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何做到“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2021-06-08 14:25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新闻从业人员尤其是新闻记者和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效度。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还必须精于自己的专业,有过硬的基本功,具备创新精神。

  一要始终坚持新闻理想。自古成大事者必有大志。新闻从业人员心中应该有自己的新闻理想和追求,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个人的职业与党的新闻事业连在一起,用新闻理想统率事业心,用新闻志向引领上进心,用新闻事业激发责任心,把事业心、上进心、责任心融为一体,立志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奋斗终生。正如范长江所言,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就是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范长江是我国现代著名记者、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记协的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经典通讯集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从一个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最后成为共产主义的新闻战士,从直接从事新闻第一线的采访工作到做新闻事业的领导者,堪称新闻界的典型与榜样。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满怀深情地追忆了穆青等人的事迹,强调老一辈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坚定信念、优良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从老一辈新闻舆论工作者身上汲取精神养分,认真思考如何立志成才,把新闻舆论工作看成神圣使命,满怀职业敬畏,勇担时代重任,始终做到心中有梦想、笔下有人民,尽职尽责做好新闻报道,尽心尽力讲好中国故事,始终忠诚党的新闻舆论事业、奉献这个崇高事业。

  二要努力提升业务技能。新闻工作者除了要“读万卷书”,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知识修养,还必须提升专业技能修养,通过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这关系到新闻作品的质量及新闻舆论工作的实效。

  新闻工作者要提升社会活动能力,做出色的社会活动家。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广大新闻工作者要经常深入社会生活,深入人民群众,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同各种人打交道。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社会脉搏、了解群众情绪,充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群众心声,完成好社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使命。

  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新闻敏感能力。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曾经说过,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新闻敏感集中反映了新闻工作者政治思想、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重要能力。具有新闻敏感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中,迅速捕捉到新闻线索并迅速判断其新闻价值,进而采写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新闻敏感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特有的职业素养,它来自对政策的正确理解、对形势的敏锐观察、对实际的深刻了解、对问题的深入调查以及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新闻记者应从多方面加强学习和锻炼,否则“新闻鼻”就会“感冒堵塞”,从而降低识别有价值新闻的能力。

  新闻工作者要锤炼文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基本功。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多渠道的学习方式,做好平时素材积累,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表达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提升品位,磨砺出过硬的“笔杆子”,写出一流的文章。即使是以声音、图像为工具的新闻工作者,构思作品也要以语言文字为基础。

  三要勇于改革创新发展。面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媒格局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工作者要勇于创新,顺应舆论生态和传播格局的趋势和潮流,认真学习新媒体传播技术,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新闻舆论工作的改革创新,需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新媒体迅速兴起的大势下,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新闻舆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现在,主流媒体已经熟练驾驭了“报网联动”,并从整体上消化了“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技术,在此基础上,要着力推动媒体融合从相加阶段进入相融阶段,变简单的叠加效应为战略融合效应,推出新型融媒体产品、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构建新的舆论引导格局。

  新闻舆论工作的改革创新,需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的格局。在思想文化多元多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不同的信息受众,要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形成多样的话语风格,带来情感的同频共振。要打造优势互补、互相策应的媒体矩阵品牌,在渠道上形成多层次的传播报道体系,在影响上达成广覆盖的引导效果。

  新闻舆论工作的改革创新,需要转变工作模式、创新方式方法。实践证明,以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才能更好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落实“三贴近”原则,创新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新闻舆论工作的改革创新,需要增强国际传播能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只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才能扭转“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被动局面,才能在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上变“他塑”为“自塑”,才能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995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