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光明献给你
【出片花】
(女)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有些人,虽然已经离去,但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在延续。
他们用道德的光辉点亮人心,用纯粹的爱温暖世界。
(男)江苏苏州、新疆伊犁,八千里路云和月,两地真情演绎民族大爱。
主持人:5月13号母亲节,在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四楼病房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妈妈眼含热泪,轻轻地为一位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年轻母亲巴依拉,揭开左眼的纱布。
【出录音】医生:“巴依拉睁开眼睛看一看,睁开看一下。好了。”
笪秋香的妈妈:“看得见吗?”
巴依拉:(哈萨克语):“看见。”【录音止】
主持人:这位家住苏州昆山的老妈妈名叫吴义平。不久前,失去了31岁的女儿笪秋香。女儿的眼角膜无偿捐赠给了眼前这位素不相识的哈萨克族年轻母亲巴依拉。见到巴依拉的第一眼,老妈妈无限的思念涌上心头……
在巴依拉的眼睛里,老妈妈仿佛看到了女儿盛满真诚、盛满笑意的大眼睛,情不自禁地亲吻着巴依拉的额头,泪水潸然……
【出录音】笪秋香妈妈吴义平、巴依拉相拥:哭声……
主持人:老妈妈强忍着泪水说自己又多了一位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女儿。
【出录音】笪秋香妈妈吴义平:“我第一个大女儿走了,现在又多了第二个女儿,是新疆的,她长得跟我女儿也差不多,也很好的。”
巴依拉:“妈妈,谢谢秋香姐姐给我带来的光明,我很感谢。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掉苏州的妈妈和爸爸,弟弟、姐姐,还有我还要来找我妈妈的。 ”【录音止】
【出音乐……】
主持人:一个是远在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年轻母亲,一个是江苏苏州的老妈妈,相隔万里,从未谋面。是什么让她们紧紧相拥在了一起,拥有了亲人般的情感?我们先来说一说27岁的巴依拉。巴依拉出生在新疆伊犁霍城县的牧民家庭,能歌善舞,热情善良。可是14岁的时候,她的左眼因为病毒性角膜炎,视力不断下降,看不清黑板,初二时不得不辍学在家。
【巴依拉出录音】“2001年,从开始就我这个眼睛就看不见了。他们说这个不能开刀。那个时候就点个药,吃药,就那个样子弄,花钱嘛多的很。” 【录音止】
渐渐地,巴依拉左眼几乎失明,右眼的视力也在逐步下降。早晚出门看不清楚路面,时常摔跤,即使是做家务、照顾两个孩子都十分困难。她经常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
看着女儿伤心的样子,妈妈古丽娜也偷偷的流泪。
【古丽娜出录音】“我心里难受的很,我们也没钱,最后她也嫁人了,以前一个眼睛,去年开始两个眼睛都不行了。她也辛苦的很,哭声…… ”【录音止】
主持人:医生告诉巴依拉,左眼角膜炎引起了角膜白斑,必须进行角膜移植手术。角膜移植,成为这个牧民家庭十多年来的一个最大愿望。可是,那个能照亮巴依拉一家的角膜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即使找到了眼角膜,上万元的手术费用,对于这个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家庭也只能是个奢望。就在一家人快要放弃的时候,伊犁州中医院流动眼科手术车在霍城县进行眼病筛查时,伊犁州中医院副院长许伟和江苏援疆医生刘彦无意间发现了巴依拉。江苏援疆医生刘彦:
【刘彦出录音】“我下去筛查的时候,就发现她这个情况。检查以后呢发现,虽然复杂,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她复明。正是她这种对光明的渴求,感动了我们。”【录音止】
主持人:新疆没有找到合适的眼角膜供体,万般无奈下,刘彦向苏州驻霍尔果斯援疆办求助。援疆办的工作人员非常同情巴依拉的处境,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在2011年开展了“眼看苏州”百例角膜移植慈善工程,并在苏州市红十字会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苏州红十字理想眼库。“眼看苏州”角膜移植慈善工程原则上只针对苏州户籍,考虑到苏州是霍尔果斯的对口支援城市,两地有着深厚情谊,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决定把巴依拉列入免费手术名单。
【出音乐……】
主持人:与此同时,远在苏州昆山的姑娘笪秋香也正在与病魔抗争。笪秋香,1982年出生在桐城市大关镇缸窑村,为人热心,乐于助人。1996年进入初中那年,迫于生计,父母来到昆山打工,笪秋香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在小学读书的弟弟,还要照料家中的田地和菜园。但这个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女孩,并没有被生活的艰辛压垮,年年被评为优秀团员、优秀干部。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支持弟弟读书,初中毕业之后,笪秋香毅然赴昆山学艺。勤劳能干的她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昆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家理发店,还在昆山市买了一套房子。笪秋香的父亲笪文平:
