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超级黄金周里,湖北日报自9月30日起,连续在一版醒目位置推出“一幅美丽的画”“一本厚重的书”“一首激昂的诗”“一座丰饶的园”“一架通达的桥”湖北文旅“五个一”系列综述报道。系列报道抓住黄金周旅游热点话题契机,高站位、深思考,诠释出湖北“构建‘大旅游’格局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主题,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此组报道一经发出,收到众多好评。读者评价:整组报道集合起来,就是一部集湖北旅游精华指南、湖北文旅发展的教科书,实用价值与文化意蕴兼具。截至10月8日网端数据显示,这组融媒报道全平台阅读量已超千万。
领会吃透报道主旨,高站位策划“大旅游”报道
9月26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省文旅发展工作会议,提出“湖北要把好的文旅资源条件转化为发展胜势”。
如何抓住今年超级黄金周这个契机,做好湖北文化旅游的宣传文章?湖北日报编辑部迅速召集文化、政治、经济、农村、评论、视觉等采访中心参加策划会,共同研究领会省文旅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确定推出“构建‘大旅游’格局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系列综述报道,围绕会上“五个一”论述(即,一幅美丽的画、一本厚重的书、一首激昂的诗、一座丰饶的园、一架通达的桥),深度挖掘、展现湖北资源禀赋,展开全媒体宣传报道。
报道的最终落脚点定为“湖北要把好的资源条件转化为发展胜势”,报道开篇的编者按,围绕湖北省委书记关于“构建‘大旅游’格局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讲话作阐释引导。
采编人员思考内化,研商抠出每个“一”的“文眼”
编辑部迅速形成关于湖北旅游发展“五个一”的全媒体报道方案,牵头参与采写的文化新闻中心记者围绕报道方案,讨论每篇稿件的写作方向和路径,充分思考内化,共同厘清形成每一篇综述报道的“文眼”:“一幅美丽的画”着眼于优异的旅游资源禀赋;“一本厚重的书”着眼于悠久的文明脉络;“一首激昂的诗”着眼于浩荡的红色激情;“一座丰饶的园”着眼于富饶的荆楚物产;“一架通达的桥”着眼于开放的立体交通网。每一篇综述,不止于资源优势的单一描绘,要有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路径和作为,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景致”。
编辑部对整组报道的版面呈现给出了“高规格”:每天的报道尽量放在一版头条的位置推出。以主题区形式呈现,即1条3000字综述报道+700字评论+1幅展示荆楚文化胜景的大图,并精心设计版式。
注重报道行文风格,以诗化语言表达契合山川之美
此组系列报道着眼的是文化旅游,在明确文章构架和主旨后,编辑部提醒采写记者注重行文的风格,在充分表达、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追求文字的美感与力量。这一风格,也恰与广大受众在喜庆节日一揽祖国风光的阅读氛围契合。
战线深耕厚积薄发,直抒胸意写美文。首篇《一幅美丽的画》开头起势夺人:“华夏大地的“天元”在哪里?天下第一仙山在何处?神秘梦幻的云梦泽,何处感受?《诗经》与《楚辞》诞生在哪一座山脉的北麓与南麓?寻找以上所有答案,只有一处——湖北……”。还有文中像“水的灵动、山的巍峨、峰的奇秀、林的葱翠、花的绚丽”“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等诗句般的描摹,都带给人愉悦的阅读感。愉浸润,一位深耕文化战线数年的记者表示,平时累积素材太丰富,一旦行文思路打开,感觉文思泉涌。
