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系列创意微视频《我们的自信》

2024-01-18 14:5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系列创意微视频《我们的自信》

 

参评项目

网络专题

语种

 

刊播网站

新华网等

首发日期

2017年10月12日

网页地址

http://www.xinhuanet.com/nzzt/38/index.htm

字数

 

主创人员

何平、白林、孙承斌、秦杰、汪金福、田舒斌、李柯勇、马轶群、王清颖、饶力文、姚竣译、张濠培、郜新鑫、曹江涛、甘泉、郎秋红、陈小波、李斌、王丽、杨守勇、聂建江、吴霞、张紫赟、蔡馨逸、霍思颖、李思佳、罗鑫、魏文彬、邓阳、张桢、刘东尧、李玉刚、亢静璇、杨之轩、曹晓丽、胡玥聪

编辑

 

页面点击量(PV),单独访客数(UV),独立地址访问量(IP)

2.6亿 ,  8666万 ,  3150万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

“我们的自信”是新华社精心打造的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创意微视频,以新颖生动、别具一格的形式形象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自信”重要思想。总共4集,包括《人间正道》《真理永恒》《天下归心》《中华之魂》,分别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主题。《人间正道》拍摄团队远赴上海、安徽、延安等多地取景拍摄,运用多种拍摄手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对于“一镜到底”的探索,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96年来走过的路。《真理永恒》制作团队为了获得更好的“折纸”效果,专门向折纸专家请教。同时,团队还前往中央编译局,专门拍摄了第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临本,最终制作出一部高水准的折纸风动画。《天下归心》的制作团队则从中国照片档案馆海量照片中精选出最能反映主题的照片,辅以特效支撑,这才完成这部气势恢宏的微纪录片。《中华之魂》的制作团队经过多次头脑风暴,最终确定了以夸父奔跑作为串联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脉络,在不到4分钟时间内生动还原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兴衰。专题作品在十九大前夕上线播发,总浏览量累计达2.6亿次,其中,道路自信篇《人间正道》仅腾讯视频点击量就超过9000万。四部短片,四种风格,其组成的网络专题系新华社融媒体报道的一次成功尝试。

推荐理由

新华社制作的《我们的自信》系列创意微视频是媒体融合创新的又一力作,开创了政论微视频的全新呈现形式,创造了众多的“首次”。首次将抽象的理论主题转化为民众喜闻乐见的生动画面,首次在微政论片中使用一镜到底的主观视角阐释全片,首次将折纸动画、中国风手绘动画等新颖手法运用到宏大主题的表达之中,为今后的媒体融合创新拓宽了思路。因此,我校推荐该作品参与今年中国新闻奖“专题”项目的评选。

初评评语

新华社推出的《我们的自信》系列创意微视频以媒介融合的创新方式,形象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自信”的重要思想,为营造党的十九大召开热烈舆论氛围作出了重要贡献。道路自信篇《人间正道》以“我”的主观视角贯穿始终,将实地拍摄与特效技术相融合,通过一镜到底,将中国共产党96年走过的道路浓缩为一次追寻与探索的奋斗之旅,把观众带回历史现场,重温苦难与辉煌的伟大历程。理论自信篇《真理永恒》首次运用折纸动画形式,讲述了“一本书的奇幻漂流”,生动再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程。制度自信篇《天下归心》以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的珍贵历史照片为基础,以微纪录片形式再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时刻和经典案例,以此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特质、品质。文化自信篇《中华之魂》是一部中国风手绘动画短片,以古代神话夸父逐日为主线索,讲述了一场“跨越五千年的精神长跑”,呈现了中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风雨雷电的革命文化和百花齐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点亮了一条以“爱国、担当、自强”为关键词的文化精神主线,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自信力。该专题作品大气磅礴、制作精美、历史感强,是一篇兼具内容与形式创新的媒介融合佳作。

责任编辑: 陈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