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湖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姜协军: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新时代党媒内容创新力

2023-09-21 15:02 | 来源: 新闻战线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摘要

  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是立身之本。湖南日报社始终坚守新闻主责,持续加强优质内容生产,积极创新应用数字技术成果,实现内容生产传播与先进技术的融通共享,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生态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新时代党媒内容创新力

姜协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湖南日报社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内容为王,用好新媒体技术手段,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持续加强优质内容生产,推出一批群众喜闻乐见、适于网络传播的融媒产品,不断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紧扣“正能量+大流量”, 抢占新闻舆论高地

  “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主流媒体的职责所在,“提升传播力、实现大流量”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然追求,高质量的内容是挺进移动互联网主战场最有力的武器,必须始终坚持内容定力不动摇,让正能量实现大流量。

  把准政治方向。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的。湖南日报社始终把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全面提升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效果。党的二十大期间,湖南日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代表热议、湖南实践,连续推出8篇主题稿及系列评论员文章,在主流舆论场产生强烈反响。今年1月,全新推出《理论周刊》,把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职责使命,约请名家撰稿,把理论讲深讲透,已策划推出28期。联合高校推出《思想领航·学习十问——思政微课系列》,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深入阐析,解读丰富内涵,每期视频仅在新湖南客户端的点击量就超百万。

  紧抓主题策划。策划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方法。2020年以来,湖南日报社加强重大新闻选题策划,找准中央精神与地方实践的结合点,主动设置议题,围绕“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策划开展“走向胜利”“击水中流”“大道向前”大型主题采访,生动讲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好故事、好经验。

  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湖南日报推出10篇主题报道《思想领航·湖南高质量发展大调研》,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开展“解剖麻雀式”蹲点调研采访,展现湖南高质量发展的成就,直面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书写“时代之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贡献智慧和力量。

  7月19日至8月1日,湖南日报连续推出《思想领航•湖南高质量发展大调研》系列主题报道,以新发展理念“点睛”,为高质量发展“求解”,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湖南日报社组织3批共12名记者奔赴非洲6个国家采访,在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前夕,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出海记·走进非洲》,海内外30余家主流媒体转发,全网阅读量超10亿。

  突出形态创意。报社综合运用视频、动漫、手绘、H5、互动程序等新媒体方式,强化内容生产的新媒体化表达,不断提升舆论引导力。如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十八洞龙金彪的Vlog丨脱贫之后》《村里最远那一户》《欧美黑杨砍掉之后》等,融合多种表达方式,极大提升了受众的阅读和互动体验感。党的二十大召开前特别推出的《今年我10岁》系列短视频新闻专题,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广泛转载,总浏览量过亿。2022年7月正式上线的“犇视频”已成为报社面向市场、深耕民生的重要短视频出口,仅去年就产生87个微博全国热搜、2087个同城热搜。今年6月底,报社推出国际传播微纪录片《袁隆平老师,我们来迟了》,海内外总浏览量破亿,于7月15日晚黄金时段在马达加斯加国家电视台播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脸书账号予以推介。

  今年4月,湖南日报社首次组织3批记者奔赴非洲6个国家实地采访,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出海记•走进非洲》,全网阅读量超10亿。

  注重青春表达。如何让主流价值深入青年、影响青年,是主流媒体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湖南日报社努力用青年视角、青年观点、青年语言推动内容生产和表达创新。比如,以“青年关注,关注青年”为内容导向,持续推出《新湖南青年学习小组,开课啦》等众多“青年能懂、青年有感、青年可亲、青年参与”的融媒报道,不少阅读量破亿,凝聚起蓬勃向上的青春正能量。举办的“青春学习堂”短视频大赛在湖南省内高校产生广泛影响,共收到参赛视频作品1487件,在“犇视频”平台共发布展示959件,总点赞量超8亿。

  今年3月,湖南日报策划推出《追“锋”少年》大型全媒体报道,组织雷锋家乡湖南望城“雷小锋队”中的7名少先队员奔赴雷锋的第二故乡辽宁抚顺,追寻雷锋足迹,感悟雷锋精神,续写新时代的“雷小锋”故事,系列报道全网总点击量达1.7亿,许多网民反馈“像追剧一样”。

  贴近基层一线。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宣传报道才能找到源头活水、常做常新。湖南日报社通过一系列蹲点采访、集中采访活动,坚持多抓“活鱼”、紧接地气,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报道。如《我随书记去调研》系列融媒报道,多路记者跟随县(市、区)委书记,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厂矿企业,来到社区小巷,生动展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幕幕场景,成为新时代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的生动见证;开展“深化‘走转改’——记者一线见闻”采访活动,编委会领导带头下基层,分批派出采编人员,走进村落、厂矿、库区等,挖掘鲜活素材,反映基层火热实践和生动创造,以小见大展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创新应用技术成果,催生内容生产变革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媒体内容生产的效率,对延展媒体内容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等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报社加强对新闻传播领域有关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为主流宣传服务,实现内容生产传播与先进技术的融通共享。由100多人组成的互联网技术团队,自主解决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网站、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所有技术问题。

