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曾少华:更好担负起主流媒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2024-01-08 09:08 | 来源: 中国记者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曾少华

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1],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极为丰富、论述极为深刻,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思想的光芒照亮前进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是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主流媒体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新闻宣传、卫视振兴、内容创作、国际传播、媒体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接下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将把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体现在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奋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坚持新闻立台,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格外关心关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赋予新闻舆论工作光荣职责和使命。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以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同时结合总书记对广东的四次考察,先后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紧跟总书记 奋进新征程》《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牢记殷殷嘱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等十余个专栏专题、系列报道,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创新方法手段,策划推出“湾区哥哥的思政课”融媒项目,是主流媒体思政类融媒IP的代表作品;精心打造“飞越广东”大型融媒直播项目,播出5季,全网总阅读数据累计突破16亿,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成为重大主题报道融合创新的“广东范本”。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广东广播电视台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强化“新闻立台”理念,持续推动“广东新闻联播”改版升级,深化提升“头条工程”,持续打造“新闻大片”,精心组织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等,把广东广播电视台打造成为展现大湾区人民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的主流舆论传播平台。

  二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广东卫视新一轮提质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树无根就无法生长,国家民族无魂就无法前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4],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这事关道路旗帜,事关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主流媒体既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文化自信的践行者。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攻坚克难推动广东卫视改革振兴、推动广东广电改革振兴,在电视面对严峻考验的背景下逆势上扬,广东卫视从原来全国排名中游跃升至前六,成为一匹“黑马”。在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进入“红海”的背景下,广东卫视冷静沉着,确定了“走在前列,当好窗口”的频道定位和“美好生活倡导者”的频道定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创作推出了“国乐大典”“流淌的歌声”“技惊四座”“劳动号子”“见多识广”等一大批叫好叫座的创新节目群,在国风国潮类综艺中占据了先发优势。上级主管机关表扬广东卫视:“聚焦普通人,折射国人爱国奋进的精神面貌,善用综艺形式,润物无声普及中华优秀文化”“不跟风,不低俗,不为娱乐而娱乐,打造出不一样的节目风格,体现出坚持创新思维的明显成效。”

  目前,广东卫视新一轮的提质升级振兴工程正在实施中,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如既往地坚持“不为娱乐而娱乐”的创新路线,把广东卫视打造成为展示和观察大湾区新时代新征程踔厉奋进成就和风貌的重要窗口。

  三

  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具有广东鲜明辨识度的粤派广电精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言之铿锵,行之不辍,曲阜孔府、云冈石窟、岳麓书院、朱熹园、敦煌莫高窟、三苏祠、殷墟……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布全国,更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集体学习,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作为主流媒体责无旁贷。当下,“国风”“国潮”成为文艺创作的热门主题。广东卫视音乐综艺节目“国乐大典”四年来深耕国乐国潮的多元化呈现,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在民族音乐与年轻潮流的多元融合中探索出一条继承传统文化精神、彰显年轻话语的文化焕新之路,已成为国风国潮头部IP。与“国乐大典”一起入选“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的大型杂技文化节目“技惊四座”,以极具视听冲击力的杂技巅峰表演,创新传递中华杂技文化的艺术之美和思想之美。连续举办的“广东卫视大湾区春晚”,将粤港澳大湾区勇毅前行的精神与昂扬奋进的姿态融入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中,探索出卫视春晚差异化竞争的新优势。珠江频道电视问政主题综艺“乡村振兴大擂台”用充满农味、粤味、文味的节目形式深层次展现岭南千年农耕文化和乡村文化。系列广播融媒节目“不辞长做岭南人——寻找广东的文化印记”深入展示岭南这片土地上历经千年的丰富文化遗产和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古装剧《谯国夫人》讴歌古代岭南巾帼英雄的爱国情怀,年代剧《珠江人家》依托“粤药、粤菜、粤剧”三大元素全面展现岭南文化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这两部剧都已经先后登陆总台央视播出。长寿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深刻洞悉新时代南粤风貌和发展变迁,开播23年以4330集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的“世界上播出时间最长、集数最多的情景喜剧”。美食纪录片《老广的味道》八年来不断探寻独属于老广的美食记忆,已成为代表老广美食风味和岭南文化风情的名片;人文地理纪录片《秘境神草》极致展现中国之美、本草之奇、艺术之绝,唤醒隐藏于医学典籍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围绕新的文化使命,广东广播电视台将继续从中华文明中汲取素材、提炼精髓,加强高品质内容生产,打造更多“广式综艺”“粤产剧”和“南派纪录片”,用粤派广电精品绽放岭南文化新的光彩。

