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早班主任:“地震了?”

2024-04-07 10:47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4月3日,台湾花莲海域发生7.3级地震,杭州多地有明显震感。潮新闻·钱江晚报各部门第一时间出击,快速整合各部资源优势,通过文字、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滚动播发新闻报道。

  潮新闻如何快速反应?有哪些可供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中国记协微信编辑部“我在现场”栏目邀请到潮新闻记者胡大可、应圆、刘栋、卢一,介绍今早的经历。

  本栏目长期征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 | 早班主任:“地震了?”

  本文作者:胡大可、应圆、刘栋、卢一

  (一)

  8点,潮新闻采访中心群里,早班主任发了一条:“地震了?”

  几乎同一时间,群里消息就多了起来。大家纷纷将相关信息、自身感受、拍下或者收到的视频,一段段发进中心微信大群。

  跑地震局的记者很快发来地震局官微的权威消息。

  第一条关于《台湾地震,浙江多地有震感》的稿子在8点07分签发见端。

  此后,信息不断更新滚动,来自温州、衢州,许多人们避险的图片视频,经快速核实后更新。

  9点01分,编辑部收到线索——从衢州来杭州的高铁晚点。

  部主任布置跑线记者跟进,经核实和连线采访,9点17分,关于地震影响车站出行的稿子见端。此后,编辑部还及时跟进车站的官方消息、巡线检查的通知、车站滞留乘客的讲述、车站应急举措等。

  

  同时,另一路记者出发赶往现场,针对大面积滞留出深度稿件。

  这次地震对浙江的影响有多大?强震应不应该跑下楼?海啸会不会影响浙江海域?针对这些公众关注度高的问题,中心主任继续安排各跑线记者跟进采访、快速出稿。

  截至4月3日中午11点50分,地震发生不到4个小时,采访中心关于台湾地震本地影响的稿子已签发8条。

  (二)

  为什么能做到如此快速?

  这得益于采访中心团队的协同快速反应以及滚动出稿机制。

  采访中心日常安排一个部主任白班,一个部主任晚班,同时会有一到两个部主任协助班。永远有一到两位部主任早上7点在办公室就位,应对类似突发。

  突发事件发生后,值班部主任会调集全体记者滚动播报。有时,前方来的消息仅仅是语音,后方团队会分工整理成文,在确保信息真实、准确情况下快速出稿,做到全网首发。

  另外,采访中心深耕本地,深得读者信任。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通过不同渠道,收到了许多读者反馈。

  做到快速,也得准确。这次地震稿件中,有一段高架上“灯杆晃动明显”的视频,因无法核实到第一作者,编辑部未采用。

  (三)

  全媒体时代,视频和直播为人所关注。

  潮新闻视频创作中心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快速传播。

  结合自己拍摄、朋友圈下载的小视频,视频值班记者快速剪辑、迅速成片,3条小视频被第一时间发布到短视频平台、潮新闻客户端。

  同时,编辑部联系上在台湾的网友,得到现场视频和口述,快速剪辑、整理成稿。《潮新闻独家连线台湾网友:台湾各地都有地震灾情消息 民众已开展震后应对工作》送审发布潮新闻客户端后,流量很快突破1万+。

  如何在第一时间发起直播、滚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经讨论,编辑部决定采用演播室+视频双窗的直播方式。

  直播部两名编辑负责搜索视频、寻找在台人员进行连线、整理文字;导播汇总视频后导入导播台,准备多路备用信号;主持人开始播报地震相关动态;摄像则在演播厅架设机器调试好参数开始拍摄。

  编辑、导播、记者、主持,大家迅速进入状态。上午10时30分,《持续关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直播正式开始。潮新闻客户端、抖音号,钱江晚报微博、视频号等内部平台转发,央视频等央媒转发。

  3个半小时的直播,全方位报道了台湾花莲地区的地震情况和后续救援等消息,回答了网友关切。直播中,编辑部还通过省台办联系到浙江在台人员进行电话连线,为受众播报最新信息。

  (四)

  

  8点起,负责潮新闻微信、抖音等平台的对外传播合作中心工作群持续刷屏。

  钱江晚报微信编辑快速完成素材整合,通过提炼细节反复比较了多个角度的标题,核实无误后汇报值班领导,仅20分钟完成编稿、标题制作、推送,一个小时总阅读超20万。

  抖音值班主任是集“采写编拍剪”技能于一身的多面手。突发地震时,她遇见一位邻居称自己“从17楼奔下”。她迅速进行拍摄剪辑,视频很快发布到潮新闻抖音号上。截至4月3日下午三点,潮新闻抖音号“台湾7.3级地震”合集已发布10多条短视频,总播放量超7000万。

  潮新闻上下联手,各部门紧密协作,快速、准确出击……地震相关情况,正在持续追踪中。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请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李永锡、樊杨

  实习:尹航

责任编辑: 张泽月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