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以心灵之语,致敬用影像记录时代风云的人

2021-10-19 10:09 |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新华社《镜观·镜语》带你“深度阅读”国家摄影队优秀作品

  光影所至,尘世闪亮。

  2021年,国社一个新栏目开始。

  “镜观”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镜语”品读照片的内涵价值。

  相机是我们思考世界的载体。

  我们的初心,是用一双婴儿般的眼睛观看世界,务求还原新闻现场。

  我们的使命,是透过精彩影像,传播和弘扬时代正能量。

  我们与遍布世界每个角落、时代风云的记录者对话。

  我们来自新华社国家摄影队,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员。

  照片无声,但绝非“无言”。

  这是一个“小而美”的创新项目。

  在硬新闻之外,我们精心布置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角落。

  这里既有普通人平凡又伟大的力量,也有光与影精妙的交错。

  有视觉上的突破,有文字里的深意。

  我们立足于图片,讲好中国故事。

  方寸之间,可以看到进步,看到希望和温暖。

  “镜观·镜语”的诞生:一段华彩,一次尝试

  《镜观·镜语》衍生于新华社摄影部拳头产品《镜观中国》,诞生于2021年1月3日。

  新年伊始的一个冬日,一张照片映入眼帘。

  初升的朝阳,幸福的母子,这个以女性的柔和视角记录下的对视瞬间,温馨地诠释了新年在人们心中的意义,剪影的美感极大拓展了画面的外延。

  总说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往往兼具丰富的信息和美感,那映在母亲头上的阳光照耀出新年的好兆头。

  这是凡人幸福,这是凡人之光。

  纵然一图胜千言,发生在现场的故事细节还有很多。

  为什么不把新闻照片的“现场捕捉”和“沉淀感悟”融合成一个新媒体栏目产品?让照片成为彼此沟通的桥梁。叩启摄影者思考之门,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让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碰撞的火花,为读者深度阅读作品提供契机。

  深耕新闻摄影领域15年的我,一直相信,影像不止所见。

  “镜观是实,镜语点睛”,创意的萌起只在一瞬间,打磨策划案,我整夜未眠。

  在非行业公共平台上点评照片,不用术语,让影像发声,着实前所未有。

  在记者的大力配合下,我用了一个下午制作好了《镜观·镜语》第一期——《2021,从这一瞬开始》的雏形。

  “镜观·镜语”的迸发:光在指路

  “很好的创意,试试吧!”

  得到摄影部领导的支持,加上各位同事的协助,第一期《镜观·镜语》很快成形,于1月3日当晚在新华社客户端播发,即获得近120万的浏览量。

  此后,《镜观·镜语》以平均每周1-2期的频率播发。截至10月18日,已在新华社客户端平台播发65期,每期平均浏览量不低于120万。其中《岁月静好 不负春天》《第一次见您,我的张老师》《向着美好 再次出发》《写在墙上的爱》《妻子的思念》《生命因你而动听》《烈烈红梅》等多期稿件浏览量超过150万。

  我们力求第一时间在媒体平台上推送新华社摄影部播发的国内外佳作,加以点评,突出新闻照片“决定性瞬间”的独特之处。

  我们发挥摄影记者和编辑们对新闻图片的见解,紧靠时事,迸发金句,激发读者共鸣。

  每期《镜观·镜语》不过两三百字,但一场场与影像的相遇,一天天与新华摄影人的对话,一次次键盘的敲打,都在一点一滴提炼自己的内心:

  “人为雄关,无悔昆仑”

  “一灯如火,炽热青春”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虽是寂寞无闻,犹令河山壮阔”

  “一诺一城半生缘,初心依旧不了情”

  “愿,你我心中的暖,驱散这世间所有的寒”

  ……

  这些随图迸发的句子,一期期充盈着《镜观·镜语》。我们在各个媒体平台经营着这个“小而美”的栏目,一次次的头脑风暴,千言万语凝结成世间真意。

  当《镜观·镜语》栏目第一次集纳多期内容,整版刊登在《人民摄影》后,它便以每两个月为周期,在这个在摄影行业里极具含金量和影响力的报纸上刊发。

  作为一款融媒体产品,我们有过各种尝试和创新。然而,让“传统回归传统,让静态影像得到应有的尊重”,是我们专注于这个创新栏目的初衷。

  “新闻照片的选片标准不应该只停留在‘好看’这个点上,还应该有信息量,有新闻元素。”

