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获奖通讯:鲜明主题见证时代律动

2022-11-24 11:09 |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第32届中国新闻奖日前揭晓,35篇通讯作品分获特别奖和一、二、三等奖。正如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吴湘韩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纵观获奖作品,选题重大,主题鲜明,或紧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大事要事,或关注能源、环保、中国制造等时代之问和发展之问,或从人文视角挖掘感人故事,真实客观记录了时代风云,回应了社会关切,弘扬了真善美,同时创新表达方式,生动鲜活、感染力强。

  倾力书写大事要事

  “对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倾力而为,大书特书。”在吴湘韩看来,通讯作为常规、广泛使用的新闻体裁,是记录时代风云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新华社播发《砥柱人间是此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纪实》,具有较高的政治站位、深邃的思想思考和独特的阐释视角,稿件获得了特等奖。写作团队分赴延安、河北、广东、上海等地调研,进行扎实采访,挖掘鲜活素材,认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调研的故事,独家披露了10余个未公开的故事和细节,成为稿件的亮点和看点。

  “不能辜负这珍贵的红色历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贵州日报报刊社抽调骨干采编人员组成采访组,由总编辑李卫红亲自带队,深入采访,全力以赴挖掘、阐释、还原“毛主席送毛衣”这段军民鱼水情深的红色历史。谋划早、采访全、挖掘深、史料实,成为《主席送毛衣 情暖清江水——贵州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要特色。李卫红向记者介绍说,为做好此次宣传报道工作,采访组查阅了大量文献、史料,集中召开两次专题策划会,白天采访,每晚召开选题推进会,根据采访信息适时优化报道内容。调研采访组深入广泛寻找故事知情者、传承者、口述者,多方求证,还原史实。报道创新红色故事的讲述方式、叙事体系,既立足过去与现在,又面向未来;既还原故事,又突出今昔变迁;既在历史纵深处写好写活红色故事,又贴近群众贴近现实,传递时代强音。

  2020年6月的高原边防斗争中,涌现出以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等为典型的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解放军报》推出的《英雄屹立喀喇昆仑》首次独家报道了英雄群体的感人事迹,披露了高原边防斗争的大量真实细节,有力回击了外媒的不实报道和恶意诋毁。作者前往一线,与高原官兵一起在复杂斗争态势、高寒缺氧环境下同吃同住、执行任务,持续采访3个多月。稿件一经发布就被广泛转载、全网刷屏,无数网友引用文章内容自发创作音频、短视频、海报、歌曲等网络新媒体产品,成为广泛自传播的现象级作品,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针对一段时间内部分地区出现的拉闸限电现象,经济日报社采访小组持续对导致电荒的原因开展调查,在确立了煤炭短缺是主要原因后,先后深入主要能源企业了解煤炭产能供应情况,参与国家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会议现场,并多次与煤炭领域专家学者交流沟通。获得一等奖的《煤炭问题调查》客观理性地分析了煤炭产销方面的问题,并就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提出建议,有力引导了社会舆论。

  2021年5月22日,中国首个火星车“祝融号”行驶到火星表面,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中国航天报》记者在一线采访时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新闻点,以“脚印”为切口起笔,写下了《“祝融”轧下中国印》。报道从意义、过程、难点等角度深入解读了“祝融号”开创性任务,刊发后得到科研团队的认可,读者也从中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和祖国的日益强大,获得了一等奖。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关注时代之问、发展之问,是新闻媒体的职责和使命。”在吴湘韩看来,一部分通讯作品以小切口聚焦大主题,用事实说话,及时、有效回应了社会关切。

  国内仪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基础薄,国产科学仪器如何突围?2021年6月下旬,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科技日报》记者带着疑问参会,以常规性活动为契机,联系到多位仪器企业负责人、使用仪器的科研人员以及科学仪器相关协会负责人,并在此后两周里对他们进行了深度采访。《近九成科学仪器依赖进口,“国货”如何突围》没有停留在现状观察层面,而是进一步凝练了部分走在前列的国产仪器企业的“赶超”经验,给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报道推动了相关部门就该问题专门组织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

  后脱贫时代,中国农村该怎么走?光明日报社选取宁夏西海固这个典型地区,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开展深入调研,行程遍布西海固地区9个县、区,数十个乡镇、村庄,历时5个月,对西海固这个曾被联合国认定“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脱贫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西海固:蓄足动能再出发》兼具宏大叙事与微观表达,缜密清晰的逻辑和平实优美的文字使稿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题材新颖、角度独特、叙事生动是很多获奖通讯作品的特点。广西日报社农业部副主任袁琳介绍说,当时,在处理通讯员的一篇短稿时,记者发现这篇看似普通的稿件蕴含着近乎奇迹的亮点:在建的广西第一跨海大桥——钦州龙门大桥动土动海的工程基本完成,“作业区红树林安然无恙,没有一棵被砍伐”。记者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好题材,它的背后,是广西深刻领会并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袁琳和创作团队一边细致了解相关情况,一边跟踪大桥建设进度,多次前往大桥建设工地深入采访。《跨海建大桥 不砍一棵树》表现了“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和付出。稿件见报后,外地企业、业界人士纷纷前往龙门大桥现场参观取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林业部门、海洋部门等受到极大鼓舞。

  使命彰显人文关怀

  “在新闻事件中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挖掘感人故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一些通讯作品很好地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吴湘韩表示。

  “有几位烈属在亲人牺牲72年后,第一次来宁波祭奠亲人,是孙嘉怿帮他们找到了亲人陵墓!”2021年清明节前,《宁波晚报》记者获知此线索并发现,孙嘉怿不仅带领数百名志愿者帮助烈士寻亲,还开展关爱烈属活动,同时让青少年做些整理烈士信息、看望烈属之类的事情,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记者意识到,孙嘉怿和其他志愿者身上展现了当代中国年轻人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风貌。在采写《为了跨越时空的团聚》的过程中,记者跟随孙嘉怿去祭奠烈士,查阅了孙嘉怿10年来所发的数千条微信、上万条微博。

  2021年秋季,微信朋友圈里陕西下凉泉村“村民围着会计出纳领钱”的图片让《陕西日报》记者孙鹏、刘居星眼前一亮。初步了解情况后,他们一头“扎”进村子,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了解分红背后的故事。他们在采访中感觉到,这一做法在关中地区、陕西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记者与两任村会计长谈,通过一沓沓账本深入了解其中记录的乡村变迁的“印证”。《一个村会计的“账本”》成为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力呼应。

  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故中,地铁5号线遭遇涝水灌入,14名乘客伤亡。事故发生当晚,《中国青年报》就组织采访,联系事件亲历者,7月21日即完成了报道《生死五号线》。记者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还原了事故发生时车厢内的场景,报道也成为媒体中较早以相对全景方式还原事故现场的报道。报道及时、适度地向公众传递了事故的相关信息,同时展现了车厢内互帮互助的人性闪光瞬间,很好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孙海悦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7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