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拂晓报》:靠一罐油墨随军转战印刷

2021-12-23 10:03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抗日战争时期,豫皖苏边区和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有一份久负盛名的报纸,这就是由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办的《拂晓报》。

  1938年9月29日,《拂晓报》在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创刊。创刊人是抗日名将彭雪枫。《拂晓报》是抗战时期广泛流传于豫皖苏边区、影响很大的抗日宣传报纸,是党的机关报。

  据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处副处长牛珂珂介绍,《拂晓报》创刊初期,虽然印数有限,油渍斑斑,但政治态度鲜明,战斗性与思想性强,深受军民欢迎。

  《拂晓报》报社最初设在新四军游击支队宣传科,彭雪枫亲自为《拂晓报》刊头题字,撰写发刊词《“拂晓报”——我们的良友》。他在发刊词中写道,“‘拂晓’代表着朝气、希望、革命勇敢、进取迈进、有为、胜利就来的意思。军人们在拂晓要出发,要进攻敌人了;志士们在拂晓要奋起,要闻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彭雪枫对《拂晓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对报社的同志们说:“报纸蕴藏着巨大的战斗力,把报纸办好,它的作用并不比一个团、一个旅的战斗力小。”他不但自己经常为报纸写重要文章,而且还对版面安排、标题制作、印刷发行等细节问题,给予具体的帮助指导。

  《拂晓报》创刊号共3版,除发刊词外,还有《东进誓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人都是战斗员,人人都是宣传员》《行军注意事项》《东进战歌》等,呈现出催人奋进的战斗姿态。

  当时,办报条件十分艰苦,既无印刷工具,又缺乏纸张。只有一罐油墨,两支铁笔,两块锈钢板,半筒蜡纸,一块木垫板,一个油印用的胶皮辊子。印的时候,在一块白铁板上调油墨,用图钉在蜡纸上边一头钉紧,在木垫板上印刷。一群没有办报经验的年轻人,凭着高涨的热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敌后,不是行军就是打仗,流动性很大。《拂晓报》的同志们背着背包,带着印刷工具,随军转战,有时一夜走100多里,人困马乏。可一到宿营地,大家不顾疲劳,立即抽出钢板,展开蜡纸,刻写出版报纸。

  《拂晓报》起初以不定期出刊,后来3天一期,随着根据地形势的好转,《拂晓报》又改为2日刊。改版后报纸的刻印技术更加精湛,版面设计新颖美观,被誉为华中油印报之冠。牛珂珂说,创刊头5个月,报纸的发行量只有三四百份,用毛边纸、油光纸印刷,开设有“功劳簿”“行军生活”“小谜语”等栏目。1939年2月彭雪枫率部驻永城书案店后,报社有了一个安定场所。之后,《拂晓报》越办越大,人员越来越多。彭雪枫决定把报社从宣传科分离出来,任命王少庸为社长,增加了一批有经验的办报人才,并开始提高报纸质量。由第28期开始,《拂晓报》改用新闻纸和油印机印刷。从第34期以后,便保持四开一张四版。除了一些典型的新闻报道外,《拂晓报》还定期发一些带有指导性的社论和文章,印刷技术也大大提高,凡重要文章都用红、蓝、绿、黑等不同颜色加以套印。

  1939年9月29日,正值支队东征一周年暨《拂晓报》创刊一周年之际,《拂晓报》以十张二十版印出特大号的第86期。版面蓝底套红,新颖夺目,受到全体指战员的热烈欢迎,也吸引了大批社会读者。后来,报纸虽然印到1500至2000份,仍满足不了广大军民的需要。自10月19日第89期起又随报发行两版《拂晓增刊》,内容多半为延安论文。

  据了解,从1942年4月5日第300期开始,《拂晓报》已发行到延安、重庆、新县、西安、阜阳以及华北等地,得到全国报刊界知名人士的交口赞誉。后来,《拂晓报》还远涉重洋,传到了纽约、莫斯科及南洋各国的大都市,并被视为珍品收藏。

  随着淮北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拂晓报》建成初具规模的印刷厂,并明确了“全党办报”“全军办报”“全根据地人民办报”的指导方针。报纸宣传以工农兵为对象,主要刊登反映工农兵的斗争、生活和要求的通讯,语言也更加大众化。(记者 吴明娟)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88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