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师父走4年了,她从未忘记

2024-05-06 09:54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今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山西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湘,已入行30年。她深情地回忆自己的师父——一位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新闻事业的记者张敬民。

  什么是记者?好记者是什么样?希望本文能给你启迪。

  本栏目长期征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 | 师父走4年了,她从未忘记

  本文作者:陈湘

(一)

  1992年,我考入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路上,我的领路人是一位记者,他叫张敬民。

  刚入行我就听说,1985年,他和同事沿着当年“走西口”的荒凉古道徒步去采访。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走西口?

  他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过去逃荒走西口的人和他们的后代,今天又如何谋生呢?我想去看个究竟!

  总待在城市里、泡在会议上,脑子不转,嘴贵手懒,作品不会生动,人也就平庸没斗志了。一个记者,如果是这样的状态多可怕!

  我又问:那为什么要坚持徒步?

  他说,沿西口路采访,很多地方,汽车、自行车没法到达。当年人们逃荒,可不是坐车、骑车去西口的。自己不走一回西口路,就体会不出当年穷苦人走西口的艰难!记者,脚不沾泥土,立不起身。

  82个日日夜夜,1000多公里辛苦跋涉,他和同事们穿越晋、陕、蒙三省区的上百个村庄,从山西一直走到了内蒙。在田间、在炕头,访问了上千人,边走边写边发稿件,这一程走完,发表了四十万字的新闻作品,撰写出版《西口大逃荒—记者徒步走西口纪实》。

  那年,记者张敬民,26岁。

  我感叹:“26岁,您竟然有这样的勇气?”

  他说:“1935年,范长江26岁。他从成都出发,历时十个月,3000公里采访,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完成了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他是我的榜样!记者,首先是行者。行,是身临其境,田野调查;行,是感同身受,情同此心。”

(二)

  张老师给了我对新闻职业最初的认知。1995年秋,他带着我们年轻记者,沿着山西境内的古长城去采访。

  在历时95天、10000多公里的路上,20岁的我走过其中一段,永远忘不了这样的景象:

  耀眼的金黄一次次闯入视线,那是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金色的花朵铺天盖地盛开在山间谷底,崖畔坡头,硕大的葵盘朝着太阳喷薄出生命的炽热。我的心顷刻间为之震颤。

  种下这片向日葵的,是一个叫韩五十一的保德汉子,是家里的长孙。

  有一年黄河泛滥,把家冲走了,把疼爱自己的两个姐姐冲走了,只留下年迈的奶奶、伤心欲绝的妈妈和无助的弟弟、妹妹,生活的艰辛从此落在韩五十一的肩上……他一个人在河边坐了很久,站起来,在一片滩地上撒下向日葵的种子。花的小苗钻出土地,一天天向上长着,韩五十一的希望也一天天长着。

  他在黄河水冲刷过的河道两岸栽种上一株株枣树、海红果树,枣花开了,枣儿红了甜了,一颗颗捡拾到笸箩里,摊开晾干,装进麻袋,蹬着三轮怀揣着馒头到城里贩卖,饿了啃口馍馍,渴了喝口冷水,枣卖出去一点儿,钱攒一点儿,再买一点儿盖房子的料,凭着年轻的力气,一小车一小车拉回黄土,打成一块块土坯,盖起了自己的房子,冲走的家又回来了,果品加工厂办起来了,日子红火起来了。眼前的韩五十一眼睛里的光越来越明亮,他说:“人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有多难都不要趴下!”

  我写下了他的故事。

  看过稿子,张老师问我:什么样的黄瓜最好吃?

  “当然是顶着黄花,带着细刺,一抓会扎手,一掐能掐出水来的。”

  他说,新闻也一样。记者是顶着露珠的人,应该采集最新鲜的东西。记者是一滴水,要想不干涸,只有融入生活的海洋。

  老师的话给了我很深的思考:世间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缺少好故事,而是缺少路上的有心人、路上的好记者。好故事都在路上,都是亲历、耳闻、目睹、体验而来,生活才是新闻的源泉!

(三)

  在山西忻州河曲的古渡口,只见老老少少围着一个人,他手执一把四胡,拉着曲儿,放声唱着。

  “这是二人台。唱歌的人叫贾德义,这人和这曲儿都是国宝!”张老师说。

  周围的老乡热情地和张老师打着招呼,张老师不是外人,他像是回到了家,和亲人团聚。

  原来,自1985年那次走西口,张老师就和乡亲们结下了深深的情谊。那晚,在贾德义家一间不大的土屋里,他们盘腿坐在炕上边讲边唱,我入神地听,屋子里热气腾腾。

  一名记者,就是要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现实生活中,投入到和人民群众的情感中。

(四)

  张老师常说,若想做好新闻工作,从业者必得从心底里认识和理解情怀为职业所属的真正意义,用偾张的血液心甘情愿地为这项事业付出和泼洒。

  所以,2000年,正值人民广播事业创立60周年之际,他牵头特别策划,大手笔制作了16集系列广播专题《划破夜空的灯塔》。尽可能遍访人民广播事业第一代创建者、开拓者,用丰富、详实的新闻事实和珍贵的音响资料,全景式再现了从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到1949年开国大典这段时期人民广播事业波澜壮阔的历程,讴歌老一辈广播工作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延安精神。

  所以,他常牵挂山西人走西口的河曲渡口,牵挂那些年逾古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祖辈留下的文脉瑰宝,怎样好好地保护下去,我们记者应该去发现、去探寻,更应该去保护、去抢救。张老师说,这些传承人其实就像是一盏盏灯,我们的作用就是让这些灯永远亮着,让后人都能够看到这盏灯的光芒。

  2017年11月9日,凝结了张敬民老师从事新闻职业近40年情感积累和实践真知的两本书《行者说——新闻实操经要》《行者践——新闻实战手记》首发式在太原举行。

  张老师在自序中说,“从事新闻事业几十年,我是把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原原本本直述出来。”他不止一次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记者,只有把新闻当成毕生追求的事业,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你的使命和职责。

  我的老师张敬民,从他1980年拿起新闻写作这支笔到2020年,这个用命写字、发声的记者,生命定格在61岁,这两本书是这个新闻人生命的留言!

  背影走远,可他带着我们绕山梁、走矿区、到田间去采访的那些印记还在,“生活远比想象精彩;学会体验平凡人的甘苦;每一件作品都要放在时代的天平上称一称,量一量”,这些叮咛还在,这是力量,永不消散!

责任编辑: 葛燕燕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14121235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