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据新华社报道,11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指出,2015年,我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如何解决发展赤字、破解安全困境、加强文明互鉴,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维护安全的新疆域、文明互鉴的新平台,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是回答时代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呼声。我们要深化交流、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迈向新阶段。
我们倡导发展优先,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深化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缩小数字鸿沟,在互联网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我们倡导安危与共,构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网络空间。尊重网络主权,尊重各国的互联网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遵守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不搞网络霸权。不搞网络空间阵营对抗和军备竞赛。深化网络安全务实合作,有力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妥善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中方愿同各方携手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
我们倡导文明互鉴,构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加强网上交流对话,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生,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充分展示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积极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共同建设网上精神家园。
习近平最后强调,信息革命时代潮流浩荡前行,网络空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让我们携起手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蔡奇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据新华社报道,11月6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蔡奇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蔡奇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不仅有深邃的观点、战略的谋划、科学的部署,还教给我们正确的立场、管用的方法。要全面学习领会,既准确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和提法,又加强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吃透基本精神,领会核心要义,明确实践要求,做到学有所悟、融会贯通。要深入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蕴含的重大创新观点、科学方法论和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
蔡奇表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既要重学习、又要重实践,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上下功夫,在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上下功夫,在促进文化繁荣上下功夫,在增强国际传播效能上下功夫,在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上下功夫,切实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把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学习培训,组织开展理论研究,持续加强宣传阐释,不断引向深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主持会议。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会议。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举行 蔡奇会见获奖代表
据新华社报道,11月21日,第三十二、三十三届中国新闻奖和第十七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会见获奖代表。
上午9时30分,蔡奇来到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向获奖代表表示热烈祝贺,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参加会见,出席报告会并讲话。
会议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把学习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必修课,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贯彻落实到新闻舆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努力做有情怀、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
会议强调,新闻战线要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和新时代故事,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平台新手段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不断开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
中国记协主席何平在会上致辞。人民海军报社、工人日报社、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哈尔滨日报社代表先后发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和新闻工作者代表等约310人参加会议。
热点新闻
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统计调查制度》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报道,11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统计调查制度》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决策部署,全面反映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依据统计法及相关规定,国家广电总局重新修订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统计调查制度》。《制度》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了网络视听相关统计指标,增加了应急广播、公共服务等统计内容,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制度》自2023年11月1日起实施。
2021-2022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结果公布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报道,11月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021-2022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结果的通知》。共评出96件获奖作品,包括广播电视新闻节目80件、广播文艺8件、广播剧8件。
首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举行
据新华社报道,11月4日,首次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行,全国各新闻单位3.9万多名新闻从业人员参加考试。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为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设立《新闻基础知识》和《新闻采编实务》2个科目。
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
据中国记协网报道,11月6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73件,二等奖114件,三等奖187件。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今年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删除侵权链接25万余条
据新华社报道,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介绍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有关情况。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各级版权行政执法部门已删除网络侵权链接25万余条、处置侵权账号4万余个。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
据中国网信网报道,11月10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围绕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坚决打击以下7方面问题:“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斗狠PK等低俗不良直播行为;有组织地恶意辱骂举报他人;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煽动网上极端情绪。
工信部: 研究出台未来三年5G应用发展政策
据工信部官网11月10日报道,工信部将研究出台未来三年5G应用发展政策,持续开展5G应用"扬帆之城"建设评估,打造一批标杆城市;推动5G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融合;加快5G演进、5G轻量化等技术演进和产品研发。
广电总局将加大网络微短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
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微信公众号11月15日报道,国家广电总局将加大网络微短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建立小程序“黑名单”机制、网络微短剧推流统计机制等七个方面。
第31届中国人大新闻奖揭晓
据新华社报道,11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北京举办第31届中国人大新闻奖评选结果发布会。本届评选中,来自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网络新媒体和人大报刊的304件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67件,二等奖103件,三等奖130件。
行业关注
2023年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名单发布
据中国记协网报道,11月4日,中国记协发布2023年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援助名单和金额,来自10家中央新闻单位、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3家地方新闻单位共103名新闻工作者获援助金432万元。
浙江率先培育创建“绿色直播间”
据潮新闻客户端11月6日报道,浙江省率先全国开展“绿色直播间”培育创建工作,已遴选出首批300家“绿色直播间”,纳入省级培育名单,涵盖淘宝天猫、抖音、快手三大平台,行业以直播营销、文化旅游、餐饮美食为主。与“绿色直播间”配套的全国首个《绿色直播间建设规范》省级地方标准,也进入最后评审阶段。
2023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在京启动
据中国记协网报道,11月7日,2023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启动。本年度“大讲堂”以“中国式现代化:记者的行与思”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22家媒体单位的32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担任主讲人,录制了32集课程视频。
编民生“假政策”误导公众、造AI“伪新闻”触碰底线 多个账号被依法处置
据中国网信网11月8日报道,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10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臆测编造民生政策、利用AI虚构案事件、借社会热点造谣炒作等传谣现象较为突出,部分谣言性质恶劣,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相关账号已受到依法处置。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发布“两端一云”建设方案
据南方日报报道,11月15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正式发布“两端一云”建设方案,全力推动南方+提档升级、建设今日广东国际传播中心(GDToday)和打造支撑服务全省媒体融合的统一技术平台“南方智媒云”。两端并立、内宣外宣并起、内容技术并重,矩阵出击,牵引驱动媒体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3“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举行
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道,11月20日,2023“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京举行。大会围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要求,设置专业论坛,通过汇聚国内外电视人的智慧与实践经验,推动行业创新变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工作机制揭牌运行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11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工作机制揭牌暨全民安全公开课全媒体行动启动仪式举行。总台与应急管理部将统筹调度社会各界应急力量,打造央地联动、各方参与、全民共享的应急传播新矩阵,助力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6届年会开幕
据广州日报报道,11月27日,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6届年会在广州报业文化中心正式开幕。本届年会以“中文报业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为主题。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美国等地的30多家主流媒体负责人、专家学者、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代表,探讨中文报业如何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