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丝•粤桥

2024-01-18 15:30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海丝•粤桥

参评项目

系列报道

语种

中文

杨田子,欧琳琳,董琳,杜曼,王一凡,曾广添,吴姗姗

首发日期

2017年10月02日至2017年12月17日

刊播单位

广东广播电视台

作品时长

5分32秒

 作 品 简 介

  创作背景: 自古以来,广东人就有下南洋、赴金山的传统。广东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广东人”,这句话形象地勾勒出广东人早年闯世界的轨迹。如今,广东是中国的侨务大省,3000 多万粵籍侨胞生活在世界各地。从古代海上贸易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众多海外乡亲在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也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挖掘“一带一路”中的粵侨故事,记录海外华侨华人的奋斗史是主创人员策划这个系列的初衷。 采访过程: 该系列报道于2017年5月开拍,采访团队足迹遍及亚洲、非洲、美洲的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刚刚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巴拿马,有中国主流媒体从未踏足过的加勒比岛国库拉索,还有拥有中国境外最大华文学校的柬埔寨等等。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文交流、共建共享的话题,我们走访了十多个海外华人社团,采访了近百位粤籍侨胞,同时还采访了中国驻外使领馆官员以及部分国家政要,撰写制作出19集系列报道——《海丝•粤桥》。整个采访过程历时5个月,作品于2017 年10 月初,也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4 周年之际开播。 主题突出: 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要行稳致远,离不开“民心相通”的支撑和保障,需要实施好“增进民心相通”这项基础性工程。在众多国际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中,粤籍华人华侨主动参与,促进祖籍国与所在国的“民心相通”,成为“一带一路”上的连心桥。 主线明确: 围绕粤侨讲故事。这里面有终其一生也要办好华文学校的印尼侨领;有连续20年自掏腰包做海外春晚的巴拿马华商;有积极推广中餐,在秘鲁、南非种水稻的老侨新侨;还有不遗余力传扬中华文化的古巴华裔……他们的经历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对炎黄子孙身份的认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都是相通的。 整个系列在播出顺序的设计和推进上也花了心思,从东南亚出发经过印度洋到非洲大陆,再到南美洲,最后一站结束在加勒比岛国。实现了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这个播出顺序上的设计,也让系列报道的主题得到升华——“民心相通”让“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独家优势: 国内首家对加勒比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行报道的电视媒体;广东省首家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人文交流特别是华人华侨人文交流进行集中连续报道的媒体。 采访地华人社会的高度重视:摄制组每到一处,都是当地华人社会的大事,家乡电视台来采访的消息不仅在华人朋友圈刷屏,还登上了当地华文媒体的头版,其中柬埔寨《华商日报》、非洲华侨周报等华文媒体对摄制组进行跟踪采访报道。 采访地主流社会的高度认可:荷属库拉索首相接受摄制组的独家专访,畅谈荷属加勒比地区对接“一带一路”的愿景;博纳尔市长主动找到摄制组要求采访,表达对与中国特别是与广东合作的期待。 中国驻外总领馆高度评价:中国驻威廉斯塔德总领事称“贵台来访,可载入中国与荷属加勒比地区友好关系发展史册,也必将促进双方往来与合作,增强侨胞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库拉索国家电视台还翻译重播了我们对当地的新闻报道。 该系列报道也受到新媒体平台的欢迎,转发量、点赞量、评论量都突破新高,有三分之一的片子在触电新闻客户端的点击量都突破10万 。其中《古巴华人的家国情》、《海外华人:“一带一路”上的连心桥》等报道被人民网、中国侨网、广东侨网等网站转载;腾讯网、搜狐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也转载了19集系列报道的全部视频。

 推 荐 理 由

  该系列报道主题宏大,选题精准,紧扣热点,视角独特。以“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传承为主线,漂洋过海去寻访、记录、传播粤侨精神。作品文字精心锤炼、图像编辑考究,镜头细腻,结构巧妙,细节感人,用一个个人物故事展现出海外华人守护传承中华文化的决心与魄力。多条报道内容均为国内独家首发。堪称新闻报道里的精品力作。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于珊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