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祛除思想“灰尘”,我终于找到了答案|90后记者入党故事

2022-08-19 09:5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一起聆听

  90后记者

  回忆入党情景

  讲述心路历程

  分享成长感悟

  让我们一起响应总书记号召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

  不负时代 不负韶华

  你为什么要入党?这是每个渴望入党的人都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2013年,大一时,当我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辅导员也问了我这样的问题。对呀,我为什么要入党?我懵懵懂懂,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好好想想我问的问题,想清楚了再来吧。”辅导员意味深长地说。

  那个暑假,“为什么要入党”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但想来想去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也许,你应该去四川平昌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看看。”中学老师的话提醒了我。

  在这个被毛泽东誉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的刘伯坚身上,或许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走进了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佛头山的刘伯坚烈士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本本书籍、一件件实物,仿佛把我带到了刘伯坚烈士工作战斗的上世纪30年代。此后的一个月,我都泡在各类书籍和资料里,对他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

革命烈士刘伯坚(资料照片)

  刘伯坚,1895年1月9日生于四川省平昌县,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参与领导和指挥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并担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刘伯坚奉命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3月4日率部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他在狱中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弟被俘时就决定一死以殉主义并为中国民族解放流血”“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嘱咐妻子和家人:“最重要的诸儿要继续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1935年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时年40岁。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空负梅关团圆月,囚门深锁窥不得。”当我一遍又一遍朗读这些诗句,一个对家国饱含深沉大爱的共产党员形象,越发清晰起来。我想,他早已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百姓幸福紧密相连,即便为此付出生命,也无怨无悔。正是这种家国情怀,让他在困难面前毅然挺立,甚至不惜坦然赴死。“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是刘伯坚对自己短暂一生最好的总结。

  刘伯坚只是众多牺牲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一个,还有李大钊、蔡和森、杨靖宇、赵一曼、瞿秋白,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极端落后的工农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围堵,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典型。进入新时期,又涌现出了“公安女杰”任长霞、“航空报国英模”罗阳、铁骨柔情的纪委书记王瑛等等。

2018年2月,邬云凤(左二)采访春运筹备情况。

  我想起了曾采访过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永开。他出生于普通农家,革命战争年代从事地下工作,跟敌人斗智斗勇;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原巴中县委副书记、书记,原达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区纪委书记等职。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退休后,他自愿当起了义务护林员,积极开展捐资助学,先后帮助400余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党是我一生的追随”。

  时代在变,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不曾改变。随着一次次学习,我对党的认识从浅薄到深刻,从感性到理性。我逐步祛除思想上的“杂质”和“灰尘”,真正认识到了我的入党动机,终于找到了“为什么要入党”的答案:像无数先辈一样献身共产主义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6年7月1日,经过学院党组织考察,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我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紧握右拳的我,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我感到无比幸福和光荣,因为这一天是党的生日,也是我的政治生日。

2018年3月,邬云凤(左一)采访巴中恩阳机场建设进度。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新闻记者。我的家乡巴中,是革命老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三区叠加”地区。在党领导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巴中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展现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作为一名记者,我能做的和要做的,就是将我的镜头和笔对准群众,用一段段文字、一个个画面,传递巴中声音,讲好巴中脱贫故事。

  创业历经“三起三落”,硬汉子马宗平最终啃下了“硬骨头”;拒绝“等靠要”,余定泗即便拄着拐杖,也要努力脱贫奔康;身患重病,弱女子张彦杰却迸发惊人能量,将1568名贫困孩子送进了校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记录着巴中脱贫奔小康的艰辛历程,见证着全市干部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生动实践。一段段文字、一帧帧画面,是见证历史的窗户,是刻骨铭心的时代记忆,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的美丽画卷。

  走过家乡的山山水水,我有幸见证了巴中的沧桑巨变。有道是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面向未来,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行职责使命,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在新时代用镜头记录责任与担当,用话筒传播心声与向往,用鲜活的人物故事传递正能量。(作者:四川省巴中市广播电视台记者邬云凤)

责任编辑: 张泽月
贺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5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