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一种内容上的新闻客观吗?

2021-06-08 14:31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是马克思有关新闻真实性的著名论述。其重要意义在于,不仅要求新闻内容的客观真实,而且揭示了实现新闻全面真实的思想方法和指导原则。

  1842年12月28日,《莱比锡总汇报》因为此前刊登批评普鲁士国王的信件,在普鲁士境内遭到查禁。为此,马克思写了一组共7篇文章表达抗议,分别刊登于1843年1月1日至16日期间的《莱茵报》上。其中一篇题为《好报刊与坏报刊》的文章写道:“究竟什么样的报刊(‘好的’或‘坏的’)才是‘真正的’报刊?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谁在表达社会舆论,谁在歪曲社会舆论呢?因此,谁应当受到国家的信任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91页。]

  当我们把马克思的几个设问联系起来理解,可以看出,马克思心目中的“好报刊”标准,应当是通过符合事实的报道,正确地“表达社会舆论”。不过,所谓“社会舆论”绝非一两个人的看法和意见;而得以形成正确“社会舆论”的事实基础,也绝非一两件孤立或偶然的事实表象。任何新闻报道,都是出自新闻记者和编辑的手中,而且植根于具体和个别的新闻事实。因此,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问题,关乎对新闻真实性的全面理解。

  辩证地看待事物是真实新闻报道的方法要求。“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采用现今更为具体和清晰的表述,就是要求新闻报道应当体现事实局部真实和总体真实的统一、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来,新闻报道的局部真实和总体真实、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体现着不同视野和不同层面的真实性要求。

  首先,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基础。事实是新闻报道的基石,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在新闻要素、背景材料、细节、过程和人物心理活动等一切方面,满足真实准确的要求。换句话说,“内容上的新闻客观”是新闻准确性的基本要求,越是尊重事实的客观性,越能确保新闻的绝对真实,新闻也就越有说服力。如果违背了客观事实的准确性,也就从原则上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对事实本身的任何夸大、缩小、歪曲,都会造成报道的失实。例如,我国“大跃进”运动时期,新闻单位对农业生产有诸多夸大的报道,《人民日报》在1958年8月13日的头版头条刊登了《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新闻,严重违背了事实的准确性原则和农业生产的常识,严重伤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媒体的公信力。

  但仅仅尊重事物的客观准确,也不能达成全面的新闻真实。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对于新闻报道而言,简单的新闻事实有时并非总能展现事物的整体和本质。从错综复杂的事实中选择出能反映真相的材料,从光怪陆离的事实表象看到本质真实,是对新闻真实性的另一要求。正如列宁于1917年1月所撰《统计学和社会学》一文中所说:“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页。]列宁的论述指出了新闻真实的本质,如果只看局部不看总体,那么对事物的看法必然是偶然的、片面的、歪曲的,最终,新闻报道就会失去真实性。

  其次,任何新闻报道总是由具体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来完成,其主观意志必然影响和决定其对于事物的选择和判断。毛泽东同志在《记者头脑要冷静》一文中指出:“做记者工作的,对遇到的问题要有分析,要有正确的看法、正确的态度。矛盾有正面,也有侧面。看问题一定要看到矛盾的各个方面。”[《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第263页。]新闻舆论工作者在工作中,不仅要尊重客观事实的准确性,而且要能辩证地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客观事实的精心组织、挑选、组合,将事实传达给读者。但是,任何文字作品都不能摆脱写作者的主观影响。美国著名新闻学者本·巴格迪坎在1983年出版的《传播媒介的垄断》一书中论及,新闻报道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基本价值观念的判断。无数事件中到底报道哪个?哪些写进第一段?哪些被安排在头版予以突出处理?围绕这些问题所作出的决定,都不是真正客观的。[文有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方面(三)》,《新闻三昧》2001年第9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代表着资产阶级利益的西方媒体和新闻观,不可能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说话。

  所以,即使新闻舆论工作者尊重了事实的客观性,新闻报道和评论也时常会违背客观真实的原则,难以实现事实总体真实和局部真实、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统一。从局部看,其一件件报道或许大多是真实的,但是把这些报道联系起来看,所描绘的情况往往不符合客观世界的整体情况;从现象来看,其新闻内容大多是真实的,可是阐明这些现象的本质的报道,往往是不真实的,亦即不符合事物本质的本来面目。在新闻报道范围内,即使实现了“内容上的新闻客观”,也不一定能够完成“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新闻真实性要求。

  例如,2015年1月7日,法国著名讽刺杂志《查理周刊》因为一再刊登有侮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其位于巴黎的总部遭到伊斯兰恐怖分子袭击,导致包括其总编在内的多名记者和漫画家死伤。对于这一极端恐怖主义暴行,国际世界普遍表达强烈震撼和谴责。在分析事件发生原因时,许多媒体和民众都认为,西方媒体对于与伊斯兰有关议题存在选择性报道的普遍现象,未能全面完整反映伊斯兰世界的真实状况,从而引发世界民众对伊斯兰世界的误解和广大穆斯林民众强烈不满,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导火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莎莉·科恩评论该事件时就认为,西方媒体对伊斯兰世界存在报道偏见,有关伊斯兰文明进步的报道很少,这样建构起来的伊斯兰世界是失真变形的,“60%的美国人连一个穆斯林也不认识,他们或许只知道媒体报道的那个充满恐怖分子的世界。”[《CNN评法国周刊遇袭事件:言论自由不要双重标准》,独家网,2015年1月12日。]再如,在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4月9日,占领巴格达的美军士兵以及部分伊拉克民众将广场中心的萨达姆铜像推倒。在美国拍摄的现场电视新闻镜头前,情绪激动、成千上万的伊拉克民众欢呼雀跃,似乎这一极富象征意义的画面,是萨达姆政权丧失合法性及美国对伊战争正义性的最好注脚。然而,细心的媒体注意到:人群中高举欢庆手势、最活跃的那位竟然是伊拉克反对派领导人沙拉比的保镖,那么这种激昂的情绪是否能够代表广大伊拉克民众就很可疑。而且,看起来声势浩大的人群,当镜头拉开后则可以发现,不过是广场中心美军坦克监视下的百多人而已。以至于连一些美国媒体也不得不承认:“这不过是一个象征,不是事实,是美国导演的一场戏。”[参见《谁动了我的主权》,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4年6月30日《世界周刊》特别节目。]这正是违背新闻本质真实的典型表现。

  1905年9月,列宁在《决不要撒谎!我们的力量在于说真话!》中说,“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也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我们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列宁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1、333页。]。想要坚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就要尊重具体的事实真实,保证内容客观,并能辩证地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做到总体真实和本质真实。“内容上的新闻客观”只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基石,不能全面概括马克思主义新闻事实观的思想。要做到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事实观,就要求不仅真实、准确地报道单个事实,而且从宏观上真实把握和反映事物的全貌,不仅在总体真实的前提下去追求单个事实的真实,而且努力揭示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引导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能正确地认识、反映和影响世界,也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995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