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行行看冬奥 字字见真情

2022-02-21 09:42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央行业类媒体“360行”报道北京冬奥会——

行行看冬奥 字字见真情

  虎年新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成功。新时代中国兑现庄严承诺,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与此同时,新闻宣传工作承担着重要使命,各行业类媒体围绕中心大局、立足行业特色,从“360行”的视角出发,创新融合传播、组织优势资源、集中精锐力量,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

  专业对口,更显冬奥主题

  北京冬奥会主题传播是2022年开年最重要的报道主题之一,大力宣传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向全世界展示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成为了各媒体的共识。

  《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成立了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领导小组,前方报道团队是由《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图文中心的30多名文字、图片、视频记者组成的融媒体报道团队;后方采编团队组成采编组、夜班组、评论组、白班组、视频组、图片编辑组、新媒体组、舆情监测组等多个工作组。自2月1日出版“冬奥特刊”以来,《中国体育报》累计刊发100余个“冬奥特刊”版面、500余篇稿件、300余幅图片,同时还有大量稿件在新媒体平台刊发。《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多次对全体采编人员进行冬奥报道专项培训,增强知识储备,提高业务素质,提升实战能力,比如由冰雪运动项目专项记者和采访过三届冬奥会的记者等进行项目知识培训和采访经验分享等。《中国体育报》还发挥专业优势,刊发《冬奥会速滑赛场“速度橙”成因何在?》《斯洛文尼亚跳台滑雪成功绝非偶然》等报道,从人才储备、地理优势、场地设施、职业化发展模式、赛事经验、运动员间交流分享等方面分享速滑强国荷兰、跳台滑雪强国斯洛文尼亚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国家电网报》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全力服务绿色冬奥的一系列举措、创新和具体实践,持续开展冬奥会保电报道,累计刊发冬奥相关报道80余篇。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组织冬奥新闻中心记者、本部记者、河北站记者,在《中国经济导报》、《中国改革报》、中国发展网、改革网等报网微开辟了“相约冬奥”“可持续 向未来”等专栏,重点从发展改革视角开展关于冬奥主题的系列报道。

  《中国质量报》在一版陆续开设了“国家标准助力冬奥盛会”“讲好冬奥故事 共赴冰雪‘质’约”等两个专栏。以质量视角看冬奥,报道和解读一批已获批正式立项的冰雪运动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

  产品对味,更具融合特色

  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在知识产权领域掀起了关注冬奥、保护冬奥知识产权的热潮。《中国知识产权报》推出冬奥会相关报道100余篇,新媒体推出相关报道230余篇,其中原创作品《冰!墩!墩!自!由!自制侵权吗?》一文受到广泛关注,很快成为爆款,阅读量达到5.4万;《抢注“谷爱凌”商标?必定竹篮打水一场空》也受到读者欢迎,阅读量达1.2万。

  讲好青年运动员成长故事,为学生树立同龄人榜样。《中国教育报》的《夺冠!第三金!谷爱凌:“我只有0.1%的天赋”》一文,讲述了谷爱凌小时候滑雪训练时,利用在车上的时间写作业、补觉,迫于时间,在滑雪场缆车上吃饭,疫情期间无法训练,在家用滑板、瑜伽垫等强迫自己锻炼等励志故事,强调了谷爱凌成功背后的努力奋斗,1个多小时阅读量即10万+。

  中国环境报社新媒体多平台推出新闻产品,持续推出记者拍摄制作的多个短视频产品,既着力宣传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办奥”理念,又把目光投向了更多的冬奥参与者。如,推出“冬奥来了”系列短视频《厉害了!这辆开进冬奥赛场的巴士“尾气”可以喝!》《冬奥场馆的冰下面藏着什么?比赛用雪为何格外白?真相来啦!》《探秘!你知道冬奥场馆里的“白富美”是“谁”吗?》等视频。尤其是原创作品《厉害了!这辆开进冬奥赛场的巴士“尾气”可以喝!》实现了3万多的阅读量。据介绍,“冬奥来了”系列短视频采用全新的报道手法,放弃“网络素材+解说词”模式,最大限度压缩解说词在全片中的占比,将现场拍摄与面对面采访作为素材来源,并采用轻松、活泼的摄制风格,使之与冬奥主题更加契合。

  人民公安报社由编委会成员、骨干记者带队,派出记者50余人次,成立由文字、摄影、新媒体记者参与的融媒体小组,奔赴国家体育场、首钢冬奥园区、延庆冬奥村等10个冬奥安保现场,通过体验式采访等方式,采写反映冬奥会唯一官方入境通道安保的融媒体报道《D区的故事》等报道,多角度展现了公安民警忠诚担当的无私奉献和守护冬奥盛会的昂扬斗志。

  检察日报社在最高检、正义网短视频平台共发布北京冬奥会相关短视频20条,总播放量4038.9万。其中,正义网短视频平台发布13条,总播放量3654.6万;最高检短视频平台发布7条,总播放量384.3万。

  中国航天报社投入精锐力量开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支撑保障冬奥会相关工作报道准备工作。由报社运营的航天科技集团官方微信2月4日推送的内容《航天负责成功!11大项支撑冬奥会浪漫开幕!》实现“破圈”传播,短时间阅读量突破10万+,累计阅读量超过40万。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所属《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客户端坚持从文化和旅游角度策划采编北京冬奥会主题宣传报道,形成自身报道特色,共刊发关于冬奥会相关报道220余篇,总点击量2350万。

