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期间,“听见广播”展台吸引了与会人员驻足观看。
在互联网思维、移动优先战略的指引下,在5G、大数据、云服务等新技术的助推下,广播产业如何延伸自身价值?在不久前举行的“广播融媒体创新峰会:广播产业的价值延伸”论坛上,多位业界人士围绕“传统广播的转型升级”和“广播产业的价值延伸”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受众快速迁到移动音频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到5.7亿人,2022年有望升至6.9亿人。传统广播受众正向移动音频市场迅速迁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总裁李向荣介绍,“云听”顺应潮流,要让受众通过移动端倾听更多来自总台优质、深刻、积极向上的音频节目,要在移动音频领域掌握主流话语权,唱响主旋律。
“云听”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20年3月推出的国家级5G高品质声音聚合分发平台,不仅收录了总台全部广播频率、全国千余家地方电台直播流,还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开启互动广播的全新模式。
当前,“云听”已经开辟了近200个垂类细分频道,入库优质节目300余万小时,推出了《三体》《笑傲江湖》等高品质有声书,打造了“云听开讲”“云听声工厂”“云听好书节”“云听毕业季”等独家IP。“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内容为王依然是广播传播的内核。”李向荣表示,“云听”也在不断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云听”品质,依靠好听又接地气的主流内容吸引用户。
在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马宪颖看来,不管是深入、迭代还是融合,广播的内容都在“进化”,优质内容生产是做好广播的关键。
在实践中,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了《乌鱼来了》《这里是大兴》《小记者大视界》等多档原创广播节目。据马宪颖介绍,《这里是大兴》突出原创栏目的本土化,邀请大兴区各行各业的人走进直播间,为听众介绍大兴区新闻资讯和新闻内容。《小记者大视界》则突出交互性,让优秀小记者介绍学校的事情和身边社区的工作。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的多档节目,均由于特色优质的内容和清晰的定位而得到了受众的认可。
“广播频道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归根结底要知道受众想从广播里听到什么。”在三亚传媒影视集团广告部运营中心业务室主任冯锐看来,要想吸引受众,首先要有优质的内容,其次广播主持人也要有个性鲜明的特点,这样才能在整个节目播发过程中吸引更多受众。
从“听”到“看”双向切换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广播收听途径已经从传统收音机发展到网上在线收听,再到现在的广播内容可视化。
作为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音频客户端,听听FM于2014年11月上线,经历50次版本迭代,现有2000万安装用户。在直播流节目再利用与网络化运营方面,听听FM进行了有效探索。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官方客户端听听FM负责人陈彦旭表示:“从前,主播与听众的互动形式只有热线节目与来信,如今,在直播间里,用户可以与喜爱的主播随时随地互动。”
在中广创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程远看来,有了融合,广播就不再只有声音。在推动广播栏目可视化方面,中广创思旗下产品“听见广播”融媒体平台是可视化融媒体的典型优秀代表,先后获得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智慧广电示范优秀案例”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2020年度媒体融合创新技术与服务应用优秀推荐项目”。
当天,参会的北京市大兴人民广播电台、广东湛江市广播电视台交通音乐广播和海南三亚广播电视台广播频率等都已加入“听见广播”融媒体平台。
近年来,湛江市广播电视台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一些新的传播领域,结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遇见了“听见广播”。“‘听见广播’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广播节目可视化,而且可以通过‘听见广播’进行户外视频连线,让视频直播和广播节目融为一体。”湛江市广播电视台交通音乐广播总监刘爽表示,通过“听见广播”平台,实现了广播节目的可视化、互动化,广播节目不再只是一边看一边听,还可以做到和外景主持人实时互动,大大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
不久前,在大兴区融媒体中心推动下,大兴人民广播电台早间节目《乌鱼来了》在“听见广播”进行了首场视频直播,实现了广播栏目可视化。
张程远介绍,“听见广播”通过内容形式创新,打破原有内容模式,可实现广播节目的可视化、互动化直播。一方面,在“听见广播”可以实现电台音频节目、主持人生活直播及录制有声作品的融合;另一方面也可实现视频、音频、APP、H5等全息媒体形态向全媒体传播,真正实现从“听”广播到“看”广播的双向切换。
开拓“音频+”商业化空间
“作为互联网时代小众细分领域的广播,需要集全行业之力来重构注意力和市场竞争力。”阿基米德(上海)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滨提出,在整个传播链上,有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共赢机制,才有可能做成真正强势的产业。
在王海滨看来,中国广播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一定要有生态系的理念,在这个生态系当中,各自去找到自身优势,构建起新的竞争力,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会上,李向荣向大家介绍了“云听”构建的产业生态链,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关注。
在具体实践方面,“云听”以杭州数字产业基地为依托,打造“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模式;以“技术研究院”为核心,依托自主研发的音频技术、人工智能语音技术、车载场景智能语音技术,结合应用场景对外赋能,对内增收;以“声音研究院”聚合人才团队,探索声音MCN、IP文创、电商、版权营销等新模式,进一步开拓“音频+”的商业化空间,探索“内容+文化+金融”的更多可能。
李向荣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云听”将通过商业化运营盘活总台优质内容产品,从而构建“内容生产+版权保护+商业化运营”产业生态链,持续输出总台精品,继续强化优质内容的生产能力、头部IP的打造能力。
正如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杨培丽在会上所说,广播媒体融合是一场意义重大、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在未来的发展中,广播媒体应抓紧多元产业布局,延伸服务,通过开展线上节目和线下活动整合营销,依托节目平台资源等,逐步实现广播多领域拓展、全方位覆盖和全天候延伸传播,构建多元化、开放化的“广播+”全形态传播格局。(记者 张雪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