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社视觉中心美术室主任罗杰发言。
我与我所在的团队是一群特殊的记者,我们不会冲到一线去记录新闻事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后方,用手中的画笔,通过创意,用美术创作的方式来再现新闻,表达观点。我所在的单位是中国日报视觉中心美术室。美术室的具体工作是从事新闻美术创作,下面我就从对外传播和美学的角度,分享一些中国日报新闻美术实践。
中国日报充分发挥在新闻美学上的优势,通过美学体系创新,以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形式,依托中国日报对外传播平台,更好地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我所在的中国日报中心美术室有四大特色,即“斗争”、国风、文创和交流。
我们用新闻漫画做好舆论斗争,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中国日报新闻漫画的题材以国际大事为主,创意上运用西方读者能够理解的西方典故,可以说是“洋味”十足。如果说中国日报是对外传播的主力军,那么美术室就是“尖刀连”。我们获奖无数,8人的美术室团队中有4人独立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们通过美国“画题”展开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的舆论斗争,揭批美式人权、民主、自由的真面目。我们还用民生“画题”回应国际关切,用科技“画题”聚焦世界议题,用环保“画题”展现大国担当。
中国日报漫画《对比》
我们用中国风新闻插画,连接中外,沟通世界。中国日报新闻插画,以东西方美学的融会贯通,传统与科技手法的相互交融,绘画艺术与版式设计的有效配合为特点,受到东西方读者的青睐。我们将中华美学元素比如纹样、图式等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结合共用型、正负形等装饰画构图技法,不断扩展当代中国风绘画的应用。
中国日报漫画《贸易保护主义对自身没有保护只有伤害》
我们用文创产品传播文化,展示文明。文彧工作室创新对外文化传播方式,秉承“以国风传文化,以文创传文明”宗旨,发挥文化创意类产品独特性、故事性、创新性跨文化交流作用。
我们用交流活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理念。中国日报社与6家一线美院成立了“画时代”美院国传联盟。在中国日报社主办的少年会客厅栏目中,我们以跨时代为主题,邀请来自6所美院的留学生,通过艺术的方式进行交流创作,共同描绘出他们心中的中国文化。节目播出当晚观看量破百万,国内总传播量上千万。我们主办了两届“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漫画插画大展,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更好地向全世界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与张艺谋团队合作,打造冬奥会的主视觉元素——“雪花”,将文化符号与冰雪造型融为一体。“雪花”的诞生,经历了上百次方案的修改,其背后蕴含着以小见大、一叶知秋的含义,这个设计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思想。我们为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创造的亚洲45国新时代画卷,长达185米,现场视觉效果震撼。我们为上海进博会创作的青花瓷风动画,将进博会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总结为八个关键词,在一张长卷上通过动画展开。我们以中华美学的形式,提升重大主题报道对海外受众的吸引力,如在党的二十大报道策划中,我们设计了九张插画,既能分解独立展现在每个版面,也可以拼接在一起,形成一面飘扬的红旗。
未来,我们将持之以恒地用中华美学不断提高对外传播效能,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用新闻美术作品为对外传播注入“美的力量”,用手中的画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无愧于中华民族、无愧于新时代、无愧于总书记的新闻工作者。
(作者罗杰为第17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中国日报社视觉中心美术室主任,本文据作者在中国新闻奖研讨活动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