  从头到尾,冬奥报道长跑

  从2016年年底开始,中国审计报社分管领导带队,到冬奥组委、冬奥组委延庆运行中心和张家口运行中心进行采访,探访冬奥会筹办、冬奥组委运转及相关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当冬奥会进入倒计时,2021年10月,报社从多部门派出记者,先后赴审计署及相关审计机关、北京冬奥组委监察审计部及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现场采访和拍摄各级审计机关在服务和保障冬奥会筹办工作中的务实行动与扎实工作。《内审专刊》推出专版,《为“廉洁办奥”贡献审计力量》报道了5年多来冬奥组委监察审计部紧紧围绕落实“廉洁办奥”理念,展现冬奥会筹办过程中内审人员的精神风貌。《周末特刊》推出专版,《冬奥跟踪审计:七年一剑》通过采访冬奥跟踪审计工作者,对过去几年审计人如何开展冬奥跟踪审计进行了充分报道。

  自2017年中国银行与北京冬奥组委签约成为唯一银行合作伙伴、2019年12月中国人保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以来,《中国银行保险报》持续跟进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冬奥情况。形式上包括文字报道、图片报道等,通过报纸、网站等多渠道发布。截至目前,已刊发涉及冬奥动态报道近100篇,内容包括《冬奥会上演“碰一碰”支付新场景》《北京冬奥会重点区域支付服务就绪》等。

  早动手、早准备,全程关注、全程参与是中国气象报社开展冬奥气象服务宣传报道的一大特点。自2015年中国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报社每年都将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筹备工作的宣传报道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加以谋划。连续4年派出报道小队赴延庆、崇礼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既采写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又为冬奥宣传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吃到行,样样有我保障

  2月7日冬奥会开幕后第一期报纸,《中国石化报》打散原先版面安排,刊发对开8版的冬奥主题特刊,1—4版围绕“中国石化的氢点燃主火炬”,冬奥会重点能源——氢能保供情况进行报道,5—8版对冬奥火炬从设计到材料再到技术实现,进行了详细、专业的解读。中国石油报社在整个报社层面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冬奥特别报道组,制定了详细的冬奥报道运行表,开设了“赋能冬奥 加油未来”专栏。

  《中国民航报》开辟的“逐梦冬奥”专栏以活跃的文字风格、别具一格的版面设计以及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将火热的冬奥会呈现出来。

  中国邮政是北京冬奥会官方邮政服务独家供应商,承担冬奥会期间邮政服务保障任务,为展示从邮政服务小窗口展现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大主题,《中国邮政报》以“冬奥加邮”为主题,分为预热期、赛会期、收尾期3个阶段开展全媒体报道。

  《中国自然资源报》发挥专业优势,推出3000多字的综述《一起向未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助力冬奥》,介绍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服务冬奥会中进行的广泛应用。

  围绕冬奥食品安全,《中国市场监管报》开设了“冬奥话食安”专栏。《中国旅游报》结合元旦、春节、“新春走基层”等主题报道,关注旅游行业借助冬奥契机,发展冰雪旅游,丰富人民群众假日生活的生动实践。《人民铁道》报连续推出特刊,内容包括铁路服务冬奥会运输的具体举措等。

  中国教育电视台立足冬奥独特的时空特点,从教育角度看奥运,5个电视频道和新媒体平台密集式、错落式编排播出。形成四大集群,即冬奥新闻集群、冬奥故事集群、冬奥知识集群、冬奥文化集群,并充分发挥本台4名上会记者在现场采访的优势,以教育视角报道冬奥。

  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权威专业媒体,健康报社的“谷爱凌夺金背后的中医力量”“‘冰墩墩’快成医疗队员的‘标配’了!”“雪道尽头是骨科?‘种草’冰雪运动,也要注意这些健康风险”等报道,为读者呈现出别样的冬奥精彩和健康知识。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将镜头聚焦保障冬奥会精彩进程的“背后英雄”,及时开设“记者与冬奥”栏目,采访参与冬奥会的新闻工作者,彰显“报中报”“媒中媒”的定位。开设“冬奥日记”栏目,使读者通过被选拔为张家口赛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国内技术官员龚可的所见所感,近距离接触冬奥现场,感受冰雪魅力。

  《金融时报》将冬奥会与金融专业性紧密结合,《“一户一墩”何时能实现?我们去探秘了生产一线……》《冰墩墩,免费领?银行出大招了→》等报道依托“顶流‘冰墩墩’”展现了冬奥会赛场背后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

  《中国税务报》突出一个“税”字,从现役运动员中寻找他们与税务的连接点,采访中国短道速滑队队员武大靖,刊发专访《我还有一个特别身份:税宣形象大使》。

  《团结报》《致公党党员、“冰墩墩”设计师曹雪:我儿子也没买到……》一文围绕奥运吉祥物“冰墩墩”广受大众喜爱的舆论热点,以“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儿子都购买不到的故事为例,深入挖掘现象背后体现出的“中国创造”的人文关怀内涵。

  《中国社会报》推出特别策划“为冰雪画卷添彩 为光荣梦想助力——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直击”,刊发了记者柳旭、祝闯采写的《无悔选择》《灿烂笑容》《宝贵经历》《饱满精神》《如火热情》《城市名片》《高光时刻》《亮丽风景》等8篇文章,记录了张雅娜、李楠、梁朕浩、程振宁、金敬聪、程浩、李晓研、蔺红霞等多位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服务奥运、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和他们为奥运梦添彩、为中国梦助力的高光时刻。(记者 陈妙然)

 

责任编辑: 王小玉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8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