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创新活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2023-11-03 15:06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创新活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旗下江苏交通广播网(以下简称“江苏交广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打造精品内容产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与现代“对话”“牵手”,让文化自信在年轻人中薪火相传。

  探索新话语 讲好传统文化故事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苏州考察时指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要“在心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挖掘传统文化与当下受众的情感共鸣,寻找受众与文化的价值认同,以生动的方法、形象的载体,让传统文化更富生命力,更具感召力,更有影响力,从而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把文化自信流淌于血脉中,镌刻在基因里。

  2023年1月22日,正月初一,一档叫做《紫禁城里这样过年》的节目一经播出,就受到了欢迎,在年轻受众集聚的播客平台“小宇宙”,先后登上“新人榜”“锋芒榜”,被多家博物馆转载推送——由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担任首期嘉宾的系列广播节目《门道》由此拉开序幕。《门道》专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听众打开通向优秀传统文化的时空之“门”,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之“道”。

  作为主流媒体打造的传统文化精品,一方面,《门道》追求专业性,始终以历史文化为内核,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侯宁彬等26位博物馆馆长接力访谈;另一方面,《门道》又着力破解当代受众喜爱的“密码”,访谈是一种经典的广播节目形态,优点是可以围绕主题进行深入的介绍阐释、探讨分析,但也可能产生厚重有余、生动不足的现象。

  于是,在节目中,我们增加了博主实地探访环节。我们的文化记者,也是短视频平台的文博垂类博主跟随专家走进博物院、古城、考古发掘现场,创作出《这就是南京博物院的第一件展品》《1400多年前的古墓我进去了》……节目不但建构起宏大的历史文化视野,同时,经由一件文物、一座古建、一段遗址的探寻,隐藏在其背后的动人故事一一浮现。“在世界上都不输”,这是蔡元培先生1933年在原中央博物院(现南京博物院)规划之初就提出的宏伟构想;梁思成一行人骑着骡子抵达五台山南台外人迹罕至的豆村镇,在那里看到了佛光寺,邂逅了大唐;在开封城的地下10米,深藏着大量的历史……沉浸式的访谈让节目有了引人入胜的叙事性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让传统文化走出深闺,我们还紧抓热点话题,在贺岁档电影《满江红》热播之际,推出了《〈满江红〉的拍摄地,故事远比电影还精彩》特集,梳理晋阳的历史脉络,讲述在“大遗址视角”下的古城保护。

  《门道》获得了2023年一季度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也持续“破圈”,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等音频平台播放量和评论量不断攀升。“90后”的粉丝们按图索骥,用听节目做的笔记打卡博物馆、古建筑,有人反复收听,戏称把节目听出了“包浆”。我们希望为听众和用户们提供的不是简单的昔日重来的文化体验,而是从当下回望传统的文化认同。让漫漫时光里沉睡的文物散发夺人的光芒,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新闻的“主角”。

  拓展新阵地 放大传统文化声量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我们坚持主流媒体进军主阵地的要求,把互联网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产品的首发地。同时,带领更多的用户从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变成生产者、传播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产生更多的可能性。

  在互联网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江苏交广网主持人梁爽主讲的评书版《山海经》总播放量达到了5196万。《山海经》被称为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主创团队把这本先秦古籍,以传统曲艺评书的形式再现,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上古神话里蕴藏的地理、历史、天文、动物、植物等知识,这种评书“新样”吸引了年轻群体,评书这一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传统曲艺形式,再次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2020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江苏交广网联合全国百家广播播出机构、百座博物馆共同打造的“为国宝代言”小程序上线。小程序中汇集了全国122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人们通过手机屏幕,进入这百余座24小时开放的博物馆,三维立体影像的“镇馆之宝”,可“触摸”,可放大,给观众更自由立体的感知。

  经过百家广播播出机构的前期宣传、征集,文博工作者和博物馆爱好者“为国宝代言”的2800多条短视频同步上线,他们自信自豪地讲述着家乡的文物,引发了极大的情感共鸣,上线当天就产生了5971万次的浏览量。

  引领新受众 赓续传统文化血脉

  2023年1月,江苏交广网专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的音频节目《把国宝写进作文里》上线,孩子们从王维的名画《江干雪霁图》里感受到宁静孤寂,从而学会了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的写作手法。节目用连接着生活、工艺、建筑、音乐、文学等中华民族智慧的国宝把孩子带入传统文化的审美体验之中,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典故、名人传说,邀请语文特级教师讲解国宝文物与诗词、古文、成语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让孩子们在收听国宝故事的同时,学会在不同写作场景中灵活运用这些文化素材。早在2019年,江苏交广网就率先为少年儿童打造了专属有声阅读平台“松鼠悦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诗话中国地理课》《我爱古诗词》《奇妙的博物馆》等原创传统文化课程21门2022期,播放量超过1200万。

  让青少年爱上传统文化,我们坚持强体验、重互动,让文化自信的种子悄然种植在孩子们的心中。开学季,江苏交广网联合南京博物院推出“中华传统文化开学第一课”,一年级新生身穿汉服,参加庄重的开笔礼仪式,正衣冠、点朱砂、写毛笔字……满满的仪式感让孩子们沉浸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仪式结束后,孩子们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南京博物院,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物,一个个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孩子们边走边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在数

  字馆和非遗馆,孩子们亲自制作非遗作品,进行数字互动,感受祖先的聪明智慧,以生动的姿态,让古老的文化和当代的孩子们进行传统与现代的“牵手”。

2023年2月21日,江苏交通广播网记者李汨汨采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供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对这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江苏交广网将持续做好文化的传播者、历史的讲解员,以丰富多元的优质内容产品,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手段,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投入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征程中。(作者刘佳系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交通广播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8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