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坚持守正创新,做好全媒体时代热点引导——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专题评议会综述

2023-11-07 16:56 | 来源: 新闻战线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坚持守正创新,做好全媒体时代热点引导——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专题评议会综述

    10月10日,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召开“全媒体时代如何做好热点引导”专题评议会。与会委员认为,在新闻战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社会各界广泛热议新的文化使命的新形势下,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组织召开此次评议会,共议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十分及时、十分必要。

  热点引导是新闻媒体坚守主流价值理念、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手段,发挥着引领导向、凝聚人心,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新闻媒体高度重视热点引导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闻战线勇担使命任务、积极主动作为,把热点引导作为履行职责使命、锤炼能力本领的重要载体,热点引导工作机制日益完善、方法更加多元、手段不断丰富、质效明显提升,舆论场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全媒体时代热点引导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体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融合协调部副主任张远晴认为,要在热点回应中做好媒体工作,媒体责任有三点:一是用好身份,机构媒体最大的身份优势是权威性和专业性,天然具有关注度和传播力。二是随机而动。随时监控舆情子弹的飞行轨迹,寻找最佳的干预时机。第三是敢于容错,媒体的热点引导需要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让新媒体团队充分发挥舆情舆论轻骑兵的特殊作用,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标准。

  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陈芳认为,置身用指尖投票的“流量时代”,主流媒体要以正能量引导大流量,更好地聚焦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要事、难事,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在舆情复杂的舆论场上,该直面大是大非的时候就要勇敢地发声,而不是绕道走。需要培养一批更高素质的新闻调查队伍,以富有深度和鲜明观点的新闻作品牢牢掌握舆论引导方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副主任王惠莉建议,主流媒体培养精兵强将,提高业务水平,充实调查记者的队伍,更新采访拍摄设备,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选题的广度和深度,与有关方面积极沟通,展开合作,关口前移,在体现职能部门工作力度的同时协作开展热点引导。

  光明日报社科技部高级记者齐芳认为,做好热点引导,要在选题上聚焦党和国家着力要解决的痛点、堵点,不避难、不畏难,选择知识分子关切的话题持续发力。带着问题采访,调研对象细致分层、分领域、分地域,尽量收集最全面的信息,广泛了解科技工作者的所思所想。在写作时突出问题导向,说真话,既报喜又报忧,说理性可读性并重。

  经济日报社产经新闻部记者冯其予认为,在全媒体时代做好经济领域的热点引导工作, 一定要把握时度效,及时有效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定盘星作用。应当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通过推进机制改革不断提升经济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更有效地发挥经济领域舆论引导压舱石的作用。

  中国新闻社评论理论部副主任安英昭建议,要强化舆情收集,先发制人,为后续的舆论引导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媒体的定位,优化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统筹协调,实现合理的分工协作和互补式的发展。优化人才培养,挖掘真正具备媒体融合思维的人才储备。

  进一步做好全媒体时代热点引导工作的建议

  围绕全媒体时代如何进一步做好热点引导工作,与会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续梅建议,主流媒体要强化责任担当,掌握引导的主动权,要主动寻找热点,尤其是和权威部门加强合作沟通;对大是大非问题要旗帜鲜明敢于亮剑,坚持报道事实和真相;要善于说,把问题找准,把时机找好,基于事实准确理性发声,用公众能够接受和认可的方式进行引导。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国庆建议,要深刻认识新阶段舆情触发机制的变化,做好热点引导,“三农”是一个重要领域,必须及时正面发声,释放信息、引导舆论。要做好“四个结合”——将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将高站位和脚落地结合起来,将传统手段和新兴手段结合起来,将过程引导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

  公安部新闻宣传局新闻处处长肖作胜建议,在热点内容把握上下功夫,要善于发现,精准把握社会热点,精心设置议题选题,用老百姓听得进、看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在载体利用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传播水平,积极占领新兴的传播阵地。在方式方法创新上下功夫,把握好时度效,充分发挥中央媒体的作用,廓清认识的迷雾,校正舆论的导向。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认为,热点引导工作的政治站位高。主流媒体对热点舆情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强,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评论报道形式新颖、文风清新、贴近群众。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社会媒体和行业媒体要形成一盘棋、一张网,转变话语文风,站在群众的立场,注重群众的感受。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新闻处处长陈才胜认为,应坚持舆情引导16字方针,快报事实、慎报原因、表明态度、慎下结论。坚守客观性、真实性,把握时度效,注重全媒体传播,推动解决问题。建议加强与主流媒体信息共享工作联动,主流媒体应发挥传统优势,加强舆论监督。

  湖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曾洁玲认为,围绕热点话题,提供更深入解读和客观分析是舆论引导的基本功。应整合利用多媒体形式,丰富新闻舆论引导的路径方法。做好热点舆论引导工作。

  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高思杰建议,在热点引导、舆情引导、舆情应对的过程中视角前移,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预判和预警报道。同时,做有组织的热点引导,发挥集体的力量,提升引导效果。

  结 语

  全媒体时代做好热点引导工作,既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新闻战线不懈探索的时代课题。

  中宣部新闻局二级巡视员卓宏勇认为,要加强热点引导,提高舆论引导和舆情处置的及时性,特别是加强风险预警。政府信息发布要做到主动发声、勇于发声、善于发声,加强信息统筹。还要抓作风、改文风,吸引受众。要发挥各类网络平台的作用,精准有效管控网络舆情。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相关部门担当履责。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思扬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主流媒体热点引导取得可喜成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闻媒体要知责担责,强化理论武装,以理论清醒凝神铸魂,以政治过硬固本培元,以高强本领夯基垒台,提升热点引导的引领性;做强主流舆论,唱响自信自强的主旋律,把好热点引导的时度效,坚守人民至上的正立场,彰显热点引导的方向性;突出问题导向,科学把握舆情演化规律,强化舆情监测能力,构建多元协同机制,增强热点引导的前瞻性;坚持守正创新,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创新丰富方法手段,建强用好传播渠道,提高热点引导的实效性。(王月)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