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受丰沙铁路沿线水害影响,K396次、Z180次、K1178次三趟列车被困于北京门头沟山区,2800多人滞留。7月31日,部分旅客前往铁路附近的落坡岭社区和安家庄村避险。而当时,这两个村庄也刚刚遭受洪水冲击,处于断水、断电、断网的状态。他们该怎样应对上千人的吃喝住宿问题,外界尚不得知。
8月2日,我们徒步4小时抵达落坡岭社区,拍摄了新闻特写《现场深镜头|从落坡岭回家》。
彼时,网上一度存在一些疑问:水害有多大,为什么不能快速抢修,低速通过?为什么旅客不能徒步走出来?里面没水没电没吃的,这些人是不是已经乱套了?
我在徒步进入落坡岭时,沿路纪实:“步行半个多小时,我们看到一段铁路被洪水冲毁,铁轨已经悬空。”“丰沙铁路4号和5号隧道之间的轨道上,覆盖着超过1米厚的沙石。”“隧道里面瘀泥的厚度还是非常深的,看不到轨道了,我们不得不从旁边绕道继续向前。”这些铁路严重受损的画面,回答了网友疑问。很多旅客后来感叹:“还好停下了,再往前走我们就没了。”而记者的探访,也将沿途抢修人员的工作细致介绍出来,让大家理解了抢修工作所克服的种种困难。也正是因为这一路的艰险让网友明白,在缺少物资,尤其缺少饮用水的情况下,贸然步行出山会面临更大的危险。
进入村庄后,我们继续纪实:“谈起列车被困后大家的生活问题,滞留的旅客说,一定要带我们到铁路旁的落坡岭社区,当着镜头感谢一下收留过他们的人。”这种纪录片式的拍摄既让片中的信息可信,又让下一阶段落坡岭社区的探访充满故事性。
在落坡岭社区,这位旅客一看到社区主任就落泪了:“他们端上来的方便面里打的鸡蛋,是我此生吃的最好的饭。”落坡岭社区150户常住人口紧急救助上千滞留旅客的故事自此展开。“就在落坡岭居民也余粮不多的时候,武警徒步十二公里送来了救援物资。”围绕物资,笔锋转而叙述这几天的救援故事。而关于救援,我们正好在当天下午遇到了武警护送最后一批旅客下山,于是跟拍旅客回家,重新走一遍来时路,稿件也围绕“路”形成闭环。而就在记者这一来一回之间,抢修的进度也尽在眼前:“部分受损铁路恢复通车条件,需要徒步出山的行程减少了。”“此时,在损毁严重的3号和4号隧道之间,那段悬空的铁路地基已经基本填平。”记者还放大了镜头捕捉到的一些细节,比如“身着各式制服的救援人员站成人墙,为群众在夜里引导出最安全的撤离路线”、“战士用担架抬着受伤旅客”。这让新闻现场自身的温度传递开来。
我们来回徒步7小时,客观记录见闻。这条片子没有刻意渲染感动,也没有描摹灾害中的悲情,而是通过朴素的纪实镜头放大最真实的救援与互助细节,着笔人性光辉与普世价值。新闻播发后上了微博热搜高位,并在央视新闻电视端播出。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诉说着感动与感谢。这也许就是真实和朴素的力量。
只有抵达核心现场,才能看到鲜活的新闻,发掘到独家信息。做完落坡岭报道后,我感受到安置救援上千人是真的难。那么另外两趟列车的乘客又经历了什么?当我查阅相关报道时发现,K1178和Z180的视频报道较少。经联系铁路部门得知,离北京最近的K396次列车首先引发强烈关注,因为有记者徒步进入村内传回了大量视频报道。而K1178次列车,由于被困路段损毁较轻,及时得到营救,其间故事也被呈现出来。但唯有困在中间的Z180次列车,和车上旅客避险的安家庄村,长时间处于联络困难状态,少有视频报道。
8月8日,我们深入旅客避险的另一个地方——安家庄村,发掘出很多独家细节,制播新闻特写《现场深镜头|有个村庄叫“安家”》。节目发出后仅两小时后便成为当日热搜话题,并在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滚动播出。
抵达现场后,一个个生动的村民救助滞留旅客的故事,开始不断深入镜头。
安家庄村常住人口不到300人,受特大暴雨影响,这里处于断水、断电、断网的状态。避险旅客到来时,村里洪水还未退去。村主任李素芳回忆说“一个小村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压力很大。村里三分之一的道路和房子进水了,村民也很恐慌。”
为每个人找到避雨的地方,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村民们用最快的速度收拾出三个较大的场地,分别是大礼堂、餐厅和村委会办公区。“我们注意到在这个大礼堂里面,窗户上的窗帘都已经被卸下来了。当时下着大雨旅客被淋湿以后,就用这些窗帘,铺在地上席地而坐或者是披在身上取暖。”我现场出镜说。
村里支起几口柴火大锅为旅客做饭。村民为旅客蒸花卷、烙烙饼、煮鸡蛋,把水和饮料优先给孩子和妇女。旅客江暮雨回忆说,村民把自己家底的菜都拿出来,用借来的大铁锅和大米给借住的旅客熬粥。这些情节都在记者走街串户的探访中,在村民声情并茂的描述中,在现场遗留下来的细微痕迹中重现出来。8月2日,滞留旅客踏上回家的路途。临行前,旅客拿出纸笔为这个叫“安家”的村庄写下感谢信:“我们没有华丽的辞藻,全篇都是谢谢,谢谢。一定要郑重说一声再见,郑重说一声谢谢!”
片尾,我们如实落笔:随着网络恢复,越来越多报平安和表达感谢的声音开始传回安家庄村:“我们家是德州的,就给阿姨捎点扒鸡。”“我要给他带点特产,我要感谢他。”“等下一个假期的时候,我一定会再回到安家庄村来,再看望他们。”
我们全程采用纪实探访的拍摄手法,把每个采访对象最真实的表达记录下来。同时通过现场电话采访旅客,与村民的讲述交叉印证故事情节,并通过大量事发时拍摄的照片和手机视频佐证、还原细节。在剪辑时,用不同时间和角度记录的同一事件现场的交叉叙事,让片子节奏更快,信息更密集,故事还原度更高。片子播发后引来网友纷纷点赞,“这是中国人民刻在骨子里的善良与团结!”
靠近现场,发掘独家细节,找到不一样的视角,用新媒体视听逻辑深入读者内心,《现场深镜头》正在路上。
供稿: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特别产品制作部 张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