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十年,我们经历的那些难忘瞬间

2023-04-07 09:44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时代的回响】

  1985年,北京卢沟桥因缺乏维护濒临崩塌,北京先农坛仅存的四五处古迹亟待修缮。5月17日,本报头版在显要位置发表《抢救卢沟桥和先农坛刻不容缓》《关于保护文物的公开建设》《怎样对待祖国的文化遗产》三篇文章。同年7月27日,全国政协和北京市政协文化组召开座谈会,随后,北京市政府采纳政协委员的建议,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保护。

  1998年,国家大剧院建设方案尘埃落定,有关国家大剧院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引起有关人士的广泛讨论。本报记者采写的报道《国家大剧院建设思路存在诸多问题》,使建设国家大剧院的讨论进入了更冷静、更深层、更实事求是的思考。该报道荣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本报在2000年春节前夕组织三个采访小组赴陕西、甘肃、新疆三省区采访,在报纸显要位置开辟“西行漫记”专栏,刊发《在这片热情的黄土地》《反弹琵琶看水利》《春风已度玉门关》等报道,在引起强烈反响的同时,也开辟了本报对国家战略进行系列报道的先河。

  2001年8月,本报《今日时评》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2003年,本报记者采写的《在危难中成熟》《用智慧和生命铸就灿烂》被评为“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优秀新闻作品”。

  2006年6月,本报记者采写的新闻作品《中国亿万农民告别“皇粮国税”》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2005年度)评选中获通讯三等奖。

  2014年2月,本报刊发“国产医疗器械科技创新报道”系列报道,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及相关领域专家就国产医疗器械创新谈看法、说建议,报道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被批转到国家食药监总局,为推动相关文件的出台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9年,为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4月24日,本报理论版为开设“走向更加成熟的70年”栏目,向社会公开征文;9月21日,本报增发《特刊》52个专版,记录了人民政协走过的70载春秋。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08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