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行活动优秀记者手记之四:
不断增强“四力” 谱写发展新章
陕西日报社 王永锋
茫茫沙海变身绿洲、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各族群众亲如一家……9月4日至9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新闻战线资深夜班编辑和优秀新闻工作者调研培训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通过此次调研,我切身感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扎实落实五大任务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也激发了我认真践行“四力”、谱写祖国高质量发展篇章的热情。
坚持绿色高质发展,筑牢生态文明之基
此次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在位于科左后旗的科尔沁沙地“双百万亩”综合治理努古斯台项目区,樟子松、山杏、元宝枫等绿油油一片蔚为壮观,像士兵般挺立守护着祖国北疆;在中国记者林庆和镇片区,二十多年前栽下的树苗已变身蔚然森林,彰显了新闻人改善祖国北疆生态的担当;在通辽发电总厂的绿色能源生态光伏发电项目区,一排排光伏板一眼望不到边;走进天然生态氧吧的马鞍山林场,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一个个绿色低碳项目的推进实施,见证了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今年6月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提出的“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要求,不断筑牢我国生态文明之基的信心。
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共话民族团结发展
本次调研走进通辽、赤峰。每到一地,大家首先去到当地的文化博物馆,了解学习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知识。在通辽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博物馆,大家了解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在赤峰博物馆,珍贵文物和遗迹还原了多民族共居同处、共建美丽家园的历史。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赤峰市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我们在居住着蒙、满、回、壮等12个少数民族群众的临潢家园社区看到,社区居民宛如一个大家庭,大家在一起下棋、练书法、打乒乓球,跳着欢快的民族舞蹈,其乐融融。深入社区的参观,让我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切身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景象。
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龙马重工集团,工人们有条不紊地生产着风力发电机叶片;在东黎羊绒工厂,一件件羊绒制品陆续下线;在福纳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化妆品产品琳琅满目;在天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各色的蒙药产品摆满整个展厅……所到之处,无不呈现出大干快上、繁荣生产的景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一项项新技术的应用、一个个新产品的下线,一张张群众的笑脸,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上上下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