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春走基层|洁净能源,为冬奥保供!

2022-02-02 12:36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1月31日除夕,距离北京冬奥会举行还有4天,传统的年味儿与日渐浓郁的冬奥氛围交织,带给北京这个春节不一样的味道。

  中国石化报社「新春走基层」采访团走进燕山石化。

  在阖家团圆的日子,依然有人坚守在岗,是为了保障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更是为了给北京冬奥会提供洁净能源保障。

  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和笔墨,看看除夕坚守在岗的他们,都与北京冬奥有着怎样的“奇缘”~

  冬奥氢能,我们来守护!

  在燕山石化化学品厂氢气新能源装置,有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新“氢”年。他们各有特长、各司其职,在燕山石化承担为北京冬奥会供氢的工作。

  武艺高强的氢能“大当家”

  蒋智慧是燕山石化化学品厂氢气新能源装置主管。

  今年是他的本命年。

  36岁的蒋智慧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当家”。

  为了保障北京冬奥会氢气供应,这个春节他又一次跟装置一起过了。

  3年前,燕山石化氢气新能源装置启动建设。

  整个团队从零开始摸索。蒋智慧带领员工们反复尝试、解决难题——压力控制掌握不好就一遍遍试!数字不对就一遍遍调!

  不到一年时间,他们团队探索研究出来的工艺技术规程、岗位操作法相继出炉,兄弟单位纷纷来学习借鉴。

  “有了这几本武林秘籍,技术自主权就有了!”

  目前装置日产量维持在4吨左右,为冬奥氢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身怀绝技的运行工艺雕刻家

  姚晋松是氢气新能源装置的工艺技术员。

  2020年装置试车前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

  当天他做完装置的全面检查,怀着忐忑的心情许下23岁的生日愿望。

  “春暖花已开,不能和氢气新能源装置同天生日是小小的遗憾,希望明天一切顺利。”

  如今,他已经伴随着这套装置近两年了。

  两年来,一管一线、一表一阀,他都观察过无数次。

  除夕之夜,他到装置的变压吸附单元巡检,并采用“夜间闭灯检查”的手段做进一步检查。

  ▲夜间闭灯检查▲

  “闭灯后,在漆黑的环境中一旦发现蓝色‘火焰’,就意味着装置区有泄漏点,就要第一时间报告并妥善处理。”

  晚上巡检归来,他不忘给父母打视频电话报平安:“妈,过年好!最近我都回不去了,等冬奥这块工作忙完了,我回去看您。”

  妙手回春装置“心脏”特护师

  25岁的鲍美东是负责维护设备的技术员,有着异于同龄人的沉稳。

  因为他需要守护氢气新能源装置的“心脏”——压缩机。

  “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维护压缩机必须特别严谨,一个操作细节稍微不对,后果就不堪设想。”鲍美东对记者说。

  入夜了,他来到氢气压缩机组充装单元进行巡检。夜色渐浓,寒风呼啸,他裸露在外的双手冻得通红。

  检查压力表、调试阀门、聆听是否有异响,鲍美东巡检的时候异常认真:“装置的每个角落都必须看到,每个压力表的细微变化都不能掉以轻心。”

  “能够参与两届奥运会的油品保供工作,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燕山石化储运厂油品车间的主任技师张建松,对记者谈起自己这段“双奥”经历,双眼满是笑意。

  历史与时代的机遇,让北京这座城市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也带给许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不平凡的经历,张建松就是其中一名。

  2008年,张建松参与了燕山石化保供奥运会油品的工作,见证了油品从京B升级到京Ⅳ全过程。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在即,张建松全面主持京标VIB油品调和工作。燕山石化先于北京市政府要求,提前产出首批京VIB油品,助力“绿色冬奥”。

  除夕的油品车间,人气依旧很旺,阖家团圆的日子,大家依旧在岗位坚守。

  “对于我们来说,节假日和平时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张建松对记者说。

  晚饭时间,张建松给张一帆带了师娘亲手做的饺子和酱牛肉,还招呼他像去年一样,带上工作室几个没回家过年的孩子去他家吃饭。

责任编辑: 张爽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50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