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什么说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

2021-06-08 14:2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与广大人民群众结为良师益友,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第一,只有坚持好的作风文风,新闻报道才能具有独特见解和深刻思想。

  好的作风文风对于新闻媒体履行职责具有重大意义。只有深入实际、联系群众、贴近生活、调查研究,才能准确把握世情、党情、国情、民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才能在宣传阐释中央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部署时有的放矢;才能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流;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向中央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生活是新闻的源泉,脱离了实际生活,只满足于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复制粘贴,是写不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新闻的。好的新闻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新闻记者深入实践,经过观察、采访、分析和深入思考后才写出来的。勤奋高产的记者,个个都是“飞毛腿”,他们长期奔波在新闻采访第一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可以说,好的新闻是跑出来的,是记者用脚板“写”出来的。新闻记者必须经常地、不间断地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锻炼出发现新闻事实的能力,才能采写出有思想有深度的新闻作品。2015年4月,新华社组织了探寻中国“贫困角落”调研,9路小分队、30多人,20多天,覆盖中西部大部分贫困地区,都是最穷的村、寨、组,看到的贫困景象触目惊心,写出的报道打动人心。

  第二,只有坚持好的作风文风,新闻报道才能获得情感和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没有深入一线的扎实采访,就写不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多到基层、到一线、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国情、体察民情,深入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生存状态,设身处地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才能推出有吸引力和有感情的新闻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富有感染力的优秀新闻作品。以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为例,中央电视台的《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记者和乡干部、塔吉克族老乡同吃同住同翻悬崖,涉险拍下众多经典瞬间,真实记录基层干部劝学过程和皮里村孩子的艰辛求学路,体现了可贵的敬业精神;解放军报的《红山嘴,大雪即将封山》,作者在大雪封山前赶到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红山嘴边防连,与连队战士同吃同住4个昼夜,并与官兵一起骑马巡逻,采访了全连官兵,报道红山嘴边防连官兵的感人故事,让人重新思考平凡与崇高;楚天都市报的摄影作品《凿天路》,作者与村民同吃同住近一个星期,在相对高度500多米的山腰最险要的绝壁间采访拍摄,其间险些被垮下的大面积山石砸中,留下了大量的村民艰辛开山修路的经典画面,让人深受感动。

  又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系列民生报道《我说我的幸福》,请最基层的农民、工人、小微企业主用发自肺腑的朴素语言说自己的幸福体验;系列民生报道《难忘的中国之声·2012百姓故事》,以平民视角颂扬10年发展成就,从发生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记录时代变迁,反映百姓生活,通过工人、农民、乡村教师等寻常百姓讲述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生活故事,全景式展现了广大群众生活的巨大变化。节目采制的都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的声音,始终保持着思想的深度和现场的温度,贴近百姓,受到赞誉。

  这些新闻作品能感动人,产生广泛影响,正是得益于其好的作风文风,得益于其“源于生活、还原生活”,拥有鲜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真实的场景、生动的细节,选题贴近百姓,素材取自基层,内容鲜活、文风平实亲切,吸引人感染人。好的作风,就是真正走近群众,既要身到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只有俯下身去,沉下心来,新闻工作者才能捕捉到真情实感,搜集到鲜活素材,写出有血有肉的新闻报道。

  第三,只有坚持好的作风文风,新闻报道才能生动活泼。

  文风连着作风,作风影响文风。生动的语言、故事,仅靠开会、看材料、听汇报是找不出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坚持好的作风文风,不断深入基层,才有取之不竭的新闻素材,才能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不断创新报道方式和表达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穆青的新闻名篇都是接地气的产物,他六访兰考、七下扶沟、八进辉县、四到宁陵、两上红旗渠……采写的“河南农村见闻”组稿,讲的是农民的创造,用的是农民的语言,反映的是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这一重大主题,被称为“欢快的田园交响曲”。

  坚持好的作风文风,还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群众语言来自生活,发自肺腑,是民生甘苦、喜怒哀乐的直接表达。好的文风关键是“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现在有些记者写文章,没有个性,没有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不看文章署名,就很难断定是谁写的稿件。他们坐在办公室里遣词造句,语言干瘪枯燥,写成的稿件索然无味。说的话、写的文章,人民群众听不懂、不愿看,走不进群众心里,有距离感。一名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掌握和运用群众的丰富语言,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章很难,只有想群众所想,思群众所思,才能真正转变文风,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文章。

  群众语言不是编辑“编”出来的,更不是记者“写”出来的,而是编辑记者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向群众“学”来的。如新华社在文风方面,提倡言之有物,反对空话套话,力求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杜绝照抄照转领导讲话和文件材料,杜绝拿腔作调、居高临下的表达;贴近群众话语,力求简洁、朴实、清新、通俗。开展“学用群众语言”活动,总结了一批新闻报道应用群众语言的典型案例,如“出路出路,走出去就有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等,有效增强了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又如在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创新采用用章回体进行两会播报,3月2日刊登新栏目《书话两会》“第一回:委员抵京抬眼望 平年盛会不寻常”。开头处“乙未年初,一冬无雪的古都北京,接连下了两场春雪……”这些在章回体小说中看到的词句,出现在了纸媒上,给人强烈的“熟悉的陌生感”,有着独特风格。光明日报紧扣两会议程,在报道政府预算话题时,做了一个《和小明一起读懂“国家账本”》的图解通版,一改会议新闻经常被做成长篇大论政策解读、直接记录和官方评论方式,使用鲜活的群众语言,通过“小明”个人缴税、孩子上学、亲戚买房等工作生活场景的模拟,把数百页厚的政府预算草案进行通俗化解读,将政府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理念详细地传达给读者。别开生面的创新表达,文风清新、贴近生活,真正做到了群众看得进、看得懂、喜欢看。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995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