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记住这里,王家坝!

2021-05-28 14:4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请记住这里,王家坝!

参评项目

短视频现场新闻

主创人员

张俊、王晓飞、李阔

编辑

王捷、霍雨佳

主管单位

人民日报社

发布日期及时间

2020年7月22日16时41分

发布平台

人民网法人微博

作品时长

1分33秒

采编过程

(作品简介)

受汛情影响,7月20日上午,“千里淮河第一闸”——安徽阜南县王家坝闸开闸蓄洪。洪水奔涌,蒙洼蓄洪区很快成为一片汪洋。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的受灾情况如何呢?

7月21日,人民网记者乘坐冲锋舟,前往几个被洪水围困的庄台进行实地探访,并使用无人机,记录“洪魔”之下的蒙洼蓄洪区。

社会效果

王家坝闸开闸放水24小时之后,蒙洼蓄洪区已经是一片汪洋。这里的受灾情况如何,紧紧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视频中的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此时的庄台犹如洪水中的一座座“孤岛”,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挥调度下,在志愿者、民兵、医护人员的全方位服务和保障下,百姓生活得到保障。对于未来,大家依旧充满信心,相信洪水终会退去,未来依旧美好,生活仍将继续。

全媒体

传播实效

作品发布之后,阅读量达到105万人次,点赞5371,转发486,评论571。此外,视频还在抖音号“微观安徽”上发布,点击量4405590次,点赞31263,评论174,分享948。

推荐理由

2020年入汛以来,安徽多地连续出现强降雨,导致江淮流域部分地区汛情严峻。为缓解淮河中下游的汛情压力,王家坝闸开闸蓄洪,相当于26个杭州西湖水量的洪水涌入蒙洼地区。如此一来,蒙洼地区的18万亩良田、近20万群众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民网记者第一时间乘坐冲锋舟深入蒙洼蓄洪区,探访多个庄台,并及时将庄台上的情况传播出去。

历史上,王家坝闸曾15次开闸蓄洪,2020年已是第16次。67年来,蒙洼地区的百姓一次次看着自己的家园变为泽国,又一次次重新建设。他们一边饱含热泪,一边扛下所有。视频画面真实撼动人心,展现了当地居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1年    

初评单位

推荐理由

这部作品记录了王家坝闸开闸放水24小时之后蒙洼蓄洪区群众的真实状况。记者第一时间乘坐冲锋舟深入蒙洼蓄洪区,探访多个庄台,并及时将庄台上的情况传播出去。视频中的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此时的庄台犹如洪水中的一座座“孤岛”,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挥调度下,在志愿者、民兵、医护人员的全方位服务和保障下,百姓生活得到保障。作品现场感较强,在多个平台传播,效果较好。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975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