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世界的目光汇聚在“一带一路”的伟大成果上。在这个背景下,央视新闻发布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短视频《山海友情 一带一路|小菌草的“环球旅行记”》,并登上“象舞指数”主流媒体短视频周榜(10月15日—10月21日)。这部作品以充满创意的手法赋予小菌草以生动的拟人特质,呈现了它的成长历程和所见证的友情。节奏轻快,语言风趣,通过多元叙事突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全球变革和合作共赢的主题。
小菌草的奇幻之旅:拟人化修辞的魔力
这条短视频的显著特点是其对小菌草的拟人化修辞,以小菌草的第一人称视角,引领观众踏上一段奇妙的旅程。作品通过小菌草的自我表述,体现了它的商业价值、文化魅力,以及在促进友谊与合作共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现了从“中国草”到“幸福草”的蜕变。这种创意手法不仅令人愉悦,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趣味和情感共鸣。观众能够更加自然地与小菌草建立情感联系,这是短视频成功的一大法宝。
动画与实拍相结合:融合叙事的魅力
短视频巧妙地结合了动画效果和实地拍摄,创造出丰富的视觉体验。实地拍摄展示了菌草技术在斐济、卢旺达的成功应用和实际成果,使观众能够亲眼见证菌草技术如何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提高幸福指数。
而动画效果则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小菌草的可爱形象贯穿全片,将观众引入一个奇幻的虚拟世界。这种创意手法结合多种视听元素,不同的叙事元素相互补充、相互强化,使信息更加生动多样,便于观众理解并接受。
突出“一带一路”主题:多元叙事的感召力
短视频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并运用了多个叙事层面。如总台记者实地采访抛出问题,并通过斐济和卢旺达两个国家种植户的真实见证,让观众感受到小菌草的商业价值、对当地民众生活的实际改善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视频中还请到了小菌草的种植技术专家,一方面阐释了小菌草的功能和价值及其研究团队的辛勤努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通过专家的身份强调了小菌草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多视角的叙述,突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不同国家和人民、实现友谊和共赢的主题。
这条短视频通过菌草这一小小的植物,传递了多重内涵,展示了小菌草作为科技创新资源在推动国际合作和发展中的商业潜力,以及它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具有创意的短视频作品,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方式,扩展短视频的艺术边界和更多可能性。
象舞指数观察员
崔亚娟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