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国宝鸭”爱上小龙虾 湖北日报这样讲好环保故事

2023-10-24 15:34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去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召开,3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集聚于此。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主会场)和瑞士日内瓦(分会场)同步召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这么难得的场合,如何向国际友人讲好湖北故事,向世界推介中国生态环保事业的进步?我们湖北日报的报道组小伙伴煞费苦心,精心选题。

  青头潜鸭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而武汉是青头潜鸭在地球最南端的栖息地,就从讲好青头潜鸭的故事入手!

  但不像仙气飘飘的白鹤,美丽动人的朱鹮或者威武霸气黑鹳,这只名为“国宝鸭”的青头潜鸭,其实和一般的鸭子差不多。

  和大家一样,初见青头潜鸭,它那黑中透绿的油头,那双呆萌的眼睛,一下就打破了“国宝”在我们心中的滤镜。

  不过,经过近一个月深度挖掘,“80后”虾农朱祥能和青头潜鸭的动人故事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为了抓到“活鱼”,我们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位于武汉东南部的豹澥湖边,见到了黑黑瘦瘦的朱祥能。

  他是一位非典型“80后”,既不佛系躺平,也不热衷于内卷赚钱,而是寄情于家门口的山水花鸟。

  小时候,他就见过青头潜鸭,以为是普通的水鸟。

  多年来,小龙虾市场异常火爆,价格一年高过一年,湖北小龙虾经济十分繁荣。在武汉周边,大批农民开始养殖小龙虾,朱祥能也赶紧跟上了这个风口。

  他的水塘里吸引了不少水鸟来落脚,其中就有青头潜鸭,但这些鸟儿经常吃掉小龙虾,为此朱祥能曾见鸟就赶。

  后来在爱鸟人士的劝导下,朱祥能才知道这些不起眼的鸟儿原来是“国宝鸭”。在与鸟为伴的日子里,他先是担心养虾的生意受影响,但慢慢的,他也渐渐对这些鸭子产生了好感。

  去年繁殖期,青头潜鸭在他家的虾塘里筑了10个巢。从那时起,朱祥能就像“鸟爸爸”一样,每天多次到虾塘边走走转转,生怕有人打扰它们。在他的精心呵护下,99枚鸟蛋孵化出了73只雏鸭。

  为了让这些国宝鸭在自家虾塘里繁衍生息,朱祥能还放弃了对鸭子们有伤害的养虾模式,不给药也不过多投放饲料。相比原来的高密度养殖,如今他每年赚得少多了。

  从反感到喜爱,朱祥能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我们带着疑惑,跟他走向虾塘深处。寒风把采访本吹得呼呼作响,逆风而上,同事们边走边操作无人机航拍。在监视器中,我们见识了朱祥能承包的200亩水塘的辽阔,不时有各种各样的鸟类钻进我们的镜头。

  看着它们自由飞翔起落的样子,我们由衷体会到朱祥能的快乐。

  鸟类是环境的“生态试纸”。“国宝鸭”对迁徙和栖息环境极其挑剔,它的频频现身,充分体现着湖北全省上下一心,在生态环保事业上的不懈努力。

  朱祥能说,他是个农民,一年就指望卖虾养家糊口,赚钱固然重要,但能亲身改善青头潜鸭的栖息地,让家门口的自然和和美美,即使家庭收入受点损失,也感觉很值。

  看着越来越多和青头潜鸭一样的候鸟在虾塘繁衍,他感到自己和世界的联系更紧密了,仿佛随这些鸟儿一起翱翔在西伯利亚、东南亚的碧水蓝天之上。

  更重要的是,在他和爱鸟人的共同努力下,他家虾塘的周边区域成为青头潜鸭在武汉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国宝鸭”在武汉的种群数量快速增至401只。而在2008年,全球青头潜鸭也不过1000余只。

  朱祥能对青头潜鸭朴素却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我们。为了丰富报道细节,我们又两次重返现场,采访朱祥能身边的朋友、亲戚,补拍周边环境和“国宝鸭”的生活场景,让这份人鸟情缘更加立体可感。

  11月6日,在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之际,中国履约30周年成就展揭幕仪式在汉举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2022年11月7日,“国宝鸭”的中英文全媒体报道在湖北日报报纸和客户端同步推出,引发强烈反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马文俊向外国嘉宾介绍“国宝鸭”报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朱祥能在自家虾塘拍到的青头潜鸭。 (受访者 朱祥能 供图)

  在《湿地公约》大会会场,我分别用英语和法语,向300多名驻华大使、外交使节、国际友人推介了“国宝鸭”爱上小龙虾的故事。

  采访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西里先生时,我问他以前知道青头潜鸭吗?他回答这是第一次见到,但觉得这只来自武汉的鸭子很可爱。

  面对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胡建谊,我向他展示了“国宝鸭”的视频。他饶有兴致的观看完,并对中国生态保护理念的进步高度点赞。

  借助国际湿地大会的影响力,一周时间内,美国PR Newswire、日本《东方新报》等305家海外媒体转载了我们的图文视频,覆盖全球受众超过2.34亿人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湖北,长江径流最长的省份。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越来越高,地处华中腹地的湖北,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我们将深入一线挖掘更多感人故事、探索更多样的传播渠道,把湖北故事、中国探索讲给全世界。(作者系湖北日报武汉新闻中心记者马文俊)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