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独家!6月、7月总书记重要讲话金句集纳

2023-08-28 10:03 | 来源: 研究事儿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2023年6月至7月,《人民日报》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会议活动、重要讲话、致电贺信等进行报道,《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研究事儿”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集纳,摘编为金句,供读者学习参考。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第1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第1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平静而充满力量:“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5日第1版《“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5日第1版《“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3日第1版《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为什么要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因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摘自《求是》2023年第11期发表的总书记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双减”政策落地有一个过程,要久久为功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知识智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缺一不可。“双减”政策落地有一个过程,要久久为功。要引导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提高认识,推动落实好“双减”工作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1日第1版《习近平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 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构建国内大循环是为了保证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能够正常运行

  现在,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构建国内大循环是为了保证极端情况下国民经济能够正常运行,这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是不矛盾的。我们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敞开大门搞建设,一起合作实现共赢。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9日第1版《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 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

  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只能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我们强调自立自强,绝不是闭关锁国,而是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28日第1版《习近平会见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

  以安全守护人权、以发展促进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

  当前,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全球人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主张以安全守护人权,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人权创造安宁的环境;以发展促进人权,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以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保障各国人民公平享有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通过对话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人权文明发展进步。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15日第1版《习近平向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致贺信》

  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建设性

  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对中美关系现状感到担忧,不希望看到两国冲突对抗,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期盼中美和平共处、友好合作。两国应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中美关系,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建设性。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20日第1版《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对方,更不能剥夺对方正当发展权利

  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同样,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对方,更不能剥夺对方正当发展权利。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20日第1版《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

  世界正在走出新冠疫情,人们应该多走动、多交流,增进了解。我常讲,中美关系的基础在民间,我们始终寄希望于美国人民,希望两国人民友好下去。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6月17日第1版《习近平会见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

  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

  ——摘自2023年7月2日第1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

  ——摘自2023年7月2日第1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

  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8日第1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

  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要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检验调查研究成效,要看是否摸清社情民意、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检验推动发展成效,要看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检验检视整改成效,要看问题症结是否找准、整改整治是否到位;检验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成效,要看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现象是否纠正、政治隐患是否消除。评估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确保评估客观真实。评估主题教育成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否得到有效解决,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来一次检视,分析根源,对症下药,切实改出实效。要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结合学查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30日第1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 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返京途中在陕西汉中考察》

  网信事业五个方面使命任务和“十个坚持”重要原则

  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大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16日第1版《习近平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大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坚持转变观念、压实责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19日第1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

  一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三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五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19日第1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共享发展是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路径。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11日第1版《习近平向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致贺信》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

  我们要携手世界青年,以青春的活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未来,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希望。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29日第3版《在成都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韧性、耐心、定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8日第1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

  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8日第1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7月8日第1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责任编辑: 陈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38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