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北京广播电视台马骏:冬奥让我们“在一起”

2022-02-25 16:4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2月20日晚,一曲《送别》在闭幕式上响起,北京冬奥会结束了,“马上说”这个小栏目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时间过得真快,让人猝不及防。

  从鸟巢观看闭幕式回来,一抬头,正好瞥见玲珑塔上,“北京冬奥会 闭幕”的字样,红底白字,以及冰墩墩可可爱爱的脸,在夜色中格外清晰。往前再倒数1016天,冬奥倒计时1000天的时候,我站在玲珑塔下,见证了这块巨型的倒计时牌揭幕。时间再往前倒,2015年的7月31号,我在鸟巢见证了申办冬奥会的成功。作为记者,能够见证和记录“冬奥梦”,由理想变为现实,三生有幸。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记者马骏在张家口赛区云顶雪上公园采访。

  冬奥会上,我写过长了颗青春痘的谷爱凌,一只胳臂从号码背心颈口处钻出来的苏翊鸣,“谦卑到尘埃里”又“执着到骨子里”的羽生结弦,永远不放弃的武大靖,愿为彼此桥的“葱桶”组合……笑过和哭过的故事里,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力量,这是体育带来的光,即使微弱,也足以照亮你我的世界。但如果你要我说,对于冬奥会上什么感受最深?我想,可能还是“在一起”。

  在一起,不光是大家在电视镜头前看到的运动员之间的惺惺相惜。它有时候藏在很小的细节中。

  苏翊鸣大跳台决赛那天是正月十五。在从首钢回主媒体中心的班车上,我接到了主持人打来的电话,要说说在冬奥会上大家都是如何过元宵节的。连完线,猛地抬头,突然发现,在我周边,除了少数中国面孔,很多都是外国人。疫情阻隔,我很久没有这么国际化地体验了。然而,在小小的车厢里,我们确确实实在一起。

  包括,此刻,我在主媒体中心熬夜,写下这段文字,记者工作间里,还有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记者们。

  很难说,如果不是北京冬奥会,以及完善的防疫措施,我们是否还能有这样的机缘,安心相聚在同一个时空。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我记忆的瞬间。2月20日上午的花样滑冰表演现场,选手们在结束表演后的集体出场环节,先是围成了两个大圆,之后又拼出了奥运五环。那一刻,我深受感动。奥林匹克打破偏见和歧视,不区分国家、民族、种族,心手相连,团结一心,才能克服困境。

  马上说的第一集,我写的是“在主媒体中心,看到未来的n种可能”,未来有一种可能,一定是“在一起”创造的。

  立春那天,我采访过一个瑞士记者,他叫马克罗·凯乐。这两天,我发现他穿上了一件背后印有CHINA的新衣服。他没少在特许商品零售店排队,也没少花钱。短短16天在北京的经历,他对这里是喜欢的,否则,也不会把中国二字,穿在身上。这又是一个,赛场之外,“在一起”的故事。

  冬去春来。属于北京冬奥会的故事,从立春写到雨水,就此收笔。然而,春天,来了。万物生长!相信未来!

  我是马骏,我们有缘再见!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8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