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话语建构与国家认同:抗疫影像报道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浙报集团武汉特派记者66天抗疫实录和思考

2021-10-28 15:19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话语建构与国家认同:抗疫影像报道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浙报集团武汉特派记者66天抗疫实录和思考

  每当大事发生,新闻人都不曾缺席。话语能力建构和培育国家认同,是在“抗疫”这一特定历史语境下提出的新话题。

  2020年初,因为新冠疫情肆虐而封城的武汉,不仅被病毒的阴霾笼罩,也被舆论的阴霾所笼罩。外国政客和媒体在病毒源头问题上搞“有罪推定”,把病毒“标签化”、将疫情政治化,还炮制、炒作所谓的“中国源头论”“中国隐瞒论”“中国责任论”。随后的全球性疫情蔓延,不仅让世界公共卫生体系面临巨大挑战,也使中国的国际形象遭到莫名损害。

  一次危机,一场大考。武汉抗疫,是全球瞩目的新闻焦点,也是必须讲好的“中国故事”。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据中宣部统计,全国有480余位媒体人逆行出征,到湖北武汉疫情最严重地区深入采访报道,记录中国人民与病毒鏖战的艰辛历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特派记者王坚颖(以下称“特派记者”)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唯一的随队记者,他在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出征,在武汉连续工作66天,见证了抗疫战役最惊心动魄的那段日子。

  全媒体时代传播手段的丰富性,使记者对一场重大事件的展现更加全方位和立体。“用影像说话,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力量。”浙报集团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以视频报道为重点的呈现方式,用平民化的视角真实记录抗疫历程,回应社会关切。特派记者多年从事摄影和视频报道,充分利用移动端传播优势,对“战疫”历程及时全面深入地进行了视频化呈现。

  在新冠疫情蔓延这一全球共同危机面前,人们最需要的是真实全面的信息,以及同舟共济的力量和信心。如何让准确信息更迅速地传播给公众,正本清源、明辨是非,还原事实和真相,成为主流媒体的最大的责任和挑战。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会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提问:“在世界需要真实报道的艰难时刻,人们为什么要相信中国的官方媒体?”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回应说,“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媒体人士和许多国际同行一道,以深情的笔触、感人的镜头进行了深入及时的采访和报道。”“中国媒体人士在抗疫报道中表现的专业素养、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是令人尊敬的,中国媒体关于抗疫的报道是实事求是、真实客观的。”注1

  66天抗疫实录会成为未来珍贵的历史资料,也能让人们更深刻感受到党媒记者在社会舆论引导中发挥的作用。经历了这场洗礼,包括浙报集团在内的中国主流媒体在传播话语体系建构和内容呈现上,围绕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有了更清晰的路径:以“温暖理性”为价值导向,以“沉浸式叙事”为镜头语言,深入展示灾难面前的中国担当,也以“在磨难中成长”为主基调重塑中国城市和国家的形象。

  澄清谣言污名,用多模态话语表达鲜活“中国故事”

  抵达武汉的第一天,特派记者就推出了专栏“武汉前线vlog”,用个人化视频日志的形式,记录在一线的见闻。第一篇vlog是《与一群战士同行》,时长只有1分39秒,但记录了自正月初一下午起浙江医疗队146名队员星夜兼程从杭州辗转合肥,直至武汉硚口区驻地14小时的全过程。这是一场紧急集结和迅速驰援,因为行程紧张,vlog镜头画面并不精良,却获得全网上百万次的播放量,网友纷纷评论:“致敬冲在一线的勇士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视频专栏“武汉前线vlog”

  那个时候,武汉和全中国都需要注入信心和希望,持续正面的报道,有效回应了公众关切,镜头的作用得以凸显。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信息发布者和接受者经由数字网络、智能技术的交互连通,形成了一套由语音、文字、图片、短视频等不同交换符码组成的话语系统,具有超越以往单一话语表述的跨媒介性和多模态性。

  “无视频不传播”是多家新闻客户端提出的口号,而此次抗疫浙报集团是全力将“视频化”做到极致的媒体集团之一。为打好这场全媒体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重要战役,浙报集团编委会精心筹划,组织最强编辑力量,前后方紧密配合有效联动,在新媒体平台上播发了大量抗疫视频新闻和专题。今年上半年,仅浙报集团下属“天目新闻”客户端就完成视频直播795场,总观看人数近4亿。其中自主发起视频直播309场,合作直播486场,成为广大新媒体用户疫情期间及时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注2

