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铸就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根与魂

2024-01-08 09:06 | 来源: 中国记者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就缺少了根与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胸怀两个大局,以大历史观贯通大文化观,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领会认识上深入一层,在工作实践上领先一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绝对忠诚、坚决维护、自觉服务、始终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落实意识形态责任贯穿到各方面、全过程,成为传播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深化改革开放的主力军,成为有效引领舆论、提升中国形象、凝心铸魂聚力的主力军。

  

  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高度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高度树立文化自觉自信,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使命,在百年奋斗中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救国、兴国、富国、强国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踏上新征程,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越需要增强人民力量、振奋人民精神。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尤需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视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为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这一进程中,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发展成为蕴含深厚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蕴藏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思想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其一,坚持以“两个结合”贯通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讲话中正式提出“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空间。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从中可见,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意即葆有马克思主义之魂,更赋予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意即推动中华文明穿越时空,在新时代展现蓬勃生机、焕发巨大活力。“两个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尤为重要的是,这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其二,坚持以五千多年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回望历史流变,中华民族曾遇到无数艰难困苦,但世世代代培育和发展的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之为“根和魂”,喻之为“精神命脉”,视之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拓展之中,融汇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社会实践之中,体现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还是贯彻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实践,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中国方案,都生动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气象血脉融通,形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最新表达和理论上的最新概括。

图片

  其三,坚持以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共同思想基础

  意识形态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前途和命运,也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一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深刻剖析并科学把握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经济建设搞不好会翻船,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会变色,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这一点,国际共运史上曾有过沉痛教训。直面多年积累的诸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图片

 “记录小康生活 见证时代变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微视频征集活动海报

  其四,坚持以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引领民族复兴的精神航道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炼了一系列内容丰富、气韵生动的中国精神,构筑了绵延中华民族历史、纵贯民族复兴进程、赓续民族精神血脉的精神谱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积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鞭策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以初心使命为支点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的政治立场、宗旨意识,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对崇高信仰、优良传统、美好道德的高度认同与自觉践行,并使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形成风雨同舟、命运与共、一往无前的磅礴合力。回顾新时代这十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积淀的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所蕴含的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指引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从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不信邪、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中国五千年历史深处走来,在时代大潮与历史洪流的双重激荡中形成,秉承文化为国家民族之魂、国家治理之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脉,必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底气活力

  文化和经济是同一社会的两种性质,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任何社会事物总是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可以说,社会的财富、知识、组织、制度都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因素,一切经济领域同时就是文化的表现。文化深刻影响着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例如,在生产领域,文化体现为并影响着企业哲学、管理制度、创新精神;在消费领域,文化体现为并影响着审美观、价值观、消费倾向、时尚习惯;在流通领域,文化体现为并影响着财产观念、时间观念、交换准则……经济和文化越是发达,一个社会在经济坐标、文化坐标上所占据的跨度越大,人的全面发展空间就越广阔,一个文明就越是兴旺发达。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也体现了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同频、同向的高度契合。

  比如,解答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冲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失衡的世界性现代化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取向,描绘了既有仓廪实衣食足、也有知礼节明荣辱的经济社会美好前景。

  再如,在国际场合解读正确义利观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在国内,习近平总书记则提出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从中凸显市场经济之“利”与社会主义之“义”兼容并蓄、得而兼之的经济哲学。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底气活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描摹底色;“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施政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根脉相通;“仓廪实而知礼节”“富而后教”的治理经验,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支撑;“天人合一”“取之有度”的古老智慧,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相得益彰;“四海之内皆兄弟”“亲仁善邻”的悠久传统,让“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成为共识。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没有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之中。今天,古圣先贤提出的“小康”,已经从古籍经典中的美好憧憬化为现实,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物质文明成果不断涌现,厚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亿万人民昂扬奋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无比坚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大文化”的格局视野展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哲学基础,承接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焕发荣光。

图片

  

  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经济日报处于三者交集之间,肩负经济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的双重重任,清醒认识自己的政治站位、职责使命,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凝心铸魂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普遍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掌握、所运用。

  3年多来,经济日报确立并强化“学习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地”的主责主业主角意识,以“评论立报、理论强报、调研兴报、开门办报”为工作方针,全力构建“评论理论矩阵、深度调研矩阵、融媒传播矩阵”三大战略支撑,不断提高经济舆论引导的公信力、影响力,努力推动经济战线广大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武装头脑,用好这个做好经济工作的“金钥匙”。

  其一,聚焦舆论场上“第一解释权”,构建评论理论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闻舆论工作“五个事关”的重要论述,其中一条就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承担起这一重要职责和使命,要求媒体必须把评论理论作为抓手,把评论理论工作的创新作为突破口,更加全面准确深入细致地宣传好、阐释好、贯彻好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从而牢牢把握互联网时代舆论场上的“第一解释权”,使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为群众接受、转化为自觉行动。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因之可以立报;理论是“最直接的深度”,因之可以强报。我们强化评论理论工作,就是为了努力把握住“第一解释权”这个新闻舆论工作重点。它不仅要体现在网络舆情的热点引导上,更要体现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习贯彻上,体现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准确解读上。比如,有网络舆情将构建新发展格局误读为“闭关锁国”“经济内卷”“自给自足”,我们及时策划刊发编辑部文章《深刻把握新发展格局的精髓要义——兼谈走出几个认识误区》以及评论员文章《新发展格局绝不是“闭关锁国”》《双轮驱动不可割裂》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我们依据这一重要精神刊发评论《怎样从讲政治的高度做经济工作》,提出“要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学会从一般经济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从倾向性、苗头性经济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从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满足了经济战线工作者热切的理论政策学习需求,不少读者反馈“权威”“解渴”;对质疑甚至否定共同富裕的一些杂音噪音,我们策划撰写评论员文章《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兼谈破除对“三次分配”的认识误区》,对曲解误读予以纠偏,在报网端平台一体刊发,有力引导舆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我们常说“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理论排第一位,在治国理政中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习近平经济思想创立于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丰富实践基础之上,又引领着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创造性探索与实践。2021年起,经济日报理论工作勇敢担负起“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研究”的重任,通过连续3年开展征文活动以及多次与地方党委联合举办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等,目前已在理论界、学术界树立起“组织推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理化研究高端平台”的鲜明标识。