  

  坚持交流互鉴,更有力地向世界发出广东声音、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7]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8]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这一古老文明孕育出来的现代化国家,其他国家不免会想知道其价值取向、行事方法、相处之道是怎样的?我们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必要借阐释推介中国文化来阐释推介中国,借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充分利用广东在地理位置上是“交汇处”、在文化上是“交融处”的地缘优势,调整传播战略、更新传播机制、改造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内容,积极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讲好大湾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推出《离不开湾区的N个理由》系列短视频、《粤港澳大湾区》《预见中国:从大湾区看未来》等纪录片,以生动的形式介绍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制作推出《同饮一江水》《美丽西江》《我们的家园》《中华白海豚》等纪录片,反映岭南大地脱贫攻坚、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积极作为。摄制纪录片《开平碉楼与村落》展示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讲述湾区特色地方文化。推出以中国二十四节气为引、以美食为媒、探讨中外文化交流的外交官访谈节目《二十四食者》,邀请墨西哥、韩国、英国、意大利等国驻穗总领事和商会会长参与节目摄制。用好美食文化流量,提高国际传播声量。系列视频被各国驻穗总领事馆在各自境内外官号和主流媒体转发。

  为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广东广播电视台一方面制作推出系列外宣融媒产品,建强自有的境外媒体账号,另一方面又借势借力加强与境外主流媒体合作,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联合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开展的“中国大湾区主题周全媒体展映活动”,覆盖美国、欧洲及亚太地区等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境外受众超过3亿人,海外网络浏览量超过4.3亿人次,受到美联社、法新社、彭博社等600多家境外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与美国公共电视台(PBS)联合摄制的两部纪录片《一个美国制片人眼中的海上丝绸之路》《一个美国制片人眼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在西方国家主流媒体观众中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应。还有与巴西主流媒体连续举办多届“中国-巴西电视周”、与南太平洋重要岛国主流媒体联合开办“电视中国剧场”,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粤港澳大湾区形象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广泛传播。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和第一侨务大省,在放眼全球的视野下,更好地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粤港澳大湾区的形象进行对外传播,是广东广播电视台的使命和担当。

  

  坚持开拓进取,坚定不移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先后出台,主流媒体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面对日新月异、变化不断的国内国外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广东广播电视台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部署,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快建设高质量新型主流媒体。面向大中小屏三类终端,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动建成“1+1+5+N”(1个广播矩阵、1个电视矩阵、5个新媒体自有平台、N个外部平台账号)新型传播平台体系、“1+N”(1个广电融媒体中心、N个融媒工作室)融媒内容生产体系和“2+N”(新媒股份、触电传媒、N个产业板块)产业体系,实现技术平台、内容生产、媒体运营的深度融合。触电新闻视频App、粤听音频App、IPTV、OTT、荔枝网等5个自有互联网平台和外部平台媒体号矩阵总用户超过6.5亿。其中,触电新闻App定位“湾区资讯服务第一端”,累计下载用户1.4亿。粤听App用户4300万,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粤语移动音频客户端。我们连续5年推出“飞越广东”大型融媒直播,深入广东各地生动展现广东新时代砥砺奋进发展的壮丽画卷。“广东新闻联播”全国两会数熙融合传播指数也连续5年位居全国省级卫视联播首位。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十周年。面向下一个十年,广东广播电视台将提升识变、应变、求变的主动性,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坚定不移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广东广播电视台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聚焦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奋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更好担负起主流媒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者曾少华系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

  【注释】

  [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c_1120025319.htm,( 2016-11-30).

  [2][6][8]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OL].光明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185774732365059&wfr=spider&for=pc,( 2023-10-8).

  [3]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4]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9.

  [5]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7]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17.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3年第11期

  原标题|《更好担负起主流媒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责任编辑: 普韵乔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