  传染病流行病学家亚当·库查尔斯基(Adam Kucharski)在今年出版的《传染病的规则》一书中提醒公众:历史告诉我们,流行病会导致群体被污名化,所以我们都需要谨言慎行。污名化(Stigma)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中期由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多年来,人们通常将病毒性疾病与首次发生疫情的地方关联起来,如中东呼吸综合征等,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出台指南制止这种做法。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种种“污名化”武汉和中国的论调谣言在互联网上泛滥。针对这些情况,浙报集团编委会明确了抗疫报道的主基调:既要客观报道疫情下的现状,也要积极传播团结抗疫的成效。协助政府做好信息公开,关键时刻彰显主流媒体担当。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强调:人类的共同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某个国家、某个种族。中国呼吁国际社会更加团结起来,摒弃偏见和傲慢,抵制自私自利、“甩锅”推责,反对污名化和疫情政治化,让团结、合作、担当、作为的精神引领全世界人民取得全球抗疫胜利。注3

  1月29日,特派记者王坚颖第一次进入浙江医疗队负责的隔离病房。记者带入隔离病房的拍摄设备,特别选择了一款可用于水下摄影的运动相机,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经受消毒酒精的多次擦拭不影响性能。他不仅采制了视频报道,还发起一场连线直播。能如此深入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现场,在当时全国媒体中也属罕见,报道上线后很快引发全网关注。在镜头里,记者展现了最真实的抗疫战斗一线的场景,网络上散布“武汉医疗系统已崩溃”“医院已经束手无策”等种种不实的传言不攻自破。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报道的话语生产和能力建构方式正在悄然变化。以视频为代表的多模态特性的传播话语,打造了鲜活的表达,成为最好的传播素材。在医护人员与病毒对抗的同时,媒体人要面对的,是另一个舆论的战场。

  消除恐慌恐惧,用情感凝聚传播温暖“中国故事”

  有位武汉姑娘住在一个有2万名住户的小区里,疫情刚发生那段时间,只要有外人敲门,她都要用保鲜膜在头上包裹好几层才敢开门。那个时候,她和很多武汉人一样,内心充满焦虑和恐惧。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慢慢平复心情,甚至主动走出家门,报名成为社区抗疫工作志愿者。

  这样的故事,在特派记者66天的报道实录里还有很多。一位网友评论:“肆虐的疫情没有边界,任何人都很难独善其身,只有携起手来才能一起面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灵桂曾评价,此次共同抗疫是对人类共同命运意识的一次集体唤醒。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提出了集体意识的概念,他指出,当集体意识弥漫于整个社会空间,其存在和运行取决于情感的发展与增减。因此,在危机时期,面对部分民众的不认同情感,构建情感认同等软约束机制,有利于消解负面因素、不良情绪,凝聚情感认同。注4

  抗疫期间,为了消除恐慌恐惧,修复公众情感,媒体首先要提供丰富的外界信息反馈和情感支持。在浙江第四批医疗队抵达武汉时,特派记者在武汉天河机场做了一场视频直播,不仅报道了浙江支援武汉的最新消息,还在现场捕捉到不少当天全国各地医疗队陆续抵达的画面。来自天南海北的白衣战士带着最精良的装备和物资,从四面八方支援武汉,整个天河机场像是被一股强大的暖流包裹,这样的场景是鼓舞人心的。直播画面里,很多用户纷纷留言评论:“看到这么多增援,心里有了信心!”“武汉会战打响了!我们一定能赢!”

  消除恐惧最有效的是修复信心。在个体的情感形成过程中,外部信息的评价、批判与人际互动,造就了情感本身的复杂性,也决定其在形成过程会受到多维影响。在疫情肆虐这样的危机时刻,媒体要积极主动发声,用一种“温暖理性”凝聚公众的情感认同,方能化解矛盾冲突,共克时艰。

  今年元宵节,许多医护人员奋战在前线,只能与家人隔空“团圆”。在这一特殊的时刻,浙报集团新媒体快速策划,抓住“感恩、团圆、信心、约定”四个维度的情绪点,在移动端发布了一组视频海报定格抗疫以来最感人的四个瞬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前方有我们平安归来就是团圆》、《病房里的牵手点燃温暖和希望这场战“疫”,我们一定能赢!》、《你们在家一定要健健康康,明年我们一起和和美美过个春节》。从画面、文案,再到海报设计,整组影像作品基于情感传播策略打造,没有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用镜头捕捉精彩瞬间和感人一幕,通过镜头语言和故事,讲述人性的温暖与美好,倡导向上向善向暖的主流价值观。注5

  情感不仅是单纯内心感受的表达,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情感影响着信息加工的全过程,同时也会影响人的思维、心理及行为。注6在危机时期,营造情感认同的社会环境,夯实民众的认知基础,搭建互相关爱、共克时艰的情感桥梁,将有利于深化情感认同。

