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这评论不像评论,凭啥能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24-02-22 11:0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前不久,在重庆举办的中国新闻奖研讨会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组长曹焕荣在发言中,提到一篇文章《致敬重庆 致敬人民》。

  他说:“这篇文章,发出后在重庆风行一时,甚至有点‘洛阳纸贵’的味道,读者称读得让人激情澎湃,也让人满眼泪花。”

  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重庆日报编委兼理论评论部主任单士兵给中国记协微信来稿,讲述写作的历程和思考。

  (一)

  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是媒体的价值导向。

  今天,对重大政策的分析判断、对热点新闻的价值阐释,仍然稀缺。评论作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产品,要真正体现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来对用户进行及时引导,就必须真有勇气和能力,来转换思维,迭代文本,升级传播。

  这几年,我和重庆日报评论团队一起,一直在尝试对评论业务进行转型升级。不断加强媒体融合思维,包括从社交媒体中汲取表达与传播的新技术手段,突出强化“走转改”来推动评论员成为评论记者,在评论表达中融入跨文体写作的技术,就是我们探索的重点。

  为此,我们撰写了大量与传统评论差异很大的“新评论”“大评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获得去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致敬重庆 致敬人民》。

图片

重庆日报刊登评论《致敬重庆 致敬人民》。

  (二)

  2022年夏天,重庆高温晴热,创下1961年以来本地最严重的极端高温记录,城市也出现了相关灾情险情,周边山火燃烧焦灼人心。当时,灾情、疫情和舆情三情叠加,尽管重庆日报也推出了一系列的评论产品,聚焦具体问题,设置相关议程,但是,乱云飞渡、众声喧嚣,怎么拿出那根定海神针?如何砸出那定音一锤?这对我们的评论策划、创新、表达都是考验。

  最关键的时刻,也最适合检验我们平时创新训练的成果。从决定要写这篇大评论到刊发,我们只给自己留了十几个小时。当天早上,一接到总编辑的任务要求,我和评论员张燕就早早赶到报社,设定框架结构,思考情绪节奏,敲定文本特征,找准采访对象,开始分工写作。写这篇文章,我们形成的最大共识,就是说出故事、写出真情、理出价值,一定要让读者读下去、读进去,读出共鸣来。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经常分析网上爆款文章的流量密码,必须承认,很多具有超高阅读量的文章,本身也就是评论,只是与传统媒体表现形式差异较大。在这个多介质的时代,不能再轻易用传统文体意识捆绑表达的自由空间。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经常说两个字——“不绕”,就是要一是一、二是二,一锤砸下一个钉子,一口吐出一句真言。

  所以,我们文章呈现出来的语态,就是小而美、短而精。

  别看这是一篇近5000字的大评论,但整体文章构成全是小段落、全是小碎句、全是小细节、全是小场景,连接起来,没有给人冗长感。这就是因为节奏和情绪都把握得比较好,让人能一口气读下去不觉得累。

  传统媒体人批评网络爆款文章,经常会说人家是“带情绪、带节奏”,对此,还真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如果“情绪”只是抱怨、只是戾气,“节奏”只是脱离真相、只是错误导向,那当然就是坏东西。但是,如果“情绪”本身就是真诚情感的浓缩,就是公共情怀的体现,这种情绪当然就是好东西。同样,“节奏”只要是把议程引向正能量的,是推向公平正义的,是助推问题解决的,这样的“节奏”,就是难能可贵的节拍。

图片

重庆日报评论团队在学习讨论。

  “最有深度是故事,最动人心在场景,最有思想在理论,最大价值靠传播。”这是我对部门评论转型定下的几句“口号”。我们确信,“故事+观点”模式,一定是评论创新的一种重要选择。司马迁写《史记》,往往就是先讲一通故事,然后在结尾以“太史公曰”来开启评论,古人尚且如此,在互联网环境下,评论写作更应该有勇气把好的传统发挥到极致。《致敬重庆 致敬人民》在“故事+观点”这方面,就体现得特别极致。

  比如,三次救火的大学生有着哪些心理变化,浇水保持清醒的摩托骑士为何会令人如此动容,不退一步的消防队员怀揣着怎样的理想信念,路边摆摊烧汤的夫妻为何要给志愿者多捞出一块肉……这些故事,这些细节,最能击穿人心。而把这些生活中的珍珠串起来的,就是重庆人在灾难面前守望相助的城市精神,就是这个时代包含的最难能可贵的价值元素。

图片

《致敬重庆 致敬人民》微信公众号推文页面。

  (三)

  作为一名职业评论员,我本人写评论已经超过20年了。写过几千篇评论,现在我越来越感到,凡是一流的评论员,首先就应该是个散文家,甚至是小说家。评论写作不应该流于简单的工具化,也不应该只有匠气没有匠心,要在这个专业研究和行业实践上真正“打深井”,必须得有大热爱、得有大情怀、得有大创新。改文风,说人话,以跨文体写作让评论更符合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既是态度问题,也是能力问题,更是责任问题。

  写评论,不要拘于形式,不必困于传统,我们的一些文章确实“不像传统意义上的评论”,但只要观点能和读者共鸣和共情,只要能把好声音真正传播出去,我们也应该勇敢和自信地说:“这也是创新!”(作者:单士兵)

 

  本期编辑:李莹 高淼 李永锡 吕彩虹 陈果静 樊杨

  实习:任金蕊 尹航

责任编辑: 普韵乔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