时空跳跃灵动展现,厚重历史衬美文。文旅业涉及社会多个层面,牵动各类资源,时间、空间跨度都较大。记者在写作选材时注意远与近、大与小、新与旧的交叉与重构,让现实体现历史的厚重,让过去辉映当代的生动,如在综述之二《一本厚重的书》中写到湖北名胜黄鹤楼,对于这样的荆楚地理及文化标志,记者写作时将今年暑期热门电影《长安三万里》作为切口,拎出影片中的压轴金句“诗在,黄鹤楼就在”,让千年名楼为湖北的文旅融合作证。
文旅融合贯穿其中,发展理念串美文。每一篇综述的采写中,都注意到挖掘素材的文旅融合价值,注重资源转化为动能,所带来的景观价值升级、带来产业生态高质量发展变化。同时,列出社交平台的相关数据,把湖北文旅融合实践成效放在大社会的氛围里,将发展理念和发展作为,贯穿于美景变化之中,让湖北加快构建“大旅游”格局的实践更有可信度、更有逻辑性,更大大提升了美文的思想启迪性和话题谈论度。
多个环节精心提炼,锦上添花琢美文。《一幅美丽的画》文稿提交后,3个小标题分别聚焦“山河为轴的画卷”“鲜花标注的四季”“人文辉映的山水”,由采访部门主任、夜班副总编辑、总编辑共同打磨提炼,最终见报为“好一幅大地画卷,以山川江河为轴”“好一个全年皆秀色,四季鲜花绽放”“好一份独特意趣,人文山水辉映”,以充分思考为基础的诗化语言,形象准确地表达了湖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配发评论精干深刻,成为升华报道主题的“轻骑兵”
5篇评论分别聚焦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一座园、一架桥,但标题里不再简单重复使用一幅、一本、一首、一座、一架等句式,和综述标题区分,却又紧扣每一篇综述的主题阐释,靶向集中,逻辑层次清晰。评论对把湖北旅游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提出的要求作概括、分析、提炼,大大提升了这组综述报道的观点增量,写出了湖北加快构建大旅游格局所拥有的现实条件,所展现的科学考量。
每篇评论700余字,于精干中体现了表达的聚焦度、浓缩性,版面上不转文完整呈现,让人一口气读完。评论的文字同样与整组综述报道的风格相契合,充满了优美灵动,饱含感情,写出了湖北文旅事业发展的底气、信心和决心。读者称赞道,五则短小评论,形式创新中体现出了重大信息传播中的“轻骑兵”作用。
创意构思新媒产品,“纸”“端”相得益彰扩大美的传播
报纸在头版头条位置,以深度报道+评论+精美大图的方式,聚焦湖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五个一”的标题呈现精妙、精准,富有诗意。这些都给新媒体的表达呈现提供了广阔空间。
湖北日报新媒体立足于“五个一”的精巧表达,突破传统主题报道的厚重设计,从摄影中心提供的200余张精美图片中精心筛选,选出能体现湖北风光、荆楚文化胜景的五张大图,制作出重点产品《“五个一”,带你领略湖北文旅之美》海报,于9月28日在客户端率先推出。
从“一”切入,提炼每个“一”背后的精髓,如“大江大湖水韵灵动,群山巍峨绚丽多姿。”“荆楚大地犹如厚重的古书,百读不厌、常读常新。”“荆楚大地犹如丰饶的家园,美食香飘四海,好品琳琅满目。”……海报的美轮美奂,让人赏心悦目,更成为次日报纸刊发重磅美文的特别“封面”,起到强有力的阅读引导作用。
随着报纸系列综述每天推出,新媒体编辑进一步发挥制作创意的优势,对每一天的报道再创作:精致的版面呈现+鲜活的短视频美景+精编图文。同时精心制作成启动页,在《“大旅游”格局带来了什么》总标题下,连续五天推出《“大旅游”格局带来了什么①|心意相投,好一幅美丽的画》《“大旅游”格局带来了什么②丨森罗万象,好一本厚重的书》《“大旅游”格局带来了什么③|寻根追光,好一首激昂的诗》《“大旅游”格局带来了什么④|跨界融合,好一座丰饶的园》《“大旅游”格局带来了什么⑤|内联外畅,好一架通达的桥》。
“五个一”新媒体产品融报纸版面呈现、主题提炼、视频现场、评论解析于客户端(全媒体平台)上,完美融合,实现了纸端融合传播的相得益彰,互为轩邈,获得广泛好评。
这组产品也体现出湖北日报新媒体编辑对融合传播的追求。从报道策划方案出台至推送完毕,共搜集、挖掘精美高清大图约200张,搜罗相关视频20条,最终优中择优,制作成海报和开机页10张、视频10条。截至10月8日,“五个一”系列融媒报道全平台阅读量1000万+。(供稿:湖北日报编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