【笪文平出录音】“她要做的事情,她做不到她是不行的,性格倔强。”【录音止】
主持人:笪秋香的二婶徐英梅告诉记者,笪秋香是个热心肠,平时就经常帮助别人。
【徐英梅出录音】“这个女孩嘛,很阳光的,她做什么事情都是想着别人。从小一直受过很多苦。想着弟弟,想着父母,很拼命地赚钱什么的,一点点积蓄全部都留给弟弟和爸爸妈妈。”【录音止】
主持人:生活刚刚有了曙光,不幸却降临到笪秋香的身上。去年,她被查出患有胸腔纤维肉瘤,先后经过七八次手术。病重的笪秋香想到了捐献器官,她希望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了,移植的器官还能延续别人的生命,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是病重的自己回报社会的唯一方式。一开始,家人难以接受。在妈妈吴义平的眼里女儿的眼睛最漂亮。
【吴义平出录音】“她眼睛长得很漂亮,我觉得做父母的真的不忍心。所有的器官都可以捐出去,能救许多人的,她早就做我的工作。就说,妈妈,人死了,要救人家。然后我们也就同意了。”【录音止】
主持人:今年4月23号,在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后,笪秋香拨通昆山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向工作人员表达了自己器官捐献意愿。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病区,笪秋香忍住疼痛,颤抖着手,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上按上了手印。父亲笪文平也含泪在器官捐献自愿书上签了字。笪文平哽咽着说:也算是了却了女儿的心愿,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捐献眼角膜,让有需要的人告别黑暗,重见光明。
【笪文平出录音】“做父母的来讲,自己的孩子病危的时候想着别人,为后人做点贡献,协议字是我签的。”【录音止】
签下捐献书以后的笪秋香,虽然越来越虚弱,但却每天面带微笑。也许生命的长度无法掌控,但一家人坚定地选择给别人光明,延续生命!
【出音乐……】
主持人:5月7号凌晨1点,年轻的笪秋香带着对生命无限的渴望,离开了亲人和关心她的人。临终前,她多次握住父亲的手,请求父亲一定要完成她的心愿,把她的角膜用于家庭贫困的患者。女儿走后,笪文平含泪拨通了苏州市红十字理想眼库的电话。
【笪文平出录音】“我女儿离开人世以后,大概十分钟以后,电话是我打的,当时打电话我考虑到我爱人心理压力承受不了,我说能不能来迟一点?因为我女儿是1点24分出事的,电话大概是在一点半左右打的。”【录音止】
主持人: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眼科专家赵庆亮赶来,为笪秋香进行了眼角膜摘除手术。按照笪秋香的遗愿,笪秋香父母希望把女儿的眼角膜捐给贫困患者,并能见到受捐者。
5月8号,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专门派医疗队飞往新疆伊犁。因为巴依拉眼部病情复杂,考虑到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决定接巴依拉到万里之外的苏州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5月10号一大早,我们的记者晓童跟随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的医疗队和巴依拉夫妇,踏上了去苏州的旅程。
【出录音】
记者晓童:“我们今天早晨大约九点五十分左右呢,巴依拉和她的丈夫金斯走上了飞机,他们俩是第一次坐飞机。巴依拉,怎么样? ”
巴依拉:“我现在特别高兴,有一点紧张,耳朵疼一点。”
记者晓童:“马上要去苏州了哦,你想象一下苏州是什么样子呀?”
巴依拉:“很美的,很大的地方吧”。【录音止】
主持人:巴依拉到达上海浦东机场后,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专门安排两名就读苏州大学的哈萨克族学生去机场迎接巴依拉,并立即安排巴依拉住院。医院还特地为远道而来的巴依拉夫妇准备了生活用品和馕。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巴依拉,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到苏州做手术,像是做梦一样。
主持人:5月11号中午12点15分,牵动苏州和伊犁两地人心的角膜移植手术开始了。那一刻,万里之外的伊犁,巴依拉的亲人也在焦急地等待着手术的消息,记者晓童当时从手术室发回报道,通过电波第一时间传递手术的最新进展。
【出录音】记者晓童:“我现在是在万里之外的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手术室门口,这里正在进行一场跨越地域、跨越民族,承载着江苏人民和新疆人民深情厚谊的角膜移植手术。此时此刻,江苏苏州各大媒体也都聚集在这里见证这个时刻。那现在这个手术进行地怎么样呢,我们现在请理想医院的副院长李岳亮来给大家说一下,今天这个角膜手术难度有多大?”
李岳亮副院长:“今天的角膜移植呢,我们是做的穿透性角膜移植,第一步呢先把病变的角膜组织去掉,然后把供体角膜移植片安放到我们的患者的角膜上面,然后呢用一种特殊的缝线把它缝上去。”
记者晓童:“李院长,咱们现在是不是进行到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把这个珍贵的角膜植入到咱们巴依拉的眼睛当中?”
