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视频丨泪目!如果我不幸倒在武汉 请把我骨灰无菌处理撒在长江 |
参评项目 |
短视频现场新闻 |
主创人员 |
何青 周逸峰 李璐 |
||
编 辑 |
刘良骏 |
||
主管单位 |
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
发布日期及时间 |
2020年2月11日14时28分 |
发布平台 |
时刻新闻客户端 |
作品时长 |
32秒 |
采编 过程 (作品 简介) |
新冠疫情肆虐期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涌现了无数的最美逆行者。湖南与湖北更是同江同湖、同舟共济,湖南小伙郑能量的逆行壮举正是这样的代表。2020年正月初一,郑能量在微信朋友圈立下“生死状”后,从长沙出发,独自奔赴武汉,成为一名志愿者。记者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后,经多方联系终于成功采访了郑能量,获得第一手新闻视频素材。郑能量,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充满了正能量。这也是抗疫报道中,湖南媒体首次用心用力关注志愿者群体。 如何让人物在32秒的新闻素材中立起来,编辑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精心策划,包括视频配文内容及背景音乐的选择,都经过了反复推敲,着力突出泪点和正能量的传播。报道一经推出,便感动了全网。 随后,通过对前方郑能量和后方建工集团连续几天的立体式报道,让郑能量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受到众多媒体共同追踪和网友的持续关注。郑能量危难之中显担当的故事最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在2020年9月份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郑能量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
社会 效果 |
作品《视频丨泪目!如果我不幸倒在武汉 请把我骨灰无菌处理撒在长江》在红网时刻客户端首发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网友纷纷转发留言点赞,“人如其名,行如其名,满满正能量。”“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向您致敬!” 与此同时,红网新媒体矩阵全面发力,抖音同步推出专题,微博开设相关话题,作品发出后,人民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网易、腾讯、抖音、快手等21家新媒体平台纷纷进行推荐。 视频在抖音平台点击量超9900万,点赞726万,评论61.4万,该主题全网点击量达2.5亿。 |
||
全媒体 传播实效 |
在生产制作方面,作品充分尊重短视频现场新闻的原生态呈现,直击心灵的文字、当事人略带疲惫的声音,最真实的镜头,最决绝的斗志,让人感动,催人泪下。表现形式上,32秒的竖视频,直接进入感动源的最核心,符合手机屏幕观感体验,给传播效应做了加法。 郑能量最美逆行的泪点和正能量感动全网,报道刊发后,又组织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跟踪报道,让人物形象更丰满,湖南众多媒体也纷纷加入“郑能量”大合唱之中。这也是抗疫报道中,湖南媒体首次用心用力集中关注志愿者群体。 好的作品是能打动人心的。报道刊发后,受到了众多网友的持续关注,引发了强烈反响和讨论。湖南省妇联一位名叫郑能靓的姑娘给郑能量写了一封信,并通过红网公众号《观潮的螃蟹》刊发,她在信中说:“这些年来我从事的一直都是与脱贫攻坚相关的工作,你看,你我身处两场硬仗之中。让我们相互鼓励,一切行动听指挥,胜利必将到来……” 在传播效果方面,该视频在红网首发后,红网新媒体矩阵全面发力,抖音同步推出专题,微博开设相关话题,在抖音平台点击量超9900万,人民日报客户端等21家新媒体平台推荐转发,全网点击量达2.5亿,给战疫宣传带来了一股“郑”能量风暴,唱响了时代主旋律,鼓舞了战疫信心,汇聚了强大正能量。 在2020年6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分享了郑能量的故事。 2020年9月8日,郑能量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社会需要这样的郑能量,我们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树立典型,是党媒的应有之义,也是责任和担当。 |
||
推荐理由 |
1. 该作品系红网记者第一时间捕捉的鲜活题材,体现红网采编团队较强的新闻“四力”; 2. 精心策划下,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与舆论驰援,具有极强的社会引领力; 3. 在众多媒体的共同关注下,推动典型宣传抓活鱼、见成效。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1年 月 日 |
||
初评单位 推荐理由 |
这是一件讲述抗疫志愿者郑能量的正能量作品。逆行武汉、连续工作17天的湖南小伙,自拍立下一段“生死状”。记者敏锐捕捉到新闻点,将视频素材进行编辑加工,补齐事件背景、人物经历、文字音乐等要素,以“知道此行凶险,已抱必死之心”点睛破题,32秒的视频冲击力、感染力极强。专业高效的新闻处理手法和分发渠道,让一段自拍视频破圈热传,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为抗疫奉献和牵挂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