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西日报社总编辑​张天清:智能数字化引领媒体融合驶入 “快车道”

2023-12-12 14:42 | 来源: 新闻战线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江西日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在传播体系、技术平台、内容生产、采编流程等方面大力提升数字化水平,自主研发的“赣鄱云”融媒体智慧平台和“寻赣记”项目入选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版权云”成为江西省第一个数字版权综合服务平台。

  构建传播体系,推动一体化融合发展

  近年来,江西日报全面推进数字化发展战略,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全媒体传播。

  精心“造船”,做好横向传播。通过数字化手段,重点打造“网上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构建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人民号、头条号、企鹅号、凤凰号、网易号等32个融媒体账号,通过横向联动,壮大主流舆论。作为省级党报客户端,江西新闻客户端致力于打造有影响力的头部媒体,截至目前,客户端下载量突破2000万,成为江西移动传播第一端;江西日报微信、微博双双荣获“全国省级党报十佳”;江西日报头条号获评“党报头条号平均阅读量全国十强”;江西日报抖音号多次位列“全国党报十大影响力抖音”。

  乘风“借船”,做好纵向传播。依托数字化技术,江西日报打通与第三方平台的互联互通,借助外力实现广泛传播。江西新闻客户端上联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公共平台、新华社现场云,下接省内设区市融媒体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四级党媒内容打通共享,进一步在全国唱响江西好声音。江西新闻客户端开设的全国首个移动端频道“红色”已实现全省70个县级客户端同步布局、一体传播。

  合力“掌船”,做好矩阵传播。江西日报充分利用报社九报七刊三网两端、212个新媒体账号、覆盖人群超亿的媒体矩阵,实现倍增效应,利用各平台对江西日报重要时政报道、重要言论评论进行全媒体推送。江西新闻客户端每天6时30分上线江西日报电子版,在头条栏目重点推送深度报道。大江网开通数字平台,江西日报所有稿件均得到数字化呈现。同时,大江网及信息日报开辟“读懂党报”栏目,以江西日报重点稿件为选题,进行二次深加工,成为党报新闻的补充和延伸。

  推动技术创新,构建多形态生产应用平台

  紧跟数字化发展潮流,江西日报以数字化技术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构建多形态生产应用平台。

  夯实新闻生产支撑平台。自主研发“赣鄱云”融媒体智慧平台,实现新闻生产“云”端共享、“云”端协作。“赣鄱云”集纳国内媒体融合最新理念与技术成果,实现省、市、县三级融媒体中心在内容、用户、技术、终端等方面的纵向打通共享。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赣鄱云”“中央厨房”平台上完成内容创作后,在功能板块中点击“推荐头条”,即可将对应稿件快速推送到总平台的投稿池中,进入发布流程。

江西日报创新技术手段推出系列融媒产品。

  研发版权保护交易平台。为加强江西日报版权保护工作,提升数字版权市场化水平,2022年4月,江西版权保护与管理综合服务智慧云平台(江西“版权云”)正式上线。“版权云”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集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为文字、图片、音视频、动漫、游戏、文创等作品提供确权、监测、取证、维权、评估、交易等全流程、全链条、一体化数字版权服务。已完成860件图文、视频等内容的监测,导入数据超50万条,江西日报所有电子版均实现确权。

  上线通讯员队伍通联平台。开通上线“江报通联网”,在党报和广大通讯员之间架起一座密切联系的桥梁。“江报通联网”设置“好稿评选”“用稿排行”“业务交流”等栏目,全省通讯员可一站式上传稿件,动态查看用稿情况,实现新闻业务学习的数字化。通过这一平台,江西日报也可精准掌握通讯员动态、各地发稿情况和新闻线索,助力新闻业务拓展。此外,开通“江西日报通讯”微信公众号,定期对全省通讯员推送优秀文章,传授业务知识,助力提升投稿质量。

  打造民生诉求服务平台。重点打造品牌民生栏目“党报帮你办”,每周推出两个专版,同时大力推进纸媒数字化,与江西新闻客户端线上线下联动融合,打造“帮办帮问”板块,为百姓解决急难愁盼事。“党报帮你办”开办4年来已帮助解决民生诉求1600余件,举办公益活动近50场。江西日报还不断探索各种社会服务形态,在江西新闻客户端开发“语音读报”“电视广播”“高招专区”“江西高速路况”“查天气”等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的板块,增强党报的服务性、贴近性。

  搭建“云课堂”培训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开设可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课堂——“江报云课堂”,聘请江西日报资深记者编辑及专家学者,重磅打造江西首个新闻宣传人才培训权威云平台。学员可通过互联网界面,快速高效分享语音、视频及数据文件,随时随地学习“充电”,在线你问我答,与名师交流互动。截至目前,“江报云课堂”已连续开办10场,平均每场超10万人收看,累计观看人次超百万。

  创新生产方式,打造大流量精品力作

  “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江西日报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受众思维,以数字化手段,打造“爆款”力作,让正能量与大流量同频共振。