  特派记者在武汉最流畅的一场直播是在医疗队驻地宾馆做的,直播主题是“深夜食堂”。为了让夜班医护人员吃上热饭,医疗队在驻地用电磁炉搭起一口锅煮夜宵,开出了一个“深夜食堂”。直播一开始,还能感受到战场上的那份紧张,大家捧着碗筷自觉地靠墙排好队吃饭,相互间隔两米。渐渐地,随着情绪打开,经历了抗疫初期最艰难挑战的医疗队员们纷纷主动走到镜头前,向自己的家人袒露心声,很多网友对医疗队领队曹启峰说的话印象深刻。他在镜头前对自己的女儿说:“你的生日我估计回不来,(但到)你妈妈的生日(那个时候)我应该可以回来。”直播进行时,有用户就在画面下方留言:“泪目,浙江医疗队一定要平安归来。”

  一个小时左右的直播,并没有惊心动魄夺人眼球的画面,但收获的效果却出乎意料。这场直播,对屏幕里的医护人员和屏幕外的新媒体用户来说,都是一次压力的释放,也是一次心灵的慰藉。“深夜食堂”这一名称,本身带有温暖治愈的隐喻。在热气腾腾的食物和直面亲情的诉说面前,人们仿佛可以暂时忘记疫情。这场对武汉“深夜食堂”的展现和记录,生动诠释了疫情中需要更多温暖“中国故事”。

  关注个体命运,用家国情怀观照寻常“中国故事”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疗队支援的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ICU病区,特派记者捕捉到一个很有意味的镜头。治愈出院的病人出院前和医生互行鞠躬礼。这个场景,跟一幅广为流传的经典照片十分相像。上世纪初,杭州广济医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梅藤更先生查房时,面对小患者的鞠躬致谢顺势回礼的一瞬,也曾被摄影师抓拍下来。

  看似穿越的巧合,是医患间一脉相承的真情。定格在此时此刻的历史瞬间,往往能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在本次战疫报道中,浙报集团要求一线记者,在大事件中充分关注普通人,通过观照宏大历史里人的日常,引发公众情感共鸣,厚植家国情怀。

  湖北有46万浙商,还有不少浙江人在当地学习、居住,浙鄂两地共饮一条长江水,休戚相关。武汉封城以后,特派记者想去采访建设中的雷神山医院工地,偌大的武汉根本找不到出行工具,好不容易在驻地附近发现了一辆破旧的共享单车。靠着这辆单车,他骑行了25公里,过了两座跨江大桥,历经两个半小时赶到工地,拍下了夜晚雷神山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最大的收获是在工地现场遇到了几位来自浙江湖州南浔的工人,询问他们为什么这个时候还愿意来武汉,工人说了一句很朴素的话:“国家有难嘛,八方支援。”

  高尚的精神和感人的故事,往往都是蕴藏在平常的语言和行动中的。在抗疫期间,尤其需要记者充分践行四力,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离百姓越近,离现场越近,越能发掘平常人身上的闪光点。在隔离病房,特派记者王坚颖完成过很多与新冠危重病人及其家属的近距离采访。为什么一定要进去?理由很简单,不在病毒弥漫的空间穿上厚重的防护装备气喘吁吁,怎么能真正地对疫情的严峻感同身受?

  在武汉第四医院20楼病区,特派记者跟着夜班护士一起上过夜班。他至今难忘的一个场景是,那天43号病床的病人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下一行字:“老婆,我的遗体捐给国家。”这成了这位病人最后的心愿——因为病情过重,病人最终不幸离世。留在记者相机里的这份不平常的遗书影像资料,后来被湖北省档案馆收藏。

  在抗疫的特殊时刻里,每个不同的社会角色,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和艰难曲折。因为多次深入隔离病房近距离采访,特派记者对医护人员的认识也更加丰富和立体。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和我们一样,从来没有穿着全套隔离服在病房工作过,也有恐惧和担心。没有人天生是英雄,媒体真实地记录下这些,反而让这个群体更加真实,更加令人钦佩。

  进病房前,护士们在防护服上画了大大的笑脸。“因为戴着口罩,我笑起来病人看不到,这样在胸口画一个,他们就看到了。”这样的报道,是希望显现普通大众在特殊历史时刻的生活细节。就传播内容而言,国家话语的个人化倾向,强化了过往狭隘的政治、经济话语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叙事转型,“从泛化的国家话题”转到“黏性的民生问题。”注7

  疫情发生初期在隔离病房采访,记者几乎每一天都能见到生离死别,见到人生的大喜大悲。很少有哪个地方,个体的命运会与社会、国家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小人物的眼睛观察这段特殊的历史,用平民化的视角讲述他们的故事,让宏大的历史事件与日常生活相交融,更能找到息息相关的连接。媒体人的镜头,就是要更多地关注那些普通人,特别是经历过生死的个体的命运。

