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岳叔叔,你在哪里?

2024-05-31 10:53 |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六一儿童节将至,我们邀请到许多孩子的童年偶像——陈岳叔叔,讲述他的成长奋斗故事、坚守的价值理念和在传媒格局巨变中如何做好少儿栏目的思考。

  陈岳叔叔这些年,哪些变?哪些没变?请看全文。

  本栏目长期征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快叫陈岳爷爷!”

  2017年夏季的一天,44岁的我在小区散步,一位素不相识的邻居妈妈突然指着我,对宝宝兴奋地说道。

  “我们都叫你陈岳叔叔,我孩子自然该叫你陈岳爷爷啊!”

  回忆那次相遇,真是感慨良多——二十多年过去,许多听我讲故事的孩子,现在也有孩子了。

  六一儿童节将至,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联系我,希望我为大家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时光一瞬,我的现场——在电视机前,在悠悠岁月,在孩子身边。


  (一)

  与电视结缘,实属偶然。

  1996年,师范大学毕业后,我如愿以偿,成为成都名校树德中学高中部的语文教师。一年半以后,一位在成都电视台工作的老同学找到我——“我们这儿有一档教育文化类节目,有没有兴趣在荧幕前当老师?”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接下了这份兼职。后来,学校和电视台工作冲突,我留在了电视台,成为一名专职主持人。

  又过了两年,那档节目因故取消。那些日子里,我寻找着回学校当老师的机会——因为我始终觉得自己可能还是最适合做老师。

  在这期间,台里翻新一个演播室,技术部门同事见我闲着,把我拉过去试试灯光和音响。

  “讲两句吧,咱们录一段看看效果。”

  对着镜头,我即兴讲了前些天给侄子讲过的《猫和老鼠》。送审领导时,本来是为了检验灯光和音响效果,没想到领导竟对我讲的内容很感兴趣。

  “我觉得可以把动画片资源用起来,开一个讲故事栏目。”

  (二)

  最先提出的节目名叫《陈岳哥哥讲故事》,这个提议被我拒绝了。

  大学毕业后我就是高中老师,同学们都叫我陈老师,突然让小孩子叫我“哥哥”,我觉得太别扭。

  在我的坚持下,栏目名字最终定为《陈岳叔叔讲故事》。

  回想起2001年元旦,第一期节目开播,我讲的便是《格林童话》里的《猫和老鼠》。

  从那天起,栏目每天固定时段播出。节目仅播出一个多月,走在街上,或是乘公交车,常会被孩子和家长认出——

  “那不是陈岳叔叔吗?”“还真是,见到活的陈岳叔叔了!”

  从开办以来,这个节目一直保持三个人——一位摄像兼后期制作杜箭(后来是孙浩,几年后是吕宇,一直到现在),一位编导李国英(几年后先后是刘佳、徐田、谢荔,再后来多年里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大姐崔威),还有一位主持人,也就是我。

  一开始,我们选择的更多是经典童话故事、民间传说故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名著里的儿童故事。

  后来,2005年成都电视台少儿频道成立,节目影响力慢慢提升,一些出版社、少儿文学作家愿意为我们提供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杨红樱老师的“马小跳”系列。

  那些年,杨红樱老师曾给我们独家授权,我们几乎把“马小跳”的全部故事都搬上了电视荧幕。

  得益于电视发展的黄金时代,《陈岳叔叔讲故事》的高收视率维持了近10年,甚至一度超过台里购买的爆火电视剧。2008年,我获得了“金话筒奖”,当年,这是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评委老师说,做少儿节目的男主持人凤毛麟角,能有这样的影响力真是独一档。

  讲述这些,并不是要说自己当年有多辉煌或如今有多失落——往事如烟,就像一部美好的电影,我一直庆幸自己赶上了广播电视的黄金时代,又恰巧发挥了自己的光热,换句话说,能陪伴一代孩子走过一段成长之路,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是我最美好的记忆,亦是人生的幸运。

  (三)

  移动互联网快速兴起,电视的黄金时代转瞬即逝,大屏变成了小屏。如今,很少有孩子看电视,也很少看见孩子们守在电视机前追更《陈岳叔叔讲故事》。

  有很多人问我:为啥你不在小屏上发展呢?抖音、快手这些不好吗?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不主张孩子过度看手机,在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时我总会强调一句话:不当低头族,有空多读书。

  说这话时,我大概更像一位老师。

  05年少儿频道成立,第二年我有幸被聘为总监,直到台里结构调整后的2022年。我常和大家说,所有的少儿电视工作者,首先应该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为了收视率去误导孩子。

  举个例子,当时校园采访,有孩子唱了那会儿很流行的一首歌,一位编导老师觉得播出后定能有收视,审片时却被我拦下了。

  因为歌里有一句话:“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这句不好,会对孩子们有坏的影响。”我和大伙说,作为少儿电视栏目,必须将引领孩子放在首位,一定要考虑对孩子们身心的影响。

  当年如此,今天亦然,我们不能“什么火就播什么”“哪里火就往哪里去”。因为童年你给孩子的,是让孩子记住一生的东西。

  06年开始,我尝试将自己喜爱的中华传统经典搬上节目。彼时,“国学”对很多家长和孩子们来说都比较陌生,而借助“陈岳叔叔”的影响力,《国学五分钟》栏目开播,“国学”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中。

  2004年春节期间在杜甫草堂为孩子们讲杜甫诗歌。

  我们还同步举办“童话节”“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邀请孩子们讲故事,进一步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还记得第一届“故事大王比赛”,有个“十佳故事大王”,后来选择了播音主持专业,成为拉萨电视台的新闻主播。

  那时,我们秉持“要努力找钱花在孩子们身上,而不是在孩子们身上找钱。”当年节目有收视率,寻找活动赞助似乎也并非难事。

  基于这样的信念,除了商业赞助之外,我们更多努力争取公益项目,得到了成都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等支持,娃哈哈等一系列声誉好的儿童品牌陆续加入,形成了良好的活动开展模式。

  每每想起,我总有一丝欣慰:二十多年,我们是媒体工作者,也是教育工作者。时光荏苒,青春不再,但坚守的“寓教于乐”的理念一直未变。

  今年,因《陈岳叔叔讲故事》栏目而开展的“故事大王”选拔展示活动在成都已持续了二十多年,我依然和喜欢讲故事的孩子们在一起,希望把好听的故事带给更多的孩子!

  (四)

  如今,我已过知天命之年。最近几年,喊我“陈岳爷爷”的人越来越多,我也从一开始的害羞、抗拒,变得日渐坦然。

  当年那些守着电视,等着我给他们讲故事的孩子们,或许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再见到我时,总是一脸感慨与怀念。

  有人问我:“陈岳叔叔,你到哪里去啦?”

  我会回答:“我一直都在啊,一直在孩子身边,希望把一份真诚,一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关爱陪伴他们……”

  还有人问我:“当我们说起陈岳叔叔讲故事,怀念的究竟是什么?”

  我若有所思:“是有趣的童话故事?还是那个讲童话故事的有趣叔叔?”

  后来有一天,一位曾经的小观众告诉我,他们怀念的是那段单纯而又美好的童年时光,怀念的是每天都有一档喜爱的电视节目要看的期待,怀念的是那句熟悉的开场白——

  “好听的故事,就在《陈岳叔叔讲故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陈岳叔叔……”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请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责任编辑: 苏影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67361