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广电集团记者杨川源给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来稿的第一句话是:对现场,我有执念。她说,有些瞬间在报道中匆匆而过,让人顿生遗憾,所以要抓住瞬间,增强传播的穿透力。
以“一瞬间”命名的栏目,尝试从优化传播思维、创新表达方式、转换传播视角等角度,收获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今天,让我们跟随杨川源的脚步,共赴“一瞬间”。
一瞬间,凭什么有穿透力?
本文作者:杨川源
对现场,我有执念。捕捉现场瞬间,就像赛场角逐,充满挑战。
然而,那些触动人心、耐人寻味的瞬间,总是在报道中匆匆而过。作为蹲点记者,每每都会心生遗憾,觉得没说完,没说够,没说透。
新媒体传播时代,来自基层一线的“一瞬间”正是主流媒体建立与受众联系的突破点。群众需要的是轻巧、贴近的传播,我们就必须转作风、改文风,以最快速度,把那些淹没在完整叙事逻辑里的“一瞬间”及时精准地拎出来,有效增强和释放它的穿透力与传播力。
浙江广电集团新媒体专栏《一瞬间》正是在这样的焦虑中应运而生,主打“换个角度读理论”,尝试把党的理论与新闻一线调研相结合,突出瞬间感悟,连通受众共鸣。
我们集中力量做两件事。第一,重新定义“碎片化”:深挖“碎片”价值,把“碎片”变成“段落”,转化成传播力“触点”;第二,理论“人格化”表达:通过具体的人和感受,强化群众视角,让理论传播更具有时效性、故事性和贴近性。
改革,是《一瞬间》的第一属性。我们着力解决创新理论传播中的三大难题。
(一)
第一,解决从“我”到“你”的问题。
从“我的逻辑” 到“受众的逻辑”,是传统媒体理论传播的第一关。很多时候,我们的报道写着写着就忘了为什么写、为谁写,习惯了想当然。而新媒体传播恰恰需要的是在“一瞬间”建立受众关系,让大家在“一瞬间”里找到自己。
第一期节目《一瞬间:我看见太湖曾经的痛》就是从 “全国首个生态日”蹲点湖州,我爬进南太湖老渔船船舱的那“一瞬间”开始的。船舱的门很小,顾不得镜头形象,我第一次手脚并用爬了进去。
已经废弃了近20年的旧渔船,船舱里根本站不起来,直不起腰,两块木板就是灶台,没有底的桶就是厕所,睡觉要到下面更加黑暗潮湿的舱里,炒菜、吃饭都要跪着……我惊呆了,这时老渔民朱大伯撸起裤管,一道20多厘米长,像大蜈蚣一样的手术伤疤,见证了太湖渔民的常见病——风湿……
蹲点中的真实一瞬,让我穿越回20年前南太湖的几千条“船屋”,2万多渔民曾在逼仄的船上生活。正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八八战略”,绿色发展的理念挽救了太湖岸线的生态环境,也开启了朱大伯和众多渔民的新生活。
今昔对比,如此强烈,从“能不能”,到“信不信”,触手可及的身边故事,让太湖沿线老百姓20年间见证的绿色发展之变的感悟扑面而来。
节目一推出,引发了广泛共鸣,湖州市委书记看到后,要求全市上下都要关注这样的“一瞬间”,还专门打电话,跟我讨论如何抓住更多这样的发展瞬间,推动发展。这也是第一次,一位市委书记,因为一个新媒体视频,跟我聊了这么久。
从“我”到“你”,“一瞬间”的穿透力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