  近日在网络热播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也是同样的视角。拍摄者日本导演竹内亮通过深度采访10位普通武汉人,描绘了经历了疫情创伤之后的武汉实景,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武汉人民在危机中坚韧、豁达的精神。7月3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提到这部纪录片时说,它的很多内容感人至深,之所以能打动中日两国广大观众的心,关键在于它贴近公众,朴实无华,透着真善美。他希望看到更多这种接地气、暖人心的节目。

  信息越是纷繁杂乱,社会越是渴求打动人心的故事。谁能从信息碎片的汪洋中打捞出完整的故事,谁就能接近时代的本质。注8很多时候,记者的职责就是要如同素描般地真实勾勒历史,不加任何修饰,这样对人性的展示反而更加深刻。

  看人间烟火气,用正能量节奏再塑“中国故事”

  刚到武汉不久,特派记者制作过几期航拍视频,将无人机飞到武汉上空,拍摄这座城市前所未有的空旷和寂静。这些镜头,很多就是在浙江医疗队驻地酒店的天台上拍摄的。一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街道上空无一人,透露出悲壮的气息。

  直到有一天,记者爬上天台时已经到了傍晚,突然发现夜晚的城市高楼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万家灯火,当即决定再用无人机拍摄夜晚的武汉。视频里,无人机的镜头飞过武汉高楼。整个城市灯火通明,有着白天感受不到的生命力。每幢高楼里的每一盏灯,背后都是一个坚守的武汉家庭。灯火闪烁,有如一座城市不屈的心跳。现场画面还记录下了动人的一幕:天台上的医疗队员在黑夜里举起手机,他们手机屏幕上的灯光与武汉的万家灯火相互呼应。拍摄完成的素材传到后方编辑部,编辑在这个场景上加了一句字幕:“这一片夜晚的辉煌,只在武汉。这闪动着的守候的明眸,只是在祈祷、在等待。”

  经过后期制作,视频报道《让我们一起守护这座城》第二天上线。网友评论:“好美的景,春天早点来”,“透过灯火,看到了武汉正在回归的人间烟火气。”

  视频报道《让我们一起守护这座城》

  随着疫情的好转,在武汉工作的后期,特派记者开始重点制作一系列“希望”主题的视频新闻。《中南医院浙江病区:一家三口一起出院了》《最早投用的方舱医院今天下午休舱》等报道,记录下劫后余生的人们如何回归正常生活轨迹,风雨过后的城市怎样顽强战胜灾难重返生机。

  66天的一线采访,特派记者拍摄积累了500多G的影像素材。从武汉回来以后,他将素材整理制作成了《武汉战“疫”影像志》。镜头里有武汉的漫天飞雪,字幕里说:“医者仁心,在这寒冷的冬天,犹如点点星火,温暖武汉。”镜头里也有武汉初春的樱花盛开,字幕里说:“春暖花开,白衣凯旋,依依不舍记住一座城。”

  66天,武汉经历了从最寒冷的冬天到生机勃勃的春天,这座“英雄的城市”已涅槃重生。而在中国疫情回落的时候,全球疫情却越发汹涌,使舆论场又进入了新的阶段。用更多正能量的内容,带起正能量的节奏,致力于国家形象的再造,此时,媒体的话语体系建构应该集中于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在强化公众共同情感联系中升华文化认同,进而形成一种国家认同。

  国家话语传播,已经由垂直性话语传递转向网络状的话语表达,并形成既连缀转合又具有张力的官方、民间舆论场,如何在维护网民表达权、参与权的情况下,使多元舆论场和不同传媒取长补短、深度融合,打造鲜活的“中国舆论场”,是提升国家话语能力的应有之义。注9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疫情控制最好的国家之一。如期而至的不仅是“春天”,更是度过疫情之后更加成熟的媒体、更加健康的中国。在全球携手抗疫的历程中,人类命运与共的思想光辉,定能穿过疾病的阴霾。“后抗疫时代”,会给我们更多的收获和思考。

  【蒋蕴,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浙报集团)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新闻办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20-06/07/content_5517773.htm

  2. 刘方:天目直播,第一时间到达新闻现场,传媒评论,2020年第7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ztk/dtzt/42313/43142/index.htm

  4. 赖晓飞:凝聚情感认同 共克抗疫时艰,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4.23

  5. 李回雄,天目APP:用短视频带你直抵“战疫”现场,传媒评论,2020年第2期

  6. 赖晓飞:凝聚情感认同 共克抗疫时艰,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4.23

  7. 强月新,夏忠敏:社交媒体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变革与转型,编辑学刊,2018年第3期

  8. 记者节献词:每个时代都需要讲故事的人,澎湃新闻,2020.11.8

  9. 丁云亮:社交媒体时代国家话语能力的建构逻辑,《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72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