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脚沾泥土笔润真情 携手共绘皖美图景——​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安徽行活动侧记

2024-04-26 20:20 | 来源: 安徽日报客户端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各位请快一点!我们要出发了。”“再等等!”“还有一个问题!”4天时间,行程近900公里,他们一刻不停,用心感受这里的历史文化,深入探究这里的创新成果,用镜头和纸笔细心描绘这里的绿色发展图景。

  4月22日至26日,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四力’实践”安徽行活动举行,各地新闻界资深编辑记者以“牢记嘱托闯新路,携手共绘新图景”为主题,赴合肥市、六安市开展实地调研培训,学习和宣传安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努力和实践。

“科里科气”兼具“文里文气”

  走进安徽创新馆,近1900项“黑科技”让媒体记者目不暇接;探秘科学岛,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人造“小太阳”等重大科技成果震撼人心;寻访创新成果转化,国盾量子的量子通信、蔚来汽车的机器人工厂、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产业链见证科技走进生活……

编辑记者在合肥科学岛采访 李博 摄

  到了安徽,才明白什么是‘科里科气’。”在合肥期间,科技日报记者李子祯被安徽的创新成果“迷住了”,“之前就听说中科大的基础研究做的很好,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这次终于眼见为实了。”

  在李子祯看来,安徽不仅创新项目让人“眼花缭乱”,科技成果转化也硕果累累。“集产、学、研、用于一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态链条。”不仅如此,她还发现安徽是惜才之地,“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还有全面的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怪不得这里人才辈出,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事实上,安徽不仅“科里科气”,还兼具“文里文气”。

编辑记者在安徽省博物院采访 李博 摄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显学;位于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刚刚公布的淮南市武王墩墓是迄今楚国最高等级墓葬……

  在安徽省博物院,中国税务报记者徐沙浓领略了很多独具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藏品。“馆藏的铸客大鼎造型设计很有力量感,体现了春秋时期我国青铜工艺的高超和先进。”她说,自己将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安徽的厚重历史,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和建设文化强省的道路上贡献媒体力量。

“红色星火”点亮“振兴新路”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旗帜竖起来……”看着眼前连绵不绝的大别山脉,陕西日报记者李本良不自觉地哼起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红色歌谣。

  这首《八月桂花遍地开》的诞生地就在安徽金寨县。金寨县是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核心区。战争年代,这里组建了12支主力红军,当地10万儿女为国捐躯,走出了洪学智等59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他深情地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编辑记者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前合影 李博 摄

  8年后的同一天,参加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四力’实践”安徽行活动的编辑记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金寨县,来到了铭刻着“燎原星火”的烈士纪念塔前。

  一束鲜花,三道鞠躬,肃服长立,深情缅怀——在众人的注目下,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先烈们洒下的血仍感温热。

  “这里的每一件馆藏,无不向我们诉说着老区的红色传统和深厚的大别山精神,这次中国记协组织大家来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寻找初心之旅,更是一次感受红色底蕴的精神洗礼。”参观完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济南日报记者曹雷动情地说,他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讲好安徽新时代发展故事。

  安徽的“红”,不仅记录了先烈们不计生死、舍生取义的革命信仰和家国情怀,还续写着这片土地蓬勃振兴的红色华章。

  与8年前相比,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考察调研,与乡亲们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如今的大湾村,不仅脱了贫,还走出了生态旅游致富的新路。

编辑记者在大湾村农产品销售中心采访 李博 摄

  “我们看到了崭新的民宿,看到了游人如织,这里的村容村貌和老百姓的生活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精气神和过去不一样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宋海蕊说,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给当地的干部群众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在当地广大干群的不懈努力下,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村庄摆脱贫困,取得惊人的发展成绩,“我相信,村民的日子一定能过的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甜蜜。”

    绿水青山成就“金山银山”

  汽车在霍山县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一阵,远远便能望见巍峨的佛子岭水库大坝,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坝。

  为什么要在这里建水库和大坝?1950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河南、安徽两省共有1300多万人受灾,4000多万亩土地被淹,中央随即做出要根治淮河的批示。佛子岭地处安徽霍山县城西南腹地,淠河上游,每逢汛期,淠河一旦发生洪水,为害甚烈,在此地修建水库成为治理淮河的一个关键工程。

编辑记者在佛子岭大坝上采访 李博 摄

  1951年10月10日,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大学生响应号召,迅速集结。经过三年建设,佛子岭大坝以雄伟的姿态横跨在淠河两岸,令国内外水利工程界叹为奇迹,为新生的共和国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70年后的今天,站在水库前抬头仰望,中国水利报记者魏晓雯依然忍不住为这座稳如泰山的建筑点赞:“隧洞表面那些凹凸不平的痕迹,一看就是当年工程建设者徒手凿出来的,特别震撼。”她说,自己被江淮儿女当年战天斗地的精神所感染,一定会讲好新时代的安徽水利故事。

  佛子岭水库不仅挡住了水患,还守住了霍山的绿水青山,当地群众更是靠山吃山,走上了种植石斛发家致富的捷径。

  据了解,霍山县共有石斛基地面积1.82万亩,产业从业人员约1.8万人,生产经营主体2600余家,流转土地、山场约3万亩,为群众带来租金1000多万元、劳务收入8000多万元,产业综合产值达52.79亿元。

编辑记者正在拍摄霍山石斛 朱京京 摄

  在霍山县黑石渡镇清潭沟村霍山石斛原种保育基地,看着从石头缝中长出的“仙草”,农民日报记者陈艺娇举着手机拍个不停。“仔细听了这里的介绍,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安徽在农业绿色发展上,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她觉得,石斛产业是安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会持续关注这里,用我在这次采访中的感受,继续写好安徽乡村发展故事。”

  全国新闻采编骨干对安徽的持续关注,是厚爱更是鞭策。安徽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出创新发展新路径。

  大美安徽,期待与您再次相遇!(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逸群 李博)

责任编辑: 张景云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2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