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行走塞北大地 感受时代变迁

2023-09-21 17:2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内蒙行活动优秀记者手记之二:

行走塞北大地 感受时代变迁

经济日报社 郭存举

  探访中华文明源头,调研乡村产业发展,感受生态绿色变化……9月5日至8日,我有幸参加中国记协组织的“新闻战线资深夜班编辑和优秀新闻工作者内蒙古调研培训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广泛交流总结,静心思考提升,这是一次践行“四力”的难得机会,也是一次生动深刻的调研示范,还是一次业务交流的暖心之旅。

  一次增强“四力”的难得机会

  小场景反映大变化,小视角折射大时代。

  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博物馆,一件件历史文物、一组组古迹图片吸引新闻工作者驻足。在这里,大家不仅了解到西辽河文明的历史变迁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深刻领略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走进内蒙古蒙东(通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一件件大型风电设备蔚为壮观。更让人称道的是,设备关键零部件基本实现自主化……作为基地链主企业的龙马控股集团,集聚行业领军企业,推行“研发设计一体化、工艺流程一体化、生产制造一体化、检验检测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全面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十年树木,聚木成林。在通辽和赤峰,一棵棵树,一片片林,记载着时代变迁,也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20多年前,位于中国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腹地的庆和镇,遍地黄沙,寸草难生。在中国记协的倡议和组织下,全国75万新闻工作者捐建了“中国记者林”,如今这里到处绿树成林,林下经济生机盎然。

  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密不可分。通过这次调研培训活动,大家深刻感受到,只有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才能为受众呈现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看点的新闻作品。

  一次生动深入的调研示范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在这次活动中,无论是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融合情况,还是回访中国记者林发展历程,抑或是考察绿色发展创新举措,都体现出新闻工作者“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浓厚意识。在新闻报道中,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才能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才能更好做好各项新闻舆论工作。

  深入调研是深度思考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深入了解西辽河文明和红山文化,我认识到,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而文化自觉的前提恰恰是文化自知,我们要对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有清晰认知,全面、准确了解其形成过程、自身特质及发展趋势;通过深入园区和厂区调研后,我还意识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我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次业务交流的暖心之旅

  带着求知欲而来,满载获得感而归。

  此次活动,汇集了37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和地方主流新闻媒体40名长期从事夜班工作的一线采编骨干和获得过全国性荣誉表彰的优秀新闻工作者。除了调研培训,大家都很珍惜和同行交流业务、相互学习的宝贵机会。

  无论是调研途中,还是休息间隙,大家都时常交流、相互取经:深度推进媒体融合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如何构建适应互联网传播的话语体系?怎样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和实效?整个活动期间,来自不同媒体的编辑记者总有交流不完的话题,而每一次交流都是相互启发,每一次谈话总能引发共鸣。

  我作为报纸夜班编辑,对发稿流程、版面语言、标题制作等诸多话题更感兴趣。在调研培训之余,和多家来自纸媒的同行深入交流,受益颇多,既收获了友情,也打开了视野。这些难忘的经历,无疑有助于我以后在新闻采编工作中进一步守正创新,不断提升完善自我。

  新闻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具体而言,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通过这次调研培训活动,我更加深刻认识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 陈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