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生者 |
参评项目 |
专题 |
语种 |
中文 |
作 者(主创人员) |
张林林,李多思,邢航,李文娟,谭晟,袁理 |
编辑 |
|
刊播单位 |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
首发日期 |
2017年05月19日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 成都全接触 |
作品字数 (时长) |
15分14秒 |
采 作 |
2017年是5.12大地震9周年,在2017.5.12一大早,网上一篇寻人的文章被大量转发,这是当时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名叫张丹玥的大三女生所写,她要寻找的是北川中学在2008年地震中,自己母亲班上幸存的学生,因为自己的母亲就是在那场地震中离开了人世,自己当年仅仅6岁,没能见到妈妈最后一眼,也不知道妈妈是怎么离开的,为了知道当时的一切,她所以决定上网寻找。 这篇文章正好被家住成都市温江区的一位叫代国宏的小伙子看到,代国宏正是那位大三女生母亲的学生,让人想不到的是代国宏在那场地震中失去了双腿。不过,他坚强的面对了现实,并走上了区别于很多因地震致残者的道路,故事也十分励志,而且2017年6月就要走进婚姻的殿堂,一位健全且漂亮的姑娘愿意陪伴他一辈子,人间的真情大爱淋漓尽致。 在节目的采访拍摄制作中,记者没有刻意和极力地去展示地震带给人们的伤痛,以此博得同情和关注。而是随着人物情感的变化自然推进,注重展示生者的现状,突出生者的坚强。同时用篇幅去展现一位坚强的生者对另外一位心理受挫对生者的积极影响。在该节目中,通过那篇寻人文章为引子娓娓道来,人物情感、细节拿捏适度,表达出了震后生者对生活的信念和希望,节目充满了正能量。在制作方面,节目拍摄用心、在后期精良、节奏流畅,资料运用丰富,是一期较为优秀的电视专题节目。 |
社 |
该节目传递了震后生者的坚强与自信,同时也鼓舞了更多的人。该节目在当晚收视率中,明显偏高于其它节目。有观众也致电频道,表示节目中满满的正能量令人感动。 |
初 推 |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十年来成都电视台一直关注这场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影响,《生者》就是其中一篇难能可贵的报道。在汶川地震的大背景下,逝者安息,生者坚强,专题在十多分钟的时长中有效传递给我们这种人文关怀的光芒,在同类型的报道中十分难得。人物典型生动、情感真挚动人、导向积极向上是报道带给我们最大的三个特点。讲好故事难,讲好两个人的故事更难,记者能够从一篇网络寻人中获取线索,真实的记录了张丹玥和代国宏两个人物互为交织的命运故事,对新闻事件的敏锐触角、对人物命运的持续关注,对故事结构的纯熟掌控,成就这篇打动人心的人物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