江西新闻客户端下载量突破2000万。

  数字化赋能产品形态,让内容生产精彩纷呈。江西日报从传统新闻生产向数字新闻生产转型,从图文报道到全媒报道,从视频生产到动图制作,从卡通虚拟主播到真人虚拟主播,已形成直播、微视频、卡通、数据新闻、H5交互等数字化新闻生产模式,产品形态由单一向多样化扩展。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西日报搭建5G在线视频采访通道,推出“H5+短视频”作品《千年沧桑江湖新》,加入双屏互动、动态漫画等新技术,与历史名人进行隔空对话,虚拟游览江西山水,全网总阅读量达千万;世界VR(虚拟现实)产业大会上,江西日报实现国内首次“AR(增强现实)直播”,推出全省首张AR报纸;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推出融媒体交互式作品《你好!中国新时代》,以新技术手段创新页面框架,实现卷轴动态交互,全网阅读量超6880万。

  数字化赋能多方联动,让内容生产协同高效。依托“赣鄱云”,江西日报不仅向下与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向上与央媒联动,还与全国25个省级主流融媒体中心进行横向联动,实现内容生产同频共振。运用数字化采访和播发手段,仅2022年,江西日报就与央媒和省级党报一起,开展行进式报道120余次,边采边发,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强大舆论声势。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与相关省级党报开展5次联动报道,其中,围绕“总书记关心的乡村宝贝”,联合10家党媒推出融媒体产品《手绘H5|最是一年春好处》,总阅读量突破1.5亿。

  数字化赋能媒资应用,让内容生产互融共通。创刊74年来,江西日报积累了全省各行各业发展的历史大数据。报社设计开发了历史数据库,收集保存1949年5月至今的所有数据,包含17.5万余块版面内容。数据库可按时间、版序、版名、作者、编辑、体裁、栏目、关键词、分类号等进行高级检索,可批量下载文章、转存图片及版面图、统计版面数量等,不仅实现了对资料的收集保存,还兼具资料运营功能。依托数据库打造的“报海回眸”栏目,每条稿件均围绕“历史上的今天”,链接江西日报当年版面,让历史与现实交融,增强了报道可读性;开发的“历史数字报”和“生日报”等,深受用户青睐。“赣鄱云”融媒体智慧平台拥有历史数据库、报纸云稿库、图片资源库、视频资源库、电视云稿库、新华通讯稿库等六大资源库,储存量超20万条,可对报纸、网络媒体、图片、视频等媒介资源进行高效配置,供江西日报采编人员、各级融媒体中心共享使用。4年来,由“赣鄱云”后台发布的稿件超千万条。报社还引进新华智云平台,运用大数据智能分析挖掘技术,为新闻采编人员提供媒资采集存储等功能,并对内容进行智能化处理,得出人像信息、语音转文本、镜头拆条等结果,实现了新闻要素采集的分类集成,极大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

  统筹优化配置,构建全新采编流程

  江西日报以数字化理念重构采编流程,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构建统一指挥调度的中心化管理体系。

  指挥系统协同高效。以数字化技术平台为支撑,报社构建全媒体指挥中心,对各平台进行稿件分发、内容监控,形成完整的新闻指挥调度链条。开发数字化策划中心,与每日编前会、周选题会、月度策划会相辅相成,各采编部门日常选题和重磅策划实时上传,经过线上线下“头脑风暴”,进入采写实施程序,实现对精品创作的统筹调度。2022年,指挥中心、策划中心协调发力,江西日报共打造500万+“爆款”产品48件,1000万+“爆款”产品5件,11件入围中国新闻奖定评环节。

  采编系统保障有力。在内部网络一体化的基础上,江西日报按照“报端一体”的模式,倾力打造移动采编客户端,记者编辑通过随身终端,实现现场直播、现场发稿、视频连线、实时编辑。同时,采编系统打通党报及所属子报刊网端的技术接口,打破内部分割,实现了报刊网端一体化运作,报纸和新媒体互通互联。江西日报采编系统每日处理新闻稿件(含图片、视频等)300余条,纸媒采访部门在客户端打造对口频道和相关栏目20余个,通过数字化平台大大提升了新闻生产效能。

  审校系统精准智能。报社引入智能审校技术,对新闻产品中疑似违规内容进行标注、过滤和召回,万字稿件仅需10秒即可完成审校,再辅助人工审核团队进行判断。同时,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审校系统对已上载的海量信息进行数据爬取和样本库精准识别,履行“三审三校”后的第四次内容校核程序,让党报新闻信息更安全、更规范。报社还开通了“网上评报”内部平台,对版面、文字、图片、视频、图表、H5、长图等均可评论,并通过每日编辑提示、每周质量抽查,对常见差错、舆论导向等问题进行通报提醒,营造浓厚业务氛围。在全国报纸质量抽查中,江西日报差错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编校质量位于全国前列。

  考核系统全面客观。依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报社研发上线全媒体绩效考核系统,对原创稿件发布平台、体裁、字数、阅读量及作者姓名、人数、计分占比等指标进行精准核定,记者编辑及各部门工作量和工作效果一目了然,为量化管理提供及时、动态、可靠的数据支持。这些年,江西日报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了“以作品论英雄”的鲜明导向,逐渐形成人才与事业“双向奔赴”的发展格局。

  (作者张天清系江西日报社总编辑)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12月(上)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4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