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我坐高铁看安徽 |
参评项目 |
国际传播(专题) |
语种 |
中文 |
作者(主创人员) |
姜敏,李孟君,蒋自斌,尹广富,周吉 |
编辑 |
|
刊播单位 |
安徽广播电视台 |
首发日期 |
2017年12月30日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国际频道 《感知安徽》 |
作品字数 (时长) |
30分00秒 |
采 作 |
2017年5月,经“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被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位居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首。本片讲述了旅居合肥十几年的法国人菲利普乘坐高铁,访问安徽合肥、淮南、蚌埠、滁州四座城市,记录了安徽在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中的最新成就。以外国人的视角,展示了安徽城市发展不盲目追求经济速度,而是以高科技为引领的绿色发展之路的理念。 以“五大发展”为引领,本片选取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农村建设等几个方面,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安徽城市发展中鲜活生动的诠释。在合肥蚌埠,中国声谷、蚌埠玻璃研究院等新兴产业,体现了创新发展的理念;在合肥巢湖,三瓜公社的美丽乡村大建设,寻求城市与农村的平衡,注重协调发展;在淮南潘集,世界最大的水上漂浮光伏电站,是绿色的发展;在滁州,引进新加坡的最新管理理念的苏滁产业园,是开放的发展;在天长,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摄制组历时三个星期,前往合肥、淮南、蚌埠、滁州四个城市,选取了海外最关注和最适合向海外展示的层面,并记录了法国嘉宾菲利普对这些故事点生动有趣的互动。 |
社 |
节目通过安徽国际频道所在的中国长城电视平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播出平台以及加拿大城市电视台、澳大利亚华厦电视台、泰国中央电视台和美国SCOLA电视网等平台在海外播出,覆盖范围包括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及东南亚等地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通过安徽公共频道和安徽网络电视台实现网上同步直播和点播收看,并以短片的形式上传Facebook,受到了众多的关注,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节目通过安徽国际频道所在的中国长城电视平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播出平台以及加拿大城市电视台、澳大利亚华厦电视台、泰国中央电视台和美国SCOLA电视网等平台在海外播出,覆盖范围包括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及东南亚等地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收到加拿大、美国的观众反馈,中国的发展依然很快,但是现在对环保的要求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
初 推 |
本片作为经济题材的成就性报道,创新的节目形式,风格新颖不沉闷,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习惯,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全新的视角,向世界展现安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本片在选材上,选取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硅基新材料等,向全世界展现安徽追求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发展成就,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2.“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本片摄制了位于淮南采煤沉陷区的世界上最大水上光伏发电站,以及合肥巢湖的风力发电场等新能源经济,均为呈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成就。 3.宏大的经济题材,活泼的叙事方式。本片为了避免经济类报道的沉闷和枯燥,注重讲故事的技巧,比如利用生动的实验,把菲利普的胡子与玻璃做比较,来表现比胡子还薄的极薄玻璃;有趣的比赛,菲利普与当地果农大姐比赛摘蓝莓,来讲述农民变股民的股权制改革。小细节呈现大主题,通过“洋眼看安徽”令观众喜闻乐见。 4.法国嘉宾菲利普诙谐幽默,肢体语言丰富,尤其是两撇小胡子让人印象深刻。整个拍摄,菲利普全程参与,与采访对象深度交流互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信服力。菲利普将部分片段配以法文,发至法国,亦受到观者好评。 5.节目影像风格新颖,镜头动感节奏快,符合西方观众的收视习惯,有利于吸引西方观众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