  构建采编融合平台。报社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湖南日报和新湖南客户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实现了采编力量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建立起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进一步夯实了新湖南客户端的主平台地位。同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客户端向平台化、智能化、可视化、交互化升级,推进新闻模块化建设,完善个性化定制、精准化生产、智能化推送。

  作为指挥中枢,“中央厨房”进行统一的新闻生产指挥调度、技术运维研发支撑、稿件资源数据整合,实现报、网、端、微、屏等互联互通互融。自主研发的“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充分发挥省级党报在内容生产和传播上的优势,积极构建“省—县”垂直融合生态圈,引领各县级融媒体中心不断增加优质内容供给。

  新湖南云已开发完成37大功能模块、近200项功能点,为全省72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和130多个机关、企业、园区、高校融媒体平台提供技术和内容支撑。报社重点实验室研发的“内容安全感知与智能检测系统”,为报社全平台提供智能服务和安全保障。

  推动生产者多元化。报社坚持“开门办报”,建设全媒体时代的“通联部”,增强内容供给的精准性和契合度,提高舆论引导的质量水平。组建湘视、湘问等频道,通过短视频制作、舆论监督等途径和方式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推进用户粉丝化,增强用户黏性,不断拓展新闻线索来源和报道题材。推出短视频栏目“目击者”,拓展行业领域、职能部门的专业用户,发展壮大通讯员队伍,实现传播渠道与生产渠道的互通。此外,引进人工智能写作,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小湘”,尝试自动写作天气和股市两个领域的新闻。

  升级智能化生产。报社加快推进应用智能化技术,助力内容生产技术创新,升级打造数字内容产品。比如,采用虚拟抠像技术制作产品《湖南“新三样”,就是不一样!》,主持人在演播室与采访现场自如穿插。在两会报道中,与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推出“AI两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探索”等栏目,打造数字主持人“小胡”“小楠”,采用轻量化渲染技术和多模态交互引擎技术,在三维建模技术基础上,引入绿幕拍摄技术手段,增强视觉冲击力和科技感。今年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报社联合湖南大学、国家超算长沙中心推出《岳麓新讲: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新潮有趣的数字化手段,虚拟朱熹与新时代湖湘青年学子“对话”。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湖南日报社推出全新AI数字主播“小胡”“小楠”,将数字科技与主流媒体报道深度融合,为受众提供多样化的新闻体验。

  拓展内容生产边界,做好“新闻+”文章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内容”,不仅仅是以文图音视的形式呈现,更是基于数字化变革所产生的融合迭代,极大拓展了内容边界、丰富了产品形态、增强了连接能力,“新闻+”的实践探索势在必行。湖南日报社经过多年融合积累,在做大做强新闻内容的同时,不断推进“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生态平台建设。

  深化“新闻+政务”。报社加强政务信息发布、政务功能聚合,代运维的省政府门户网站连续两年在国务院组织的政府网站评估中位居全国第三。接入智慧政务服务接口,积极推动新湖南客户端连通省政府湘易办客户端,与省直厅局、县市区政府深度合作,让群众办事更快捷。整合优质资源,量身打造政法工作室、教育工作室、智库工作室等一批融媒工作室,打破部门分隔限制,有效推动融媒集群发展。

  做实“新闻+服务”。新湖南客户端实现“优质内容+刚需服务”的创新突破,上线政务、教育、生活等领域45个服务功能,同时在首页频道规划服务组件,为用户提供“资讯+服务”组合的快捷入口。如“大卫控糖”,为糖尿病患者及减脂控糖人群提供实用健康生活知识,受到广泛欢迎;“最美家乡推荐官”活动,引导用户自主投稿,利用榜单提升热度,吸引景区商家让利,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目前,新湖南客户端已演变进化为集新闻资讯、话题互动、人文智库、政务舆情、视听直播、电商与本地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超级区域性智慧媒体。

  推进“新闻+商务”。报社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教育市场资本的开发运营,推进优质内容与“商务”融合,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链条。立足“新闻+产业”,开拓文旅、文创、文教等板块,承办“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等一系列展览展会,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效统一;以搭建中台、电商和品牌IP为方向,创设融媒孵化机制,深耕垂直产业,为推进深融挖掘全新动能;“新星计划”每年拿出500万元,为年轻记者提供资金、技术、平台支持,打造全新个人IP、垂直账号;“探云计划”每年拿出100万元,重点扶持第三方传播平台做大做强,为内容产品的传播搭建更为宽广的舞台。

  (作者系湖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责任编辑: 陈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