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淬炼“四力”捕捉细节,让新闻报道更鲜活

2021-11-16 11:12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全媒体时代的独家新闻,其核心是细节的独家,《广西日报》把“土瑶”聚居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报道作为增强“四力”的“主战场”,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

  践行“四力”,是对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新闻职业精神的体现。全媒体时代的独家新闻,其核心是细节的独家,生动鲜活的细节描写不仅能提高新闻的可读性,还能增加报道的厚重感,进而提升传播实效。

  讲好脱贫故事,讲好乡村振兴故事,最鲜活、最感人的新闻一定来源于现场。《广西日报》把“土瑶”聚居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报道作为增强“四力”的“主战场”,加强选题策划,注重调查研究,派出报道团队先后9次深入“土瑶”村寨,用近3年时间对这一少数民族支系摆脱贫困的历史进程进行多维度观察,通过讲述有温度的故事,用动人的细节展现新闻报道中的真与情,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也让更多人感受到“土瑶”群众在摆脱贫困和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了党媒的优势与担当。

  增强脚力,用扎实的脚步寻找细节

  脚力是调查研究的能力。党的新闻工作者要以当“爬山虎”式的记者为荣,深入火热的基层实践,接触真实的人,感受真实的情感,只有这样,采写的新闻作品才会有张力、才能呈现动人的灵魂。贺州是广西最偏远的一个地级市,距首府南宁500多公里,即使乘坐动车往返也要8个多小时。从贺州市区到最近的一个“土瑶”村寨,还需3个小时。更困难的是,莽莽百里大桂山,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很长一段时间里,散落于此的6个“土瑶”村之间互不通路,开车沿崎岖狭窄的盘山路行驶,一天下来最多跑两个村子,这对记者的身体和心理是极大考验。但只有近距离地感受,才有最真切的感悟。自2018年3月起,广西日报社成立报道团队,先后9次深入“土瑶”聚居区,持续调查采访,先后掌握近10万字的鲜活素材及影像资料,为做好“土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报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积累、倚马可待,时机成熟、果断出手——2020年8月,“土瑶”脱贫迎来实质性进展,槽碓、明梅、金竹3个村率先通过考核验收,提前一年脱贫。《广西日报》紧紧抓住这一时间节点,连夜梳理材料,精心打磨,以最快的速度在头版头条推出独家报道《从致贫到治贫——藏在“族名”中的脱贫密码》。稿件运用大量细节描写,以一系列感人的故事贯穿,力求做到有深度、有温度。由于报道紧扣少数民族脱贫攻坚这一时代主题,故事性、可读性强且细节独家,在社交媒体中表现尤其抢眼,经新媒体推送后瞬间刷屏,成为各平台和网站转发的“爆款新闻”,不少网民以留言的形式向“土瑶”群众“发贺电”,温情且感人。

  践行“四力”,党报要强化内容生产力,鼓励记者采写更多鲜活的原创新闻,这样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环境中占得先机,进一步提高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事实也正是如此,正是根据报道团队深入采访掌握的丰富素材和大量细节,《广西日报》相继推出彩色跨连版报道《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广西实践》《如期脱贫 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民族掉队》,图文并茂展现“土瑶”群众在摆脱贫困历史进程中的永不服输精神,展望乡村振兴美景,将整个报道推向高潮,“土瑶”奋斗史引发全国关注。

  提升眼力,以敏锐的眼光捕捉细节

  眼力是发现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任何采访手段的运用都代替不了深入实际、深入一线,代替不了与人民群众的直接接触。党报记者在练就脚力的同时,还需提升眼力,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故事和动人细节。九进“土瑶”村寨,行程上万公里,记者发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困难从来不是深入采访的阻碍,却是世世代代“土瑶”群众摆脱贫困的最大桎梏。

  深入现场,就不会空手而归。由于常年到“土瑶”村寨走访,报道团队与“土瑶”所在的贺州市平桂区建立起良好关系并保持密切联系,这成为记者及时获取“土瑶”脱贫信息的重要渠道。“成立竹编扶贫车间,‘土瑶’群众第一次在家门口挣到了钱”“瑶族刺绣通过第二课堂走进了校园”等均是记者第一时间获取到的关键信息,为后续开展一系列报道增加了厚度。