李岳亮副院长:“是的。我们现在正在把那一枚角膜安放在了巴依拉的眼睛里去,正在做缝线呢。”
记者晓童:“现在巴依拉的丈夫一直盯着手术室的门口,金斯,怎么样?”金斯:“紧张,现在。老婆子好好地出来,高高兴兴地。” 【录音止】
主持人:手术进行1个小时后,巴依拉被护士推出手术室。
【出录音】记者晓童:现在我们看到巴依拉是坐在轮椅上,左眼是蒙着纱布,有只眼睛是闭着的,可能因为麻醉的缘故。巴依拉说两句,家人在听收音机。”
巴依拉:(哈萨克语)……
记者晓童:“我们请许院长给大家翻译。”
许院长翻译:“手术做完了,她说手术做得很好,心情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等我揭了纱布能看见的时候,会很高兴地告诉大家,请家里面人放心。”
记者晓童:“妈妈要跟你说话。”
巴依拉和妈妈通电话:(哈萨克语)……
许院长翻译:“她就给她妈妈汇报,手术做得很好。”【录音止】
主持人:手术后一个星期,巴依拉的左眼视力恢复到0.2。5月18号早晨,她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恩人笪秋香家里表达感激。她特地换上了最喜欢的民族服装,还给吴妈妈买了礼物。
【出录音】 “这是弟弟、这是二婶,二婶最喜欢秋香了。”
二婶:“好好地看这个世界。”
笪秋香妈妈吴义平:“做我的女儿吧,我一看到她就看到我的女儿。”
巴依拉:“嗯,我的现在妈妈了。”
笪秋香妈妈吴义平:“祝你早日康复!”
巴依拉:“嗯,我也以后看你们。我很感谢你们。” 【录音止】
主持人:笪秋香父母看到眼前的哈萨克族女儿感到很欣慰。
【出录音】笪秋香妈妈吴义平:“这女儿也不错,我看到这个女孩子像我的女儿差不多,我心里今天很安慰了。”
巴依拉:“我的亲妈妈一个样了现在,亲爸爸也一样了,你们丫头不在,我在。我以后,还要这地方来呢我,我找你们。我听说有一个弟弟,那个姐姐,你们四个全部我心里一直占下,永远不会忘掉,没有你们的话我这个眼睛就看不见了。我很感动,我很感谢你们。”
笪秋香妈妈吴义平:“女儿,欢迎到我家里来,妈妈做饭给你吃。”
巴依拉:“嗯,这是我的心意。”
笪秋香妈妈吴义平:“谢谢女儿!”【录音止】
主持人:笪秋香的弟弟也激动地说:
【出录音】“我挺为我姐高兴的,她现在把这个眼角膜捐给她能看到光明,我挺为她高兴的。”【录音止】
主持人:巴依拉还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和对笪秋香姐姐的感恩之情。
【出录音】巴依拉唱哈萨克语歌曲《高兴》:“……”
送别声:“等弟弟的那个小孩生出来以后,会寄给你照片的。常联系!再见!”【录音止】
主持人:告别了苏州的妈妈,当天下午(5月18日),巴依拉夫妇在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医护人员的护送下,乘飞机回到了乌鲁木齐。江苏援疆办工作人员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迎接巴依拉,为重见光明的她送上了鲜花和祝福。
【出录音】
援疆干部:“我是江苏援疆指挥部的,欢迎你回来啊!”
巴依拉:“谢谢,谢谢。”
援疆干部:“听说你晕机了,现在感觉怎么样?”
巴依拉:“现在很好。 ”
援疆干部:“回去好好休息哦。”
巴依拉:“嗯,好,谢谢你们 。”
援疆干部:“我们的医生会跟踪搞好服务医疗方面的一些服务工作。”【录音止】
主持人:昨天(5月19号)下午,巴依拉带着苏州最美丽的眼睛回到伊犁。伴着小雨,巴依拉的亲人们手捧着点心在门口迎接。
【出录音】亲人们哈萨克语问候:“回来了,眼睛怎么样?”【录音止】
主持人:一下车,巴依拉奔向两个孩子身边,紧紧抱住,亲吻着儿子和女儿。巴依拉的母亲古丽娜看着女儿带着明亮的眼睛回家,泪流满面:
【古丽娜出录音】“她眼睛能看到了,我也心里高兴得很,我们全家人全部都谢谢。”【录音止】
主持人:看到重见光明的巴依拉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面,在场的每个人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江苏援疆指挥部副总指挥张余松说:【张余松出录音】“这样跨越万里的一个人间大爱,传递了我们江苏人民的一种温暖,我们新疆跟江苏心连心、一家亲、手拉手,也体现了我们江苏和伊犁两地人民浓浓的民族深情。”【录音止】
主持人:凝聚着新疆江苏两地的浓浓深情的美丽眼睛,照亮了巴依拉人生的道路。巴依拉的视力还在逐渐恢复,她对今后的生活,有着不少的打算。
【巴依拉出录音】“我现在想小一点的商店开一下。我的两个娃娃上学以后那个姐姐一样,当好人,帮助别人。”【录音止】
【出歌曲】《你是我的眼》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
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
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
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歌曲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