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西双版纳,让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流连忘返!

2023-07-26 11:25 | 来源: 西双版纳报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满眼都是绿,每一口呼吸都沁人心脾。”

  “野象羊妞出现的那一刻,我内心破防了。”

  “从来不喝茶的我,喝到大益茶的第一口就爱上了。”

  ……

  当火车慢慢地驶离西双版纳车站,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的同学们依然恋恋不舍地回望。

  7月22日至24日,该校师生一行35人抵达西双版纳开展国情调研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双版纳野象谷、勐海大益茶厂等多处进行了采访调研。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国情,培养家国情怀,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本领。本次调研以“追逐彩云之南,讲好高质量发展故事”为主题,聚焦深入了解云南特色产业与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果、云南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以及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突破性进展。

  西双版纳是云南调研之旅的重要行程之一。22日下午,师生们乘坐中老铁路列车,在西双版纳车站了解了车站的历史故事以及中老铁路的发展,感受中老铁路作为中国和老挝人民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的建设性成果。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世界上户外保存植物种数和向公众展示的植物类群数最多的植物园。在这里,师生们参观了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奇花异卉园、名人名树园等,了解了植物学家蔡希陶开创云南植物研究先河的故事,并与专家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科学传播的交流。更让学生们兴奋的是,作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植物园吸引了大量国际留学生在这里开展生态保护科学研究,而他们和来自缅甸、尼泊尔的3名留学生相遇并深入地交流,结交好友。

  “这里有别样的热带雨林风情,这里是一座生态与人文兼具的植物王国。植物园始终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生物多样性科学传播,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也让我们体悟到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的重要意义。”国传班学生易爱竺说。

  “我的孩子只比羊妞大一岁。我感觉我陪伴她的时间还没有陪羊妞的多……”23日下午,在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象爸爸”陈继铭如数家珍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曾参与救助的病伤象“昆六”、遗弃象“龙龙”以及网红象“羊妞”的故事。随后,当故事里的主人公“羊妞”和“龙龙”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身边,同学们都很激动。和野生大象的这一次亲密接触,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人象共生的和谐。学生雷江玥说:“很明显,大象们在这里受到了精心的照料,和‘象爸爸’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心灵的共鸣。动物们很幸福,‘象爸爸’们辛苦了。”

  高山云雾出好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孕育出闻名世界的普洱茶。师生们去到了勐海大益茶厂,在那里了解到了普洱茶的茶文化与历史,体验了制茶、焙茶、品茶等文化活动。“看到车间工厂井然有序的普洱茶运作工序,包括采茶、揉茶、烘干等复杂工艺,我深感一壶好茶来之不易,古法制茶与现代化技术结合的创新也正在为我们的非遗茶文化传承赋能,而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故事都是需要我们向世界讲述的。”学生肖颖说。

  短短3天的行程让师生们感受到了西双版纳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推动乡村振兴以及发挥地域优势沟通中外的生动实践,也因此更加坚定学好本领,立足北外优势,用多语种向世界讲好中国高质量发展故事的信心。

  “好故事俯拾皆是,没待够。西双版纳,我们还会再回来。”学生肖颖说。(记者 岩罕丙)

责任编辑: 李若桐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3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