  深入现场,就一定会有感动。2020年8月,报道团队再一次来到大冲寨,曾经令人揪心的瑶乡村寨已“换了人间”——一条水泥路从寨门通到各家各户房前,骑摩托车只要40分钟就能到镇上。更重要的是,在与“土瑶”群众交谈时,记者发现村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夜晚的大桂山不再死气沉沉,兴致来时,年轻人相约外出吃夜宵;原本耐储藏的腊肉和泡菜,也变成了随需随买的鲜肉和果蔬……

  党报记者要有“登高一望”的眼力,从纷繁芜杂的现象中发现深层次的内涵。正是根据亲眼目睹的这些变化,记者在写稿中才能透过故事传达出更深远的意义,同时在文末恰当地点题,把“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思考留给读者。

  发动脑力,以执着的匠心打磨细节

  脑力是思考力。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讲好“土瑶”产业脱贫故事尤为重要。这么多年来,“土瑶”发展脱贫产业走过了怎样的道路?有经验,当然也有教训,关键是记者要深入一线,发动脑力,运用好细节描写,提炼出有深度的内容。

  线索是跑出来的,典型采访对象更是如此。多次到“土瑶”村寨采访,报道团队先后在狮东村大冲瑶寨竹编扶贫车间和金竹村瑶绣传承班,偶遇凤求姑、冯红芳两位颇具代表性的村民:一位靠“养茶”帮助全家摆脱贫困,一位靠传承瑶绣技艺带领全村脱贫。

  养茶,是瑶山群众的独有习俗。在火塘上养茶,发酵后茶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风味,深受市场欢迎。凤求姑一家,是狮东村12户养茶户之一,到家中采访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泥坯木屋,火塘上、阁楼里,“土瑶”黑茶被码得整整齐齐,仿佛一件件珍贵的收藏品。养一件茶,每年有30元工钱,每天不管多忙,这位瑶家妇女都会记得生火熏茶、打扫灰尘。

  离基层越近,与群众越亲,新闻也就越鲜活、越有生命力。2019年凤求姑全家顺利脱了贫,2020年凤求姑把阁楼全部腾出来,又养500多件茶,丈夫申请了小额贷款准备跟人合伙搞胡蜂养殖。“真想不到,越土越值钱”“越品越觉得生活有滋味”,这些话都出自这位瑶乡妇女之口。

  采访到冯红芳,也是缘于长期一线采访。2019年6月,记者在沙田镇新民小学遇到正给孩子们义务上课的冯红芳。作为瑶族服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冯红芳本是金竹村人,几年前在村里开办了瑶绣传承班,开发出文创产品,带领乡亲们顺利脱贫。但这些年,为更好传承瑶绣文化,她化身学校“辅导员”,让瑶族刺绣通过第二课堂走进校园。“习近平总书记不都说了嘛,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冯红芳的个性化语言很有特色,记者当即决定把她作为主要采访对象之一。

  正是基于认真思考后的精心提炼,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广西日报》精心策划推出反映“土瑶”群众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跨连版报道《如期脱贫 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民族掉队》,聚焦防止脱贫“土瑶”群众返贫致贫、全面推进“土瑶”聚居区乡村振兴等内容,由于细节生动、故事感人,再次引发热烈反响。

  淬炼笔力,以深入的思考运用细节

  笔力是表达力,即提炼主题、组织材料的能力。党报记者既要知晓党委、政府的决策,了解相关政策的背景,又要在长期积累和深入采访中发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高度决定影响力,新闻的影响力来自于题材的关注度。这些年,“土瑶”脱贫攻坚取得积极成效,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土瑶”聚居区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限”“脱贫成果巩固难”“衔接乡村振兴政策不明确”等问题。据此,报道团队结合前期的采访报道,及时撰写内参《来自“土瑶”深度贫困聚居区一线的调查报告》,注重用细节说话,以事实佐证,有针对性地提出确保现有政策相对稳定、强化教育扶智阻断贫困传递、盘活村级集体经济等建议,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

  面对媒体融合的趋势和新的传播特点,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四力”,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现场,在一线发现真新闻、好新闻,用生动的细节、鲜活的语言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厚重感,最大程度做到故事化报道、视觉化呈现,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扩大主流舆论的影响力。

  (作者董文锋单位:广西日报社)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1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