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丛志强:划火柴的人

2021-10-29 16:31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新闻现场直播、

新闻节目编排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丛志强:划火柴的人

参评项目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

体裁

电视访谈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何星烨、丁杨明、蔡志飞、田丰、吴金城、 金诚、张馨予

编辑

李可、徐明明、高红明

播出频率

(道)

新闻综合频道

播出单位

宁波电视台

刊播栏目

《看看看》

节目时长

0:17:29

播出时间

2020-12-19 18:33




介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丛志强“融合设计·艺术振兴乡村”课题,连续入选国务院扶贫办携手奔小康行动案例、浙江省乡村振兴十大模式。他让村民站在乡村建设的舞台中央,探索脱贫摘帽之后的乡村振兴之路。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之后,记者在贵州省晴隆县定汪村,对正在当地推广艺术振兴乡村模式的丛志强进行了访谈。作品展现了丛志强开展艺术振兴乡村课题的初心和缘起、实践探索过程中的失落和困惑、最终取得突破并加以推广的全过程。从2019年4月丛志强在宁波葛家村课题实践开始,记者就一直关注这一选题,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记者持续跟踪拍摄,积累了海量素材,使该访谈节目兼具厚度、深度和温度。

全传

媒播

体实

  效

该访谈节目后期制作精良,电视手段运用丰富。传播上多屏联通,融合有力度,在宁波电视台播出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广泛转发,引发强烈反响,在各新媒体平台点击量超五百万。不少观众反馈:“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丛老师点赞。”“能破解‘干部干,群众看’的乡村发展难题,了不起!”




习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丛志强的课题充分实践了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该作品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利用电视手法、发挥电视优势,兼具时效性、思想性、可视性。访谈问答流畅精彩、环环相扣,充分体现出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魅力。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0 年    月    日

初评评语

脱贫攻坚,是充满好故事的题材,也是容易千人一面的题材。《丛志强:划火柴的人》这篇访谈在热门题材中,找到了与众不同的角度,于极度反差间铺陈开闪耀人文光芒、注脚发展密码的故事,顺理成章且引人深思。节目提出了“艺术赋能村民,村民振兴乡村”这一全新维度,通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的讲述,揭示出用艺术激发乡村振兴中村民内生动力的重大现实意义。17分半的节目,将艺术工作者与村民间的碰撞,展现得真实而生动。从葛家村村民把艺术家当“骗子”、当“贼”的怀疑、对抗,到村民主动找艺术家打造庭院的信任、依赖,最后到“从尝试到主导”相互欣赏,让观众看到了艺术与乡村浑然天成的调和,更领悟到村民是乡村振兴力量之源的发展真谛,同时也呼应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主题。节目情绪脉络清晰顺畅,真实感人。同时,基于长期的跟拍采访,访谈中辅以大量鲜活画面,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兼具厚度、深度和温度,不失为一个娓娓道来,启迪心智的好故事。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0 年    月    日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7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