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采访下基层 宣讲在一线”系列报道

2024-01-18 14:5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代表作之一:

云报集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媒体采访活动德宏行—— 采访下基层 宣讲在一线

李绍明、赵一心、张登海、李莎、饶勇、刘祥元、杨峥、严家芬、杨抒燕、邓清文、胡梅君、马喆、吕瑾、谢毅、黄鹏、周灿、项陆才、徐腾中、段芃、杨质高、熊强、普建彬、蔡飞

  高扬新思想旗帜,唱响新时代强音。

  11月23日至24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采访下基层、宣讲在一线”全媒体采访活动“德宏行”的记者团队,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民族边寨,既当宣传员又当宣讲员,与各族干部群众开展学习宣讲互动交流,进行调研采访。

  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

  盈江坝绿意盎然,大盈江清波粼粼。

  23日清早,弄璋镇古里卡村的傈僳族、景颇族、汉族群众代表身着盛装,聚集在党员活动室前的广场上,参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

  宣讲员来到群众中,他们是:蔡兴文,古里卡村党支部书记,他将用傈僳语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曹忠,古里卡村委会主任,他将用傈僳语、汉语主持宣讲交流活动;徐体义,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省记协主席,他将从媒体记者的角度与基层干部群众互动交流。

  蔡兴文的宣讲实实在在:第一,古里卡群众一定要感党恩,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古里卡今天的幸福生活;第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更加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古里卡人在如此美丽的青山绿水间生活,更要保护好绿水青山,不再打猎,不乱砍树,真正保护好自己的家园;第三,要坚持团结就是力量的理念,让我们古里卡的傈僳族、景颇族、汉族三个民族更加团结和谐,齐心协力谋发展,争取早日走上脱贫致富路。

  村民们频频点头赞同。

  用傈僳语宣讲,不翻译,景颇族、汉族群众能听懂吗?记者好奇。

  “不仅听得懂,互相都能讲对方的话。”群众自豪地说,这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多民族村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什么时期?”“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指什么?”在有奖问答环节,曹忠话音刚落,村民们纷纷举手作答。当主持人问到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哪位时,村民们齐声响亮回答——习近平!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如何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德宏州用民族干部宣传、用民族语言讲解,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农村。

  “党的恩情真真好,边疆人民唱一唱……”村里的女子护边队用傈僳小调说唱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支护边队由40多名女子组成,她们不单要维护治安、进行禁毒宣传,特别不容易的是还要到20多公里外的村子旧址、国境线进行巡边。

  一件群众喜爱的礼物

  宣讲在进行,云报集团全媒体也直播持续推送。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徐体义与村民们坐在一起,点开手机二维码:“这是云报集团特意为大家制作的党的十九大精神新媒体页面。”

  村民们争先恐后围拢来,用手机“扫一扫”。

  通过手机就可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了解相关新闻资讯,并且当场看到云报集团全媒体直播,看到自己正在参加学习的音视频,大家感到分外新鲜和兴奋。

  古里卡村原在20多公里外的边境线上,2004年遭遇泥石流灾害,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搬到现址重建家园,今年又经重新规划、改造,村寨更美,村民更团结,日子越来越红火。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德宏。美丽的地方就有最美丽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各民族群众都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徐体义从“美好梦想越来越靠近、国家民族更有希望了,奋斗目标越来越明确、改革发展更有活力了,党的领导越来越坚强、执政为民更得人心了”三个方面,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交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他说,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青山绿水,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撸起袖子加油干!

  广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曹忠表示,我们古里卡干部群众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跟党走、感党恩,自信自强自立,把我们的村寨建设得更加美好。

  一路满满当当的收获

  当天下午,全媒体记者来到勐弄乡龙门古寨。这个明朝古关,树木葱茏、花香四溢、溪流淙淙,景颇族、傈僳族民居特色浓郁。

  “以前是捏着鼻子进来、抹着眼泪出去。”龙门古寨党支部书记栋枝恶对村子的变化深有感触,“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房子建好了,路修通了,生态环境更好了,乡村旅游也发展起来了。”

  在一家叫“杜鹃部落”的农家乐,采访宣讲组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本领……成为大家交流讨论的热题。

  预备党员、景颇族姑娘余根金告诉记者,她的“杜鹃部落”开业不到一年,毛收入已经超过20万元,还带动了10余名亲戚朋友就业。“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更有信心把家乡建设好。”

  苏典乡下勐劈村,一个山区冷凉傈僳族村寨,一个深度贫困堡垒,在脱贫攻坚硬仗中脱胎换骨,蜕变为美丽旅游村。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将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力度,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努力把下勐劈打造成乡村旅游靓丽名片。”苏典乡党委书记武卿信心满满。

  一江清水映芦花。大盈江、芦苇荡、野灰鹤、竹篾笆栈道上的行人,在盈江国家湿地公园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据介绍,今年国庆期间,这个与盈江县城连为一体的湿地公园一亮相,便迎来游客30多万人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越来越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

  一路采访调研宣讲,一路满满当当的收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普韵乔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