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宏大的主题,艰难的采访,这个通讯一等奖作品很“厚重”

2023-11-23 11:13 | 来源: 中国记者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吉蕾蕾

  经济日报社产经新闻部主任记者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因此,关于耕地的报道,我们从未停止过。

  相比之下,以前的报道只能算“小打小闹”,这次的《耕地问题调查》产业(行业)深度调研报道就显得十分“厚重”。一方面,“耕地”这个话题分量很重,也很敏感。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同志布置这个选题时,我们心里都犯嘀咕,这么敏感的选题部委会接受采访吗?地方愿意站出来发声吗?

  艰难的采访过程说明我们的疑虑并不多余。然而,耕地是中央最关注的问题,更是关系到14亿人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就是中央党报、经济大报的职责使命,也是经济日报调研报道最该做的内容。

  经济日报的深度调研报道都是万字长文,稿件最终呈现的框架结构如何做到客观、全面,又有可读性,始终是我们要直面的问题。特别是耕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更要严谨慎重。

  这么宏大的选题,我们要客观理性地揭示当前耕地问题的现状,以及耕地保护存在的痛点难点,还要提出开展耕地保护的思路、措施和建议,这既考验我们记者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对写作也是一次很大的磨炼。

  深度调研报道是报社着力打造的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度报道品牌。关键在于其“深”,有参考价值。不专业不足以支撑宏观经济领域有一定深度的调研题目。能把问题说清楚说透彻,让外行看得懂、内行有启发,彰显的是专业水平。而调研报道要做出专业水平,首先要发挥好行业记者的作用,厚积薄发。其次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包括利用好外部的智力资源,整合起来解决专业、深度问题。

  万事开头难,再难也得做。产经部部主任带队,组成了4人调研小组,分别从农业、国土、水利等各自熟悉的领域开始收集资料、翻阅文件档案、学习中央领导关于耕地的讲话。多次深入讨论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在一次小组讨论中,我们将焦点聚焦到了自然资源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

  2021年8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数据显示,我国耕地19.18亿亩,园地3.03亿亩,林地42.62亿亩,草地39.68亿亩,湿地3.52亿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30亿亩,交通运输用地1.43亿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44亿亩。数据还显示,10年间,生态功能较强的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地类合计净增加了2.6亿亩。

  我们发现,公布的数据都是我国在生态建设上取得的积极成效,对耕地出现的问题却很少谈及。这不仅更加坚定了我们调研的意义,也印证了我们此前了解到的我国耕地的现实情况:数量在减少,局部质量在变差。

  对于耕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说、该说,但该怎么说,还要深探究、细思量。尽管我们调研小组成员有着多年相关领域的采访经验,对耕地问题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积累,但要做好这次耕地问题的深度调研,还需要从更权威、更全面的角度去剖析。我们多次开会讨论,甚至争论,头绪太多,困难也很多。

  当时,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想去外地实地采访,根本实现不了。也想摸到一些地方是否存在占用耕地的情况,但这个问题太难认定,一旦认定就是违法,如果不是有关部门认定,我们也没法说。想采访一些部委负责人、行业专家,也屡次碰壁,有的专家认为这个问题不好说、说不好,还是不说好。但我们认为,还是要说我们能说的、该说的,这是经济日报记者的责任,也是写调研报道的意义。于是,我们调研小组开始分头行动,找农业、国土、水利等方面的各路专家,力求从各个角度,全面、客观、深入剖析耕地这个问题。

  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农业农村部农田管理司座谈。他们对我们的调研十分欢迎,组织了司里八九位相关负责人与我们调研小组面对面座谈、交流,从上午9点谈到近中午1点,仍然意犹未尽。有一位负责人坦言,从未与记者如此直言不讳地探讨过耕地问题。也正是有了这次座谈,让我们了解了最全面的情况,对要写的内容大致有了底。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我们的调研报道里,一共出现了10位采访对象。其实,这只是我们众多采访对象里的部分代表,还有很多采访过的人并没有把名字写进去,可能得有几十个。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们把能在北京当地做的采访,几乎都实现了与采访对象面对面深入交流。当然,归根到底,还要感谢现代化通讯手段。根据内容需要,对一些地方、基层的采访对象,我们通过视频、语音等多种形式,力求“面对面”沟通,最大限度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采访。

  一篇好的深度调研,选题是前提。按照报社编委会的要求,我们的深度调研要选择对宏观经济有显著影响、对人民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选题。光有“经济”还不够,还要是“热点”问题。同时,还要上下关注,中央关注,老百姓也关注;业内关注,业外也关注。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在确定选题时,不能求大求全,要做能够做成的,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就能做成的选题。

  一篇高质量发展的调研,应是全景式的深度调研。这就要求我们,一要“走出去”,深入基层、科研院所和相关主管部门,深入上下游企业,体现报道针对性,不能夸夸其谈、坐而论道;二要“走进去”,从外行变成内行,了解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体现报道的专业性;三要“走上去”,始终紧扣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个主题,胸怀全局高站位,立足前沿善建言,努力做到“高人一筹”。

  在采访中,重点是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与途径。从《耕地问题调查》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我们这篇报道就是问题调查,自然要有问题意识。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我们最终决定围绕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但如何设置抓人的问题并不容易。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近万字的报道,要能够让读者耐心读下去,既要打磨逻辑架构,也要精心遣词造句,这也倒逼我们不得不在问题设置上下功夫,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比如,“耕地究竟怎么了”“耕地保护难在哪”“18亿亩红线是怎么来的”等,这些问题的设置就足够有吸引力、知识性和可读性,能一下子抓住受众的探究心理。

  好稿子都是磨出来的。在成稿后,小组成员先后互相交换写作意见,对稿件再次进行完善。确定初稿提交后,社长兼总编辑对稿件亲自把关,反复指导、提升,这才有了最后的精彩呈现。

  2022年2月14日,《耕地问题调查》对如何守住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进行了深入报道,在《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刊发后,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学习强国、新华文摘等200多家媒体全文转发,读者转发、留言参与互动踊跃。该报道受到中央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推动了有关政策的出台。

  文中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呈现问题,分析了耕地保护的紧迫性,结合调研成果和国家政策取向,同时提出操作性强的建设性意见,对落实耕地保护具有重大参考价值,体现了中央党报、经济大报建言资政作用和责任担当。

  【专家点评】

  孙德宏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保饭碗的耕地数量正在减少,局部质量也在变差”——这个事实够“新闻”,这个新闻令人警醒。而且,这篇调查不仅传递了新闻,还深入而客观地挖掘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扎实的案头准备、深入的采访调查,尤其是当下极其难能可贵的实事求是的职业阐释,令人感佩。这不禁令我们想起《经济日报》曾经发表的那些诸如“吃穿住行的背后”等等深度报道……这样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可以无愧地接受同行和读者的敬意!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