  无论形式如何变,我们仍然坚持着一个图片编辑的守则。因为一张好的新闻图片应该承载着新闻的品格和思想,而不仅仅是在视网膜上昙花一现。

  除了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展示,栏目还陆续在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摄影报等主流媒体上刊出,一步步拓宽了新华社国家摄影队的视野格局,提升了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们尝试与多个单位合作,形成合力,倾心打造一款更高维度的融媒体精品。按照部门领导的统筹规划,《镜观·镜语》所囊括的照片不仅仅停留在国内新闻范畴内,跨越国界,我们诠释过丘索维金娜在东京奥运会上不朽的奥运精神,我们在英国国家新冠纪念墙上连绵的红心和留言前沉思,我们愿擦去海地震后受伤儿童的泪……

  通过摄影记者们的镜头,我们仔细剖白摄影师提供的现场,找准读图角度,一点点拨动心弦,一丝丝沁入人心。

  “镜观·镜语”的邀约:和光同尘的人

  《镜观·镜语》最大的资源不仅仅是国家摄影队拍摄的照片,还有参与创作的每一位同仁内心坚守的新闻理想和摄影情怀。

  无论是行走基层的记者,还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编辑,或者是组室部门一级的领导,参与其中的每一员,都在按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要求,实现全媒体人才的转型。

  《镜观·镜语》邀约近60位摄影记者、海外摄影师,还原现场,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他们或年轻,或资深,或穿越过枪林弹雨,或走访过千家万户,他们对新闻图片有真知灼见,他们对影像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我们深深热爱摄影,我们用初心情怀筑梦。90年来,新华精神在一个个名字、一张张照片中绽放着永恒的光辉,成为镌刻在新华人心扉间、融化在新华人血液中最闪光的特质。

  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说:“正是因为充满这样的光亮,让我们的内心对这个世界上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永远不会麻木冷漠。”

  新华社湖北分社年轻的摄影记者肖艺九,工作十年,期间参加过奥运会、国庆阅兵、全国两会、法国女足世界杯,亲身经历了武汉疫情、东方之星沉船、雅安芦山地震等突发事件。在重要历史时刻,他一直倾尽全力地去拍去记录,恪守着国家摄影队时时在场、不畏困难险阻也要冲到报道一线的信条。这个看起来还有点青涩的大男孩常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才不会后悔、不留遗憾、不负使命。”

  新华社河南分社女摄影记者李安,眉目清秀的她,所摄照片也总是很安静,透着女性的细腻,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这是一个新华社摄影人应有的特质。

  新华社陕西分社老摄影记者陶明,365天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践行着“四力”。他的作品总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作为一位资深的摄影记者,他从未停止对真相的追寻和凡人影像的留存,带着新华社记者的使命感,去记录时代。

  当过10多年图片编辑的摄影记者张玉薇,在不同岗位和角色的转换中,融合了一个摄影记者的情怀和一个图片编辑的眼界,在无数次生离死别前,克制理性,绵绵温情。

  “站出来的是岛屿,没有站出来的是大海。”正如新华社领衔编辑陈小波所言,我们一直寻觅的就是这样一个个隐匿在相机之后,却清晰地展现世界跳动,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作为栏目主持人,我只是站出来的岛屿,而更多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是没有站出来的大海,他们“不为盛名而来,不为低谷而去”。

  从栏目诞生至今,近300天时间里,我们一次次地对话,一次次地感受新闻照片的真实和透亮。

  “镜观·镜语”的美:积累的从容

  有人说,“镜观”很美,力证人间值得。有人说,“镜语”诗意浓厚,是“硬”新闻的“软”表达。

  我们每天都在阅读各类照片,来自每一位新华社记者,来自其他媒体优秀摄影人拍摄的影像。不单单是现场画面,更多的是犹如星河浩瀚的新华社宝藏——“中国照片档案馆”里的老照片。

  从“感觉吃力”到“毫不费力”,背后往往是不为人知的“用尽全力”。

  我们认真打磨一期一期,斟酌一字一句,有时为了一个题目,一张题图,绞尽脑汁,苦思积虑。

  感谢每一位提供精彩时代影像的摄影记者,他们就是一束光,照耀理想,充满对全世界的关怀。

  宏大叙事,现场直击,个人感悟,专业角度——我们丰富着栏目内容,提高站位,持续输出作为国家摄影队应有的价值观。

  干中学,学中干。一步一个脚印。

  讲好中国故事,是责任也是能力。《镜观·镜语》恰好契合了新华社作为一个新型主流媒体的站位和定位——这里的故事有血有肉,细节立体可感,既唤起社会层面的精神共鸣,也挑动着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

  在时代滚烫的大潮中,每一朵浪花都会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每一份坚守都会收获时光的馈赠。(黄臻)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5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