来》的国际反响报道,结合视频致辞精神,采访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人士,传递东盟各方深化中国-东盟合作的积极愿望。《人民日报》还联动旗下《环球时报》在中文版、英文版大篇幅报道东博会峰会盛况,累计刊发相关主题报道117篇。
新华社在东博会期间推出《新华社评论员: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论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重要讲话》等报道,充分发挥权威媒体主流舆论阵地作用,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视频致辞精神。《新华每日电讯》对东博会峰会相关主题报道进行突出展示,深入解读阐释RCEP的重大意义,展现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10周年丰硕成果。在对外报道方面,新华社聚焦讲好中国故事,播发对外报道653篇,《中国精准扶贫经验帮助东南亚国家减贫》《特写:巴基斯坦商品成东博会“新宠”》等一批着眼人物和故事的稿件被外媒广泛采用。
东博会峰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先后播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的致辞》《东盟各界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等9条电视新闻,《焦点访谈》播出电视专题报道《黄金十年再出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栏目、财经频道《第一时间》《国际财经报道》、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CGTN《环球瞭望》《全球财经》《中国24》等栏目高频次滚动播发东博会峰会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结合东盟国家各界人士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视频致辞的反响推出《他的建议,东盟各界这么看》《如何开创下一个黄金十年?习近平这样倡议》等报道,被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印度、伊朗等国主流媒体转载。
地方媒体特色突出
《广西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等自治区主要新闻媒体紧扣“云”端亮点,找准定位、精心策划,在东博会峰会宣传报道中,从“小、实、细”处着眼,以东博会上的生动故事折射中国-东盟合作成效,以生动鲜活的表达形式让地方故事“小切口”融入中国故事“大主题”,立足区域特色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为本届东博会峰会宣传增添一抹亮色。
创新“端”“网”联动,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与广西新闻网联合策划制作7期多语种节目《东盟外交官带你看东博会》,邀请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越南驻华大使范星梅等嘉宾走进直播间,带领网友聚焦本国商品展区,畅谈中国-东盟合作新需求新期待。东博会峰会期间,《广西日报》及其新媒体共刊发稿件1660多篇(条),累计阅读量3050多万,以特色鲜明的宣传矩阵传播广西好声音。
广西广播电视台共播发东博会相关报道5100多条次,联合境内外媒体推出《“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中国-东盟五国十一台特别节目》,向东盟各国网友介绍本届东博会峰会特色亮点。广西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广西新闻频道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客户端联合策划发起《96小时慢直播云观东博会》实时展现东博会盛况,为用户带来沉浸式视觉体验,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还与“央视频”联合策划发起10余场探馆移动直播,累计播放量8万多次。
(作者刘隽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