  在媒体越来越难以有独家新闻的今天,经济日报着力提升对重大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的信息收集与研判能力,既努力在“第一发布权”上做到全面、客观、准确,又努力通过评论理论工作在“第一解释权”上增强可信度和说服力。目前,经济日报已经基本实现了“版版有评论”“天天有理论”,“经济日报评论理论”作为一个整体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推动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快、更有效地进入互联网舆论场,推动实现信息传播正向价值的最大化。

  其二,聚焦科学理论的实践说服力,构建深度调研矩阵

  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既要持续开展大学习,也要持续推进抓落实。为充分体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用之见效”,我们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自2021年初,经济日报组织开展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度调研工作,到目前已经发展为地方调研、产业调研、企业调研、经济热点问题调研的“四驾马车”,分别以“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高质量发展产业调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企业调研记”“热点话题深度探析”系列专栏刊发。编委会要求调研人员坚持实事求是,深入一线,不搞清真实情况不罢休,不弄懂实际问题不收兵,以经得起历史、实践检验的调研结果,挖掘各地各领域重大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思想逻辑。

  截至2023年9月底,两年多时间里,经济日报刊发了《柳州惊奇》《深圳领跑》《金山探路》《赣州示范》等38套地方调研,《煤炭问题调查》《耕地问题调查》《种业问题调查》《大豆问题调查》等14篇产业调研,《臻至破危》《正泰正青春》《一重重生》《太钢制胜》等19个企业调研,以及《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度探析》《中国式现代化深度探析》《避免现代化产业建设误区》等28篇调研式评论。“四驾马车”系列文章,以经济日报报网端微各平台的图、文、声、影,全景式表现各地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探索、创新创造,在社会上引发热烈反响。镇版、刷屏之作接二连三,传播量过亿的爆款产品迭出,实现累计70多亿次的全网传播量。中央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予以高度评价,有20多位省委书记、省长和部门负责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或接受专题访谈,给予充分肯定。

图片

  其三,聚焦强大传播力影响力,构建融媒传播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其中,传播力居于首位,对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具有决定性作用。面对时代变革,我们加快构建立体化融媒传播矩阵,努力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主题宣传为例,经济日报策划推出“数评新时代中国经济历史性跃升”系列评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有说服力和冲击力,在众多盛会报道中独具一格。对这组二十大报道代表性作品,我们并没有止步于专栏刊发,一是让数据“全起来”,配发数据专版,图表数据评论俱全,版面精致精美精彩;二是让数据“动起来”,融合报纸版面、数据制作以及视频技术力量,设计推出了竖屏短视频产品“十画十说”系列,丰富视觉呈现手段,增强数据可感性和可信性,登上抖音热点榜,进一步扩大了经济日报优质内容传播面和影响力。

  重大主题宣传是主流媒体各展其长的“阅兵式”,也是深度融合发展的“练兵场”。近年来,经济日报创新互动融合传播,实现“主旋律带来大流量”。例如,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考察调研的足迹,连续推出一线报道,深情讲述总书记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的生动故事,展现基层群众对总书记的由衷爱戴,同时活用现场感强、贴近感足的素材,制作系列短视频,再现总书记体察群众生活的动人瞬间;再比如,让受众成为主题报道参与者,寻找人民群众最关切的话题,推出原创短视频“我的家乡这十年”,讲述普通人的家乡变化,展现人民生活的步步登高;与“今日头条”合作推出融媒体评论产品“头条热评”,不到两年推出300多期文章,共178个话题登上“头条热榜”,有效扩大了经济日报的舆论引导力和品牌美誉度。

  总结近几年的经济新闻舆论工作,经济日报立足主责主业,一刻也不偏离习近平经济思想这条鲜明主线,为推动经济战线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作出了应有贡献。其突出特征体现在:谋篇布局心怀“国之大者”,政治站位有高度;始终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新闻采访有厚度;坚持深挖一点多想一层,理论思考有深度;秉承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提炼观点有锐度……实践证明,在“人人都是传播者、随时随地能发声”的时代,只有摒弃浮躁之气、远离喧嚣之风,不随波逐流,不浅尝辄止,用深度调研凝练成有深度、有内涵、有价值的新闻作品,才是行大道、走正途。

  面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经济日报将在新征程的战略指引下,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致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贺信精神为遵循,以中央党报、经济大报的政治站位,砥砺初心使命,勇立时代潮头,展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塑造的时代新貌、文化新风,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作者郑庆东系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3年第11期

  原标题|《铸就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根与魂》

责任编辑: 普韵乔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