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媒体融合已10年 新型主流媒体的未来路如何走

2023-07-13 17:11 | 来源: 大象新闻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到今年,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已是第10年。

  这10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新型主流媒体不断做大做强。

  向未来,主流媒体又将如何继续笃行致远?

  7月12日,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这也是中国新媒体大会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的第五次盛会。论坛上,来自业界学界的重磅嘉宾结合具体实践,分享了他们对于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把传播领域的核心技术 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10年,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10年,也是融合创新成效显著的10年。站在新的起点,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对此问题,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表示,要砥砺初心使命,筑牢融合发展的根与魂。要紧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围绕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融合发展的破与立。主流媒体要下更大力气发展壮大自有平台,实现对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让主流声音在各类平台牢牢占据传播制高点;要强化数字智能,把握融合发展的时与势。在徐立京看来,只有把传播领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要打造媒体平台,建强网络传播主阵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胡劲军表示,目前总台推出的央视频已经达到了亿级的传播规模,下载量突破5亿次,激活用户超过2亿。第三应坚持科技创新赋能,把握网络发展的主动权。“我们正加快推进全链条全方位全领域的创新,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推动新媒体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主题报道要更接地气 更具“网感”

  作为这个时代的最大变量,互联网为媒体行业带来了颠覆性变革,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健表示,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道紧迫课题。

  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刘健认为要唱响时代最强音;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以融合创新渠道建设的重点,加快构建全球全媒体传播体系;以技术赋能为关键,抢占创新发展的制高点。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全新挑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胡劲军表示,做好媒体融合第一要牢记职责使命,弘扬网络舆论的主旋律,要牢牢占据舆论的制高点,让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春风化雨、更具网感。

  作为学界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媒体要坚持守正创新,以人工智能为发力点,强化技术创新和应用。他认为,要准确把握媒体格局,重塑趋势,深入认识智媒发展规律和挑战;要不断完善新型媒体发展环境,持续凝聚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要积极发挥高校创新策源功能,全力塑造媒体融合发展新动能。

  传统媒体不断摆脱传统 内容为王不能变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传统媒体不断摆脱“传统”,不断改变渠道、扩展平台、创新形式,

  但“内容为王”依然是不变的黄金法则,且伴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更显砥柱中流。

  回顾十年实践,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华立表示,要坚持主力军挺进主战场,党媒应勇于驾驭新媒体,才能成为主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同时,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且要积极参与未来传播形态竞争。

  在张华立看来,只有穿透人心的技术才会焕发时代光彩,彰显人性温度。

  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双传认为,融合之路没有现成模式可循,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秉持“守正、创新、融合、跨界、共享”的理念,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服务发展与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才能推动媒体融合纵深挺进,让互联网“最大变量”化为报业做大做强“最大增量”。(大象新闻记者 米方杰)

责任编辑: